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你像風一樣自由地說吧 | 第4361期
夏/
七月
四季成詩
詩歌風景治癒

“每當遇到艱辛與悲哀,我總是自然地想起這段文章。‘去想無關緊要的事。去想想風吧。’於是闔上雙眼,閉上心靈,只想風。
——村上春樹
風,常與我們如影隨形。山中的風充滿了野性,卻是最讓人嚮往的,它時而柔和地撫摸花草,時而戲謔地掀掉人的帽子,時而狂放地吹彎樹枝,它永遠可以自由地穿梭於自然當中。
城市中的風就多了些阻礙,形狀不一的建築物總是試圖規定它的進出,牽制它的腳步。這很像我們的生活,走著走著也許就會碰壁。但風到底是從容的,無論前方是什麼,它總能自如穿過。
今日,與你分享作家餘華的散文作品《山谷微風》中的片段。我們普通微小,依然可以像風一樣自由行走,自在從容。


它知道自己普通微小
所以低調
餘 華
山谷微風柔和清新,親切友好,來到身上彷彿是不間斷的問候。初來這裡時,我常去下沉式的Y酒店,要一杯咖啡,坐在西班牙餐廳的長桌旁,感受微風吹拂。敞開風格的建築結構讓微風有了細緻的變化,我因此想到了一個詞彙,這是莎士比亞派遣記憶的信使前來告訴我的。
莎士比亞本能地把風和自由組織進一個句子,在《暴風雨》中,普洛斯彼羅對愛麗兒說,“你將像山上的風一樣自由。”在《特洛伊羅斯和克瑞西達》裡,阿伽門農對埃涅阿斯說,“請你像風一樣自由地說吧。”
就是自由,山谷微風來到通透的敞開式建築裡,依然自如進出,可是牆體的存在試圖要規定它的進出,它的自由訴求因此表達出來了。我感受到了與公寓陽臺上不一樣的微風,陽臺上的微風坦率直白,方向一致,撲面而來時毫不猶豫,西班牙餐廳裡微風的方向並不總是一致,有些遲疑,有些暗示,有時候迎面而來,有時候在背後提醒,似乎要表達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
這是什麼樣的微風,我找不到準確的表述語句,只找到一連串的不是,不是杜甫“細草微風岸”的風,不是高駢“水晶簾動微風起”的風,馮延巳的“吹皺一池春水”是因為“風乍起”,過於突然,也不是,更不是“風蕭蕭兮易水寒”裡的風,山谷微風不是壯志凌雲之風,不會去送別荊軻,它知道自己普通微小,所以低調,其低調有點像我少年時期在炎熱夏天裡尋找的穿堂風。

暑假的時候,我經常在午飯後光著上身,穿著拖鞋,捲起自己床上的草蓆,扛在肩上,走過池塘,走進海鹽中學那幢教學樓的走廊,探尋穿堂風,從這頭走到那頭,既感受風向,也感受風力,然後選定一個和風習習的位置,鋪開草蓆,席地而睡。可是穿堂風是自由主義的風,一會兒從這邊過來,一會兒從那邊過來,有時候風吹不斷,有時候突然沒風,像是風扇遭遇停電。
我少年時期夏天的午睡因此充滿了缺陷,經常是躺下後還沒睡著就沒風了,就得起身捲起草蓆去找下一個風點,確定那裡的風還會吹一會兒,再躺下去,可是馬上又沒風了。躺下,起身,再躺下,再起身,如此反覆,睡意全無,這是穿堂風留給我的清晰記憶,在此後的日子裡時常出現一下。
如今的穿堂風只剩下名字,它在炎熱夏天裡已經不受重視。涼風習習不再是從自然界長途跋涉而來,而是人工涼風了,從私人和公共建築裡的製冷空調裡出來,在房間裡在大廳裡在建築裡旋轉擴散。

今夜,讓風傾聽你自由的訴說

“緊張還是放鬆,都是生活給予的,
什麼時候給予什麼,是生活的意願”
在餘華的散文中,領悟生活多重的贈予

7月6日晚10點,小暑特別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