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南聯大路丨敘永行攝筆記

開篇
琴絃之外,鏡頭是他的另一種表達。劉濤,一個被小提琴耽誤的攝影大師,在聯大路的行走中,用光影代替音符,記錄下這條路上的晨昏與四季。

他的照片裡,有營地燈火映照的期待、山霧瀰漫的晨曦、溪水流淌的韻律、村落沉澱的時光,以及終點處綻放的笑顏。這些畫面不僅是風景的定格,更是我們23-E班敘永之行的青春註腳。讓我們跟隨他的鏡頭,重走這條用腳步丈量、用光影編織的聯大之路。
營地
聯大路的起點,是操場上的雨中營地。劉濤的鏡頭裡,帳篷在暮色中整齊排列,雨水在塑膠跑道上濺起細小的水花。有人忙著加固帳篷的防水邊角,有人在帳篷裡檢查明天的裝備清單,操場邊的教學樓亮著零星的燈光。夜晚的營地,雨滴敲打著帳篷,是出發前最後的寧靜,也是所有故事的開始。
紅巖壩
雨過天晴,紅巖壩的清晨,霧氣在山間遊走,陽光像金色的溪流漫過梯田。劉濤用鏡頭捕捉了晨光中的剪影——彎腰勞作的農人、蜿蜒的山路、同行者揹包上的露珠。這裡的紅土與綠意交織,像一首未寫完的詩,而他的照片,是其中最生動的註腳。
畫稿溪
畫稿溪的水聲是天然的樂章,劉濤的相機則成了忠實的記錄者。溪流在石間跳躍,倒映著天空與樹影;同學們的身影穿行在青翠的竹林間,斑駁的光影在他們身上流轉。他的照片裡,有溪水的清澈,也有竹葉摩挲的韻律,彷彿能聽見自然的呼吸。
四平村
四平村的清晨,薄霧輕籠著石板路。劉濤的鏡頭偏愛這裡的煙火氣——晨光中升起的裊裊炊煙,鴨鵝在溪邊歡快地鳴叫,同學們踏著露珠走過鄉間的小路…… 這些畫面不張揚,卻藏著最真實的生活溫度,是聯大路上最溫柔的停頓。

尾聲

聯大路的長度可以用腳步丈量,但它的深度,卻藏在劉濤的鏡頭裡。這些照片,像散落的時間膠囊,封存了山野的迴響、同伴的默契與內心的波瀾。多年後,當我們再次翻閱,或許會發現——曾經走過敘永的路,早已在光影中,長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內容來源:清華經管EMBA23-E班 劉濤
編輯:張芮
責編:段茜
主編:莊麗
喜歡清華經管EMBA,請點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