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綜合徵!到底是從何而來

所謂“愁是心上秋”,當秋風漸起,落葉紛飛,我們常常會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悲傷和哀愁。這種情緒,古人稱之為“悲秋”。從“自古逢秋悲寂寥”到“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悲傷似乎自古以來便是秋天這一季節的底色。那麼,人為什麼更容易在秋天這個收穫的季節裡感到悲傷呢?
環境
秋天,是一個從炎熱到寒冷的過渡季節。氣溫的逐漸下降,日照時間的減少,都使得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經歷著一種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敏感的人來說,往往更容易引發情緒的波動。
秋風瑟瑟,落葉飄零,這種景象本身就帶有一種蕭瑟、淒涼的美感。當我們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就會被這種氛圍所感染,從而產生悲傷的情緒。此外,秋季的雨天也比較多,陰沉的天氣更容易讓人心情低落。
生理
除了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外,人體在秋季也會經歷一些生理上的調整。比如,隨著氣溫的下降,我們的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保持體溫,這可能會導致一些身體上的不適感。同時,秋季也是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這些身體上的不適也很容易影響到我們的情緒。
更重要的是,光照的減少對人體的激素分泌也有顯著影響。科學研究表明,光照不足會導致人體內褪黑素的增加,而這種激素與抑鬱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秋季光照的減少可能是導致人們悲秋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
心理
秋天,往往是一年中許多重要事件的節點。比如,學期的結束、工作的年終總結、家庭的團聚等。這些事件都可能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從而引發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同時,秋季也是離別的季節,許多人在這個時候會面臨與親人、朋友的分別,這種離別的痛苦也很容易轉化為悲傷的情緒。
此外,秋天還是一個容易讓人回憶過去的季節。當我們置身於落葉紛飛的環境中時,很容易就會想起過去的種種經歷,尤其是那些曾經讓我們感到悲傷或遺憾的事情。這種回憶往往會加深我們的悲傷情緒。
雖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但劉禹錫又寫“我言秋日勝春朝”,就讓我們一起好好的擁抱這個涼爽的秋天吧!
文 | 範蕊工作室
部分圖文源於網路 侵權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