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報道,當前俄烏戰場上俄軍正不計代價猛攻,規模空前。下面是他們的詳細報道,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俄軍夏季攻勢規模空前




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三年,隨著俄羅斯在今夏發起新一輪攻勢,衝突進入新的高烈度階段。根據多名俄軍軍官的說法,這場夏季攻勢被他們視為“一次最後的衝刺”,足見克里姆林宮試圖破局的迫切心態。而普京顯然也做好了為此付出高昂代價的準備——我們最新模型顯示,俄羅斯軍隊目前每天的死亡人數,已達整個戰爭期間的最高峰。
儘管俄烏雙方至今都未公佈官方傷亡統計,但透過衛星資料、戰線控制區變化,以及200多份來自西方政府和獨立研究機構的可靠傷亡估算,我們首次構建出一個較為可信的“死亡日曆”,即以各種來源估算再求中值,推匯出每日死亡人數的趨勢。

截至7月9日,經濟學人的追蹤模型顯示,自2022年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軍方的總傷亡人數可能已達90萬至130萬之間,其中死亡人數在19萬至35萬之間。僅今年5月1日以來發動的夏季攻勢,就已造成約3.1萬名俄軍士兵陣亡,死亡密度創下戰爭以來新高。
相較之下,烏克蘭方面的資料更為稀缺。但根據網站“UALosses”所彙編的陣亡和失蹤人員名單估算,烏軍累計死亡人數或在7.3萬至14萬之間。
俄軍之所以出現傷亡激增,與其近期地面推進加速有關。儘管起點較低,但衛星監測資料顯示,俄軍的推進速度已達到近兩年來的最快。在過去幾周,烏克蘭境內遭遇了戰爭爆發以來最密集的無人機和導彈轟炸。7月9日凌晨,俄羅斯對接近波蘭邊境的烏克蘭城市盧茨克發動700架無人機的大規模攻擊,顯示其攻勢正在全線加壓。
然而,儘管兵力、彈藥遠勝對手,烏克蘭的抵抗仍在繼續。即使在美方軍援遲滯的背景下,俄軍在本輪攻勢中依然收效甚微。按當前進展速度,俄軍每天僅推進約15平方公里,而過去一年,俄軍平均每名陣亡士兵只能換取0.038平方公里的領土。

要完成對烏克蘭東南部四大“已宣控制區域”——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中未控制部分的奪取,俄軍也需至少打到2029年2月。
面對困難,俄羅斯並未退縮。他們選擇透過高額簽約獎金與優厚工資進行招募,而非像烏克蘭那樣依賴強制徵兵。目前,俄軍每月的新兵數量比烏克蘭多出1萬至1.5萬人。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總統特朗普於7月7日宣佈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他表示:“他們現在受到猛烈打擊,必須有能力自衛。”
戰爭仍在持續,我們將繼續追蹤前線變化。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