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GP+西部LP”聯管模式崛起,重構中西部產業新版圖|募資情報

本期導讀:
長三角地區LP出資活躍度持續領跑,整體佔比43%,資源仍然在不斷向頭部區域集中。但值得關注的是,中西部地區出資活躍度排名次之,佔比27%,中西部湖北、四川等地的LP出資活躍也正在逐步提升。值得關注的是, “沿海 GP + 西部 LP” 的聯管模式基金趨勢逐漸形成。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2025年2月,機構LP的出資整體進一步下降,環比下降35%,相較去年2月相比上漲了4個百分點,出資規模亦是大幅降低。但結構性分化加劇——政策型LP出資規模佔比突破65%,市場化資本進一步邊緣化。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地方財政壓力與產業安全訴求疊加,政策型LP透過延長存續期、提高國資出資比例等工具,成為填補市場化資本缺位的關鍵力量。
政策型資金主導地位強化
根據2月出資的機構LP型別分佈,出資次數佔比最高的是政策型,佔比47.17%;其次為產業型,出資佔比31.94%,財務型出資佔比17.65%,金融機構出資佔比2.96%,2月有兩筆公共型LP出資。
根據工商已披露的LP認繳出資額資訊,2月政策型LP出資規模佔比突破65%,其中最大單筆出資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國資局設立100億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二期(有限合夥)。根據報道,基金聚焦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六大未來產業等符合經開區產業定位和相關產業政策的企業,二期基金將設立產業升級基金二期、產業專項基金以及併購基金,更大力度支援經開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據介紹,首期經開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以下簡稱“一期基金”)於2023年1月註冊成立,規模為100億元。目前,一期基金已經初步形成了500億元基金叢集,累計已決策投資專案金額84.03億元,儲備專案投資金額44.13億元。
產業型LP出資規模佔比近24%,其中非上市公司出資佔比超22%,其中多為地方國資參與設立地方產業基金。上市公司中半導體行業較為活躍,韋爾股份出資寧波甬欣韋豪四期半導體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規模6.93億,北方華創全資子公司北方華創創新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出資5.1億,參與設立北京積體電路裝備產業投資併購二期基金(有限合夥)。
金融機構LP出資規模佔比近4%,各類金融機構中險資出資規模最大,合計認繳出資額將近40億元。其中,海港人壽保險出資近16億與深投控共同設立深圳深投控綠能壹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利安人壽出資15億,與中保投資共同設立中保投義安私募基金。此外,吉祥人壽、交銀康聯、中宏保險共同參與宜賓和諧綠色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擴募,認繳出資規模共3.5億元。
中西部政府引導基金加速佈局,服務國家戰略與區域產業升級
2月,機構LP出資最多的地區為浙江省,出資次數達到133次,其次是江蘇省,出資79次,本月機構LP活躍地區TOP10中,只有浙江出資筆數超過100筆。
從2月的資料來看,長三角地區LP出資活躍度持續領跑,整體佔比43%,資源仍然在不斷向頭部區域集中。但值得關注的是,中西部地區出資活躍度排名次之,佔比27%,中西部湖北、四川等地的LP出資活躍也正在逐步提升。
近兩年,湖北省透過一系列突破性政策,為政府引導基金髮展奠定了堅實制度基礎。2024年出臺《科技金融質效提升行動方案》,將政府引導基金存續期延長至10年,財政及國資出資比例上限提升至90%,天使投資損失容忍率放寬至50%,顯著強化了長期資本屬性。
2025年《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平衡政策性與市場化的重要性的頂層設計,明確設立首期200億省級引導基金,並推動QFLP試點開啟跨境資本通道,標誌著政府基金從短期工具向長效資本平臺轉型,為湖北省在更長時期內實現更高水平的資本運作與產業發展提供了關鍵指引。
2月湖北省備案基金規模近百億,主要聚焦文旅和先進製造領域。湖北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湖北省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廣西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湖北省文旅產業投資基金。據報道,主要投向文化創意、景區升級、鄉村旅遊、文旅新業態,部分可投向人工智慧、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等戰略新興行業,構建"1+N"母子基金矩陣。
此外,首期10億的交融武創基金,聚焦光電子資訊、新能源汽車、大健康、低空經濟等武漢優勢產業。矽基智造基金依託穀城6000萬噸矽礦資源,佈局矽基新材料、汽車零部件、資源再生利用,目標打造千億級矽產業叢集。
醫療健康領域,湖北省政府引導基金與泰格醫藥合作的泰譽五期生命健康產業基金,透過10億元規模重點投向醫療器械、創新藥等賽道,助力生命健康產業衝擊萬億規模目標。
區域協同方面,百億級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基金覆蓋光電子資訊、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等產業,推動“研發在武漢,製造在都市圈”的協同模式。襄陽、穀城等地特色基金則著力縣域產業鏈補鏈強鏈。
科創生態構建方面,湖北設立10億元人才發展基金和天使基金,重點支援半導體封裝、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江城科創基金更提出“六大賽道”戰略,從概念驗證階段介入種子期投資。湖北覆蓋文旅、科技、健康、新能源等多領域的資本矩陣正在加速成型。
另外,中西部地區也在不斷髮力,中西部的多個省份,正在加速對一級市場的佈局,這一動向與“一帶一路”倡議、西部大開發政策及區域產業升級、區域平衡戰略高度契合。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發起30億元絲路亞心母基金,重點投向新材料、新能源及跨境物流,夯實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產業基礎。四川不斷拓寬產業縱深,圍繞"雙碳"目標(宜賓和諧綠色產業基金)、新質生產力(蜂鳥中試基金)、生物醫藥(弘生基金)構建專業化基金矩陣;加強區域協同,透過母基金撬動市縣級產業升級(如巴中新興產業基金、綿陽涪江創新基金)。
宜賓和諧綠色產業基金在今年年初認繳規模突破百億,LP涵蓋了多家地方國資、銀行、險資、產業資本。IDG資本作為老牌大白馬,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且擔任多家政府引導基金的管理人,擁有豐富的儲備專案,能夠為基金注入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20餘年投資經驗及全球產業資源網路。頭部GP相對來說擁有更加先進的經驗積累,能夠更好地幫助中西部省份實現產業培育,未來預計會有更多 “沿海 GP + 西部 LP” 的聯管模式基金出現。
當前,西部省份正從“被動承接產業轉移”轉向“主動構建產業鏈生態”,國家鼓勵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最佳化外資佈局,如生物醫藥、高階製造等領域,同時支援海南、粵港澳大灣區等開放高地與中西部地區聯動發展。另一方面,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速度加快,如半導體封裝測試、光伏元件等產業,引導基金透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吸引企業落地。
未來將會有更多中西部省份提高對於股權投資工具的使用度以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工作的進行,除去目前較為活躍的成渝、湖南湖北地區之外,類似新疆的更多中西部省份也值得關注,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股權投資基金、陝西綠色時代股權投資基金等也已落地,很有可能成為下一輪佈局重點。
結語
隨著“沿海GP+西部LP”聯管模式加速落地,以及QFLP試點撬動跨境資本流動,中西部有望在政策紅利與市場化創新的共振中,重塑中國產業地理格局。這場由資本流向牽引的“西進運動”,不僅關乎區域平衡發展,更將成為中國雙迴圈格局下產業安全與升級的核心支點。
2025年的一級市場,政策既是最大的出資指南,也可能是最危險的估值泡沫推手。GP唯有將政策變數內化為產業研判能力,方能在狂飆中避免跌落。
申請加入行業交流群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