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5 年 9.19 萬億美元的償還額算高嗎?
最近,一張 “出口轉內銷” 的美債到期資料圖表在簡體中文網廣泛流傳,配文如下:
大致意思是,2025 年是美國政府國債的償還高峰,有 9.19 萬億美元國債到期,並且在 6 月份就有 6 萬億到期,這將意味著美債或出現危機。
智本社的社友群中也有多位社友轉發討論,後臺諮詢這張資料圖的真假,資料中心透過本期週報來做一個回應。
簡單來說:這張資料圖來源為彭博,圖中的資料為真,但具有較強的誤導性,配文資料半真半假,是一場有預謀迎合簡體中文網的謠言。
我們以下會用幾組資料來幫助社友們理解,他們是如何欺騙你的?
原因在於美債的發行結構。我們以 2023 年美國財政部的回收資料為例(上圖),一年期以內的短債的總回收佔 85%,中長債只佔 15%。這種短債佔大頭的結構,就會導致在任何年份的 1 季度檢視美債的到期資料時,當年的待償還永遠是最高的,而且會遠高於前一年。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彭博的這張圖有較強的誤導性,對於不懂債券的社友們來說,乍一看會非常唬人。
2.2025 年 9.19 萬億美元的償還額算高嗎?
人腦對數量級觀念的直觀理解能力,也就能到萬位。無論是十萬還是一億,早就超出了人腦對數量的感知範圍。在這個數字達到 9.19 萬億後,會更加失真,這時需要引入對比來確認數字的相對大小。
在理解資料誤導性之後,接下來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 一年9.19 萬億美元的償還資料算高嗎?
智本社資料中心本週統計了歷年美國財政部的國債償還資料。從上圖我們可以發現,2024 年美債的到期償還為 27.4 萬億美元,相比之下,2025 年假如只有 9.19 萬億的國債到期,這個數字僅有 2024 年的 1/3。如果 2025 年只有這點美債需要償還,美國財政部應該會非常開心。原因我們接著談。
比較細心的朋友在看到第一條資料圖的時候可能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美國 2023 年總共就 30 多萬億美元的債務,但 2023 年短債 + 中長債一年的償還總額超過 20 萬億美元,一年償還 2/3 的債務,是不是資料有問題?這裡還是普通人對於債務的理解不足,以及美債短期國債佔主導的結構導致。
以 2025 年 1 月發行 1 萬億美元期限為 1 個月的短債為例,到期迴圈,到 2025 年底,僅這一隻債券在 2025 年財政部的統計償還額就是 12 萬億美元。由此可見,2025 年美債的實際償還額將遠高於彭博圖中的 9.19 萬億。
在看完年度資料後,我們再來看“在6月份就有6萬億到期”這個說法的真實性。
彭博的原始資料圖中只顯示了 2025 的年度資料,並未顯示月度資料。從美國財政部的歷史償債月度資料(上圖)來看,最近幾個月保持在 2 萬億美元左右。如果將美國財政部已發行的債務到期資料核算,4-6月的償債資料就是下面的這張圖。
根據現有的國債發行資料,4-6月美國國債到期資料仍然會保持在每月2萬億左右的水平,如果要為6萬億到期做一個合理的解釋的話,可能是發表人將4-6月的總和資料,"意外"寫成了6月單月。
至此,各位社友應該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就是利用資訊差精心打造出的一場鬧劇,利用專業配圖加上辦真半假的資料資訊,迎合大眾的心理偏好來實現傳播。
您的行為就是您所想象的世界,也歡迎大家給本篇文章點贊、轉發到之前有發過這類謠言的群中。
最後,提醒大家,在流量時代,雖然人人都看上去像財經專家,但具有專業能力、原創資料分析的寥寥無幾。
與《資料週報59期》智本社闢謠“80後並不比90後死亡率更高”一樣,經濟及金融的問題比普通人想象的更加複雜,拋開感性、實事求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麼,回到正題,美債值得投資嗎,如何購買美債?中國真實減持美債了嗎?美債會崩潰嗎?美債都是誰在持有?為什麼主權國家要持有美債?
最近一週,美債連續大跌。很多(自)媒體又開始了每隔幾年一次的集中性的美債崩潰論敘事,如上文中闢謠的“2025 年是美國政府國債的償還高峰,有 9.19 萬億美元國債到期,並且在 6 月份就有 6 萬億到期”“日本大規模拋售美債”等等。
截至到上週末,美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度漲至4.5%水平(美債下跌=收益上漲),同期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僅有1.65%。
那麼,這4.5%的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最差的一種結果是:此刻購入(不槓桿)美國10年期國債,並且再不進行操作,便能穩穩鎖定未來十年、每年4.5%收益(同期拍賣票息)。
比較一般的的結果是:此刻購入美國10年期國債,但是美聯儲未來長期維持高利率,除了每年4.5%的票息收益外,隨時可以出售但獲利不多。
比較好的結果是:此時購入,未來美聯儲降息(大機率)推動債券價格上漲,除了每年4.5%的票息收益外,還能出售獲得溢價收益。
注意:國內的美債基金與美債ETF整體來說都不推薦,現券交易較為複雜,不推薦非專業投資者購買。
預計,目前的美債收益率仍然在本輪的頂部區域。因此,當前仍是配置美債的好機會。 如果有相關諮詢需求的社友,請新增客服微信(zbs201812)預約。
最近一週,美債連續大跌,很多人包括一些媒體說,美債要崩潰了。加上,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中國會不會拋售美債來反擊,這樣美債有沒有崩潰的風險?
投資決策時要學會遮蔽資訊干擾,其實無論在百度還是微信搜尋搜一下“美元崩潰”“美債崩潰”,用時間的排列順序試一下,就可以發現“狼來了”這幾十年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只不過這種敘事會在一些階段集中爆發。
我先把結論說出來:美債沒有崩潰的風險,現在反而是配置美債的好機會,而且今年需要多配置美債來對沖金融市場動盪的風險。
……
剩餘週報內容(3組1600字)
掃碼看全文,儲存高畫質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