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熱不是來自天氣,而是來自人本身 | 第4362期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到了,意味著凡是有人的地方,空調又將晝夜不分地作業,將人造的熱浪逼出室外,創造眾多虛偽的清涼之境。夏天彷彿不是來自自然,而是來自我們自身;炎熱不是來自天氣,而是來自人本身。
正如德國社會學家沃爾夫·勒佩尼斯所指出的那樣:“自17世紀末以來,人們談論‘自然’時,總是充斥著攻擊性的概念和隱喻。”但對古人來說,自然空間的浩渺與心靈空間的澄澈相互映照,才能孕育真正的清涼。自然於人,是身與心的滋養,是安寧的歸處。
小暑節氣,與你共賞畫家文徵明執筆描繪的《滸溪草堂圖》裡,“眼明見青山,耳醒聞碧流”的暢快與涼意。
向上滑動閱覽全圖

紙本設色,26.7×142.5cm
遼寧省博物院藏

文徵明一生歷經仕途挫折,五十四歲才以貢生身份入翰林院,卻很快發覺自己不適應官場環境而辭官歸鄉。晚年他寄情書畫,在《滸溪草堂圖》等作品中為自己營造了理想的棲遁之所。
他以細膩的筆觸在這幅長卷裡構建出遠離塵囂的清涼地:遠山用石青淡淡暈染出無盡的廣闊,近山則用石青混合赭石堆疊出體積感,樹木枝葉則重染石綠與石青,一派蔥鬱。高木濃蔭掩映著草堂,群山環抱著清波蜿蜒,帆影點點。草堂敞軒中,高士對坐清談;溪岸邊,另有散人緩步渡橋,眺望遠水。

明·文徵明《滸溪草堂圖》區域性

但倘若你難尋如《滸溪草堂圖》的清涼秘境,不如學白居易“端居一院中”,在家中闢出一方簡素空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白居易的《銷暑》與文徵明的《滸溪草堂圖》,詩人端坐空院的靜觀和畫家筆下林泉間的悠遊,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人的生活智慧。
小暑已至,三伏不遠。真正的清涼,不僅在於身體的舒適,更在於心靈的安寧。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依然可以效法古人,讓生活重歸澄明,讓寂靜如夏天的雨水紛紛降臨。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
收藏夏日裡的清淨與自在


二十四節氣·篆刻直播課
7月7號(小暑節氣)開課,點選圖片即可報名
報名成功請按指引,立即入學習群
如有其他問題,請新增客服微信:
thepoemforyou0601
小暑·節氣嘉賓

衛東,「為你讀詩」語言藝術指導,金話筒主持人。

程從禮,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篆刻家。
小暑·影片號
明日預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