驚爆!奧運“雙性人”拳擊冠軍為生理學男性!JK羅琳怒斥:偽女拳手!把冠軍還給中國

講今天的故事之前先問問大家:還記得封面這位拳擊選手嗎?
錯,她就是在2024巴黎奧運會金牌得主、備受爭議的阿爾及利亞“雙性人”拳擊手伊曼·凱利夫。
在2023年被曝因性別資格測試未透過而被取消世錦賽資格一年後,她在奧運賽場戰勝了中國選手楊柳,贏得了奧運會女子拳擊金牌。
那場比賽讓這位變性選手再次陷入爭議:
因為楊柳被認為是“水平最高的女性選手之一”,但事實證明,凱利夫再次以碾壓性優勢獲勝

楊柳原計劃在2023年的世界錦標賽決賽中對陣凱利夫,但因國際拳擊協會(IBA)取消了凱利夫的資格,二人未能交手。
最終,楊柳奪得了2023的世界冠軍頭銜。
但在巴黎奧運會,凱利夫卻成為最後的贏家。儘管深陷巨大爭議,但她最終還是擊敗了中國的世界冠軍楊柳,奪得了女子66公斤級拳擊冠軍。

奪冠後的她激動得難以自控:
“這是我的夢想,我非常高興,簡直難以置信!”
“八年的努力,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我想感謝所有在阿爾及利亞支援我的人。我對自己的表現感到非常滿意,我是一名強大的女性。”
然而就在2周前,一紙“洩露的醫學報告”,似乎讓凱利夫被打臉了,也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這份報告公佈,她是“生物學上的男性”
2025年6月初,就在世界拳擊組織(World Boxing)宣佈對所有拳手實施強制性性別測試後,3 Wire Sports網站曝光了一份醫學報告,據稱“洩露”自印度新德里拉爾帕斯實驗室(Dr Lal PathLabs)。

這份報告的樣本採集日期為2023年3月17日,與IBA禁賽時間吻合,明確指出:“染色體分析顯示為XY。
不到一週後,這位奧運冠軍被禁止參加在荷蘭舉行的埃因霍溫拳擊杯因為新規宣佈,任何拳擊手必須接受性別篩查才能獲准參加比賽。
所以,這是“變性人”以女性身份參加比賽塌房了嗎?
毫無疑問,這將使凱利夫的未來複出之路變得更加複雜……
要知道,這位26歲的拳手錶面上看起來非常強勢,甚至誓言要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上連續第二次奪得金牌
但世界拳擊組織已裁定,凱利夫必須先接受檢測,以確定其性別,否則將無法以女性身份參加未來的比賽
而由於奧運會的“監管機構”與IPA不同,凱利夫得以憑藉女性護照身份獲准參賽巴黎,但自醜聞爆發以來的一年裡,她一直未能提供任何擁有女性染色體的證據。
隨著“性別報告大曝光”,一時間風浪四起!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最先站出來表態。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這位英國文壇巨匠一直以捍衛性別平等、女性權益、特別是“生理性別”而聞名,對這種事自然是看不下去,必須怒懟!

她在社交媒體上辛辣寫道:
凱利夫臉上掛著‘一個知道自己受到厭女體育機構保護的、男人的得意笑容’,享受著觀看剛剛被他重擊頭部的女人的痛苦。”
她還反駁質疑者,稱採集口腔拭子的性別檢測簡直“比刷牙還簡單”:這種測試都不做,不就是逃避和欺騙?
而反對者也不示弱,認為體育本來就應該有包容性。
埃因霍溫市市長傑羅恩·迪塞爾布洛姆批評了世界拳擊協會的決定,認為凱利夫根本不該被禁賽
“就我們而言,埃因霍溫歡迎所有運動員。基於備受爭議的‘性別測試’而將運動員拒之門外,顯然不符合我們的原則,我們今天對這一決定表示不滿。”
而凱利夫本人也是不服的!
她以“網路欺凌”為由,在法國對羅琳等人提起刑事訴訟,雙方對峙讓事件升級為“文化”大戰。
她的團隊堅稱:“凱利夫是靠多年的努力、自律性和強大的內心贏來的冠軍。”

但羅琳卻強烈呼籲,凱利夫顯然應該被剝奪奧運冠軍頭銜,金牌應屬於她擊敗的中國選手——楊柳。
實際上,從巴黎奧運會拳擊賽一開始凱利夫就開始深陷爭議。
當時,首輪對戰的義大利拳手安吉拉·卡里尼僅堅持了46秒,便選擇退出比賽,隨後淚灑拳臺。

賽後,卡里尼跪在角落哭泣並說道:“我挨的那兩拳和以往完全不一樣,重到我無法承受,實在是太疼了

!”

卡里尼表示,自己是“為了自身性命安全”,不得不選擇放棄比賽。
此新聞一齣,立刻如同一枚大炸彈引爆網路!基本一開始,大家全部是一邊倒向著義大利女孩卡里尼的;
包括英國作家JK羅琳、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馬斯克等一眾名人,都紛紛為卡里尼打 call,並譴責“性別不明的人根本不該參加女子組比賽”
大多數網友和不少體育界專家也表示:體育比賽中,“公平性原則永遠應該高於包容性”。

但沒想到,很快事情就發生了大反轉,越來越多網友開始支援她。
原因是,後來的報道稱,凱利夫並不是“變性人”,而是一名性別發育異常(DSD)的“女人”,生下來的時候,染色體就是異常的,但是並沒有男性性器官。
DSD的發生率大約為1.7%。這類人由於先天性的染色體、性腺或性別解剖結構發育出現異常,導致病理生理改變。
“跨性別者”(又稱變性人transgender),和DSD“雙性人”是有本質不同的:
前者是指認同的性別與出生時指定的性別不同;而絕大多數DSD認同其出生時指定的性別,和J.K.羅琳一樣是順性別者。
據悉,凱利夫小時候在學校各方面表現出色,尤其是在體育方面。當學校老師發現她在拳擊方面有巨大潛力時,曾遭到家人的反對——
她的父母思想比較保守,認為拳擊是一項只適合男性的運動,而她作為“女孩”並不適合參與。
但她從未停止為夢想奮鬥的腳步
後來她背井離鄉來到阿爾及利亞首都,進行更高水平的訓練,最終成功進入了國際賽場,還參加了兩屆奧運會。
因為出生起就沒有男性器官凱利夫一直被作為當作性撫養和認同,自然也就不需要經歷性別轉換手術。性發育差異,只是她身體的一部分特徵。
但不可否認的是,她有著“Y染色體(當時不知道是XY還是XXY)”,以及男性的睪酮水平。

但她的職業生涯從一開始,就是以女性身份參加女子組的國際比賽,並多次獲得好成績。
而她究竟是否有資格參加女子比賽,這一點始終存在巨大爭議。
2023年,因“未能滿足參加女子組比賽的資格標準”,凱利夫中國臺灣選手林鬱婷都被取消了世界拳擊錦標賽的參賽資格。

這一決定並非基於睪酮激素水平做出,而是基於“一項單獨的、公認的檢測,具體內容保密”。
另一份宣告說的更直接:“根據DNA檢測結果,我們發現一部分運動員試圖欺騙同事、假裝作為女性參賽。檢測結果顯示他們擁有XY染色體。”

林鬱婷沒有提出申訴,而凱利夫在提出申訴後又決定撤回。因此,國際拳擊協會對兩人的處理結果都具有法律約束力。
這裡不得不再多說一句林鬱婷。
她同樣有著艱辛的童年,父親經常對她和媽媽實施家暴。她的教練曾告訴媒體,身型瘦弱的她學習拳擊就是為了“能保護媽媽”。

她於2017年和2019年分別在亞洲拳擊錦標賽上獲得金牌,逐漸嶄露頭角。她還參加了2021年東京奧運會,但在16強賽中被淘汰。
同樣,2023年她被取消繼續參加世界拳擊錦標賽的資格,還被剝奪了自己的銅牌。

但這樣的結果,對巴黎奧運會沒有約束力,國際奧委會IOC有權在奧運會上適用自己的性別分類規則
因此,凱利夫奧運事件一齣,巴黎奧委會負責人很快率先站隊,出面為她辯護,稱凱利夫的護照上顯示她是女性,其性別也以護照上為準。

奧委會稱,“所有拳擊運動員都符合比賽的資格和參賽規定”,並“嚴厲批評公眾的攻擊和歧視”。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更是公開為她和林鬱婷辯護,呼籲停止仇恨言論。
“我們有兩位拳擊手,她們作為女性出生,擁有女性護照,並作為女性參加了多年的比賽。這就是女性的明確定義。她們作為女性的身份從未有過任何疑問。”

凱利夫的父親也很快發聲:那些對女兒的攻擊是不道德、不公平的!他還出示了一份1999年註冊的官方檔案,顯示女兒出生時是一名女性。
父親稱,外界的批評和謠言是為了動搖凱利夫,以阻止她成為世界冠軍。

凱利夫還獲得了來自自己祖國最堅定的支援和擁護:
阿爾及利亞青年和體育部長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對那些無端的抨擊和網暴進行了嚴厲譴責,並凱利夫稱為“我們的女兒和姐妹”。

此前,支援凱利夫的人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即便她擁有XY染色體,凱利夫其實在拳擊這個專案上根本沒有“壓倒性優勢”。
在東京奧運會四分之一決賽中,她就輸給了愛爾蘭選手凱莉·哈靈頓,後者最終奪得金牌。
拳擊分析師史蒂夫·邦斯曾評價說,縱觀哈利夫的職業生涯,她“並不是一名擁有壓倒性力量的拳手”。
其實,除了對“性別不明的人士是否應該參加女性比賽”、“比賽的公平性高於包容性”這些問題的爭論之外,
這次性別風波的背後,是國際拳擊協會(IBA)與國際奧委會(IOC)之間的爭鬥。
2023年3月,國際拳協取消了林鬱婷和凱利夫在世界錦標賽上的資格,IPA說,此舉是“為了維護比賽的公平性和誠信度”,因為發現她們有XY染色體。
但這一決定引發了外界巨大質疑,認為國際拳協沒有明確說明所進行的測試型別。

2023年6月,國際拳協因管理不善和貪汙指控,被國際奧委會取消了其世界認可地位,奧運拳擊賽事改由國際奧委會親自主持。
國際奧委會隨後在宣告中表示,林鬱婷和凱利夫成為了“國際拳協突如其來且武斷決定的受害者”。
但顯然,這一事件反映出的問題,早已跨越拳擊這一項運動……

究竟該如何定義女性?護照?激素水平?DNA檢測?
這些生來就有生理異常的人們,他們的權利就不該被尊重嗎?
她們真的是“生理異常”的人嗎,還是另有隱情?
其他女性的參賽公平性,又該如何維護?
要知道,國際奧委會是根據運動員護照來定義性別。就像巴赫主席說的,從沒懷疑上述兩位拳擊手是女性。
巴赫說,現在看到的是,有些人想要擁有女性的定義
“我只能請他們提出一個基於科學、新的女性定義。為什麼一個出生、成長、參加比賽並擁有女性護照的人不能被視為女性?”
很顯然,對於奧委會的價值觀,很多人完全無法認同。
或許,面對這一問題,體育界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最厚問問大家: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和我們討論!

好文推薦

本文由“最英國(uk818com)”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圖片及資訊來源非註明原創均來自網路,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絡留言,會立即刪除。
宣告:本公眾號釋出的文章和圖片等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完全真實性,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其他媒體、網路或個人非獲授權不可使用本公眾號的內容,違者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本公眾號不對文中出現的所有第三方廣告,以及釋出的所有廣告負有任何責任。
Sources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ll non-watermarked or specified are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The articles and pictures published on this official account are for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ng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do not mean agreeing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ing the complet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 and do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bout their scientificity and seriousness. Other media, networks or individual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official account without authorisation, and those who violate it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opyright. This official accou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party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all advertisements publish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