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不做,要麼做絕”,不要給人虛假的承諾。
文 | 修明
除了援助拖拉,拜登還一再限制烏軍的行動,拜登禁止烏軍用美國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這導致俄羅斯可以維持正常的軍工生產,聖彼得堡莫斯科等核心統治區不受戰爭影響。最終讓俄形成可以無限制攻擊烏,烏卻不能有效還擊的不對稱優勢。
雖然歐盟給予的經濟援助遠多於美國,給予的軍事裝備數量也和美國接近,但考慮到戰爭對歐盟的重大影響,這樣的援助還遠遠不夠。
昨天,美聯社報道歐洲各國正商討將正規軍派入烏克蘭,以增加烏克蘭的談判籌碼,總數會在3-4萬左右。雖然歐洲各國軍隊規模較小,且軍工生產能力不足,但此時的俄軍已是強弩之末,不然也不會至今無法將烏軍驅離出本土。

如果說前兩個問題還是戰略或者實操層面,第三個問題則是制度層面,俄烏戰爭暴露出西方自由民主世界的軟弱和不穩定。
這種平民深度參與的政治讓西方世界的外交政策高度受國內政治影響,對外體現為不連貫、不穩定,國家信譽崩塌。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199元一年,續費有優惠
三天內不滿意可退款
加入星球后可入會員群
與修明、鳳來儀和其他大咖交流
讓我們擺脫短期、碎片化的視角,看本質,看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