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Greenland翻譯成“格陵蘭島”而不是“綠島”?

侃哥的第 2343次原創

昨晚直播講了一個最近全球都比較火的話題——為何川普想拿下格陵蘭島。
評論區看到有人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為什麼Greenland 翻譯成“格陵蘭島”而不是“綠島”?
Greenland 的字面意思是“綠色土地”,但是為什麼中文不把它翻譯為綠島,而要捨近求遠,把 green 音譯為“格陵”呢?
一般翻譯原則是能意譯則不音譯,比如北歐的“冰島”,英文名是 Iceland,並沒有音譯為“埃斯蘭島”;但如果名字在中國地理歷史上已經被佔用了,就要選擇音譯了。
一部梁家輝的老電影中,就出現過“綠島”這個地方,記得嗎?

其實“綠島”為臺灣第四大附屬島,行政上屬臺灣省臺東縣的綠島鄉。
既然有“綠島”,那麼 Greenland 就不可能再翻譯為“綠島”了,只能音譯為“格陵蘭島”。
而且外國地名用音譯,也有頗有異國風情(exotic),這種翻譯策略叫“異化”(foreignization),與之對應的叫“歸化”(domestication)。
其實“異化”和“歸化”也是翻譯界時常爭論的點,我感覺外國地名“異化”更好,太“歸化”了就容易和中國地名混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網上的這個地名翻譯梗了:
都說Pearl harbour是“ 珍珠港”的意思,其實還有更中土的翻譯:蚌埠。
都說Newfoundland是紐芬蘭,其實有更北京的翻譯:新發地。
都說rock hometown是“搖滾之鄉”的 意思,其實還有更中土的翻譯:石家莊。
都說New York是“紐約”的意思,其實還有更中土的翻譯:新鄉。
都說Red River Valley是“紅河谷”的意思,其實還有更中土的翻譯:丹江口。
都說Phoenix是“鳳凰城”的意思,其實還有更中土的翻譯:寶雞。
都說Portsmouth是“ 朴茨茅斯”的意思,其實還有更中土的翻譯:浦口 。
都說5th Avenue是第五大道的意思,其實還有更中土的翻譯:五道口。
都說Mont Blanc是萬寶龍,其實有更中土的翻譯:長白山。
都說Queensland是昆士蘭,其實還有還有更中土的翻譯:秦皇島。
都說Greenland是“格陵蘭”的意思,其實還有更中土的翻譯:青島。

(2019國家地理雜誌獲獎作品:格陵蘭島)

你覺得國外地名翻譯“歸化”好,還是“異化”好?歡迎評論區聊聊。
PS:文章開頭提到的關於川普為啥要拿下格陵蘭島的文章,為《侃哥外刊精讀》第22季第19課,非常有意思。中學生朋友們,放寒假了,可以來補補侃哥的外刊課了,對考試特別有幫助哦。

對了,22季還有1課就收官了,23季將於下週一(1.20)正式開始(目前還是早鳥價,開始後就正價了),我把兩個季的連結都放在這邊,需要的同學儘快入手哦!

《侃哥陪你讀外刊》·22季

第20

課預約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