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紐約君。
史上最草臺班子的巴黎奧運會昨天又又又給大家整個了新活——
讓生理男性的跨性別者參加女子賽,還是非常考驗力量和耐力的拳擊賽。

就在昨天下午的女子66kg級別16強拳擊比賽中,阿爾及利亞跨性別選手伊曼-哈利夫對戰義大利選手安吉拉-卡里尼。
結果僅僅46秒,紅方一擊勢大力沉,直接把藍方鼻樑打斷!
藍方女選手忍著淚水和劇痛,直接放棄!
大喊這並不公平並選擇了棄賽。

(紅方“男”哈利夫,藍方女卡里尼)
當裁判宣佈哈利夫獲勝後,卡里尼跪地痛哭,並拒絕與對方握手,直接離場。

是不是一眼就能認出誰是跨性別者…

說他是女性???

賽後卡里尼表示:
“我走上拳擊臺是為了紀念我的父親。我被告知很多次我是一個戰士,但我寧願停下來,為了我的健康。我從來沒有感受到過這樣的打擊。”
“我沒有放棄,但那一拳太疼了,我感覺我的鼻子要斷了,所以我說‘夠了’,我要昂首挺胸地離開拳臺。”

不得不說,小姐姐這個決定還是挺酷的。
與其接受這場不對等的比賽,留在場上被打趴,不如昂首挺胸地走下臺。
這場比賽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在跨性別議題這條賽道上,J.K.羅琳的戰鬥力依舊強大,連發5貼,猛烈抨擊:
“患有 DSD (性發育異常)的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出生方式,但他們可以選擇不作弊;他們可以選擇不從女性手中奪取獎牌;他們可以選擇不造成傷害。”

“一位年輕的女拳擊手的努力和訓練就此被奪走,就因為你允許一名男性與她同臺競技。你太丟人了,你的“保護”簡直就是個笑話,巴黎奧運會將永遠因對卡里尼的殘酷不公而蒙羞。”

馬斯克也發帖贊同:男人不該屬於女子運動。

有訊息稱,哈利夫其實是攜帶XY染色體的DSD(性發育異常)患者。DSD的種類有很多,主要表現為外生殖器性別與遺傳性別不一致,但也並非所有的都不一致,比如前一陣子火上熱搜的超雄(XYY)也是DSD的一種。
對於DSD患者來說,性別劃分實在是一大難題,網友們也是吵翻了天。
“他們說伊曼·哈利夫生來就是一個擁有 Xy 染色體的女性。錯了。他生來就有dsd 47xy,這意味著他是一個擁有女性特徵的男性!如果他是女性,那麼他的染色體將是 46xx,同時擁有男性特徵。 ”

雖然哈里斯從小被當成女孩子養,她也認為自己是個女性,包括護照顯示的也是女性,但是無論如何,按照我們常規的遺傳學以及生理特徵來講:
她的確是個男人。

但也有網友認為她就是一個患有DSD 的可憐女性。

無論如何性別為何,哈利夫顯然比正常女性多了非常多的男性力量,參加女子賽,對女運動員來說確實是不公平的。
就在去年,哈利夫和臺灣“女拳王”林鬱婷被國際拳擊協會(IBA)剝奪了參加拳擊世錦賽的資格。有訊息稱是由於兩人被檢測出具有XY染色體和睪酮水平過高,未透過性別測試。

隨著事件發酵,IBA出來回應稱,取消參賽資格是因為她們兩個不符合女子賽資質,且被發現比其他女性選手更有優勢。
但具體做了什麼檢測,不方便說。

世錦賽不歡迎,但是主打“開放、自由、包容”的巴黎奧運會接納了他們!!!
羅琳還評論過:
“要怎樣做才能結束這種瘋狂?一名女拳擊手受了足以改變一生的傷?一名女拳擊手被殺?”

此次輿論事件出現後,國際奧委會仍舊力挺哈利夫和林鬱婷,稱,兩位拳擊手都“遵守”了參賽規定,並且“多年來一直參加女子類別的國際拳擊比賽”,此前世錦賽取消她們的參賽資格是沒有正當程式的。
而奧委會評判他們是女性的標準僅僅是護照顯示的是女性。

“與以往的奧運會拳擊比賽一樣,運動員的性別和年齡是根據他們的護照來確定的。”
回想起巴黎奧運會的口號——OUVRONS GRAND LES JEUX,奧運更開放,這也太開放了。
明天哈利夫將要對戰匈牙利拳擊手盧卡·安娜·哈莫里,哈莫里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拳擊運動員楊柳同樣參加了66kg級別女子拳擊,並且楊柳已經進入了1/4決賽。如果楊柳和凱利夫都在1/4和半決賽獲勝,她們將會在決賽相遇。
而去年世錦賽,哈利夫本來也要對戰楊柳,就在比賽前一天哈利夫被取消了資格,楊柳最後拿到了世錦賽冠軍。

不管兩人在不在決賽相遇,我都想說這太荒謬了。
感 謝 閱 讀,歡 迎 分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