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聞泰科技公告宣佈,將出售旗下6家子公司100%股權及3家公司業務資產包,而接手方為立訊精密。
本次交易前,聞泰科技的主營業務包括產品整合業務(ODM)和半導體業務兩大板塊。這也意味著,在全面剝離ODM業務後,聞泰科技將全部籌碼壓在了半導體業務上。
在2023年和2024年,聞泰科技產品整合業務收入分別為 443.15 億元、586.09 億元(未經審計),分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 72.39%和79.46%。
正是這佔比將近八成的主力板塊業務,近幾年卻成為了聞泰科技的重大包袱。
在2022年和2023年,聞泰科技的產品整合業務分別虧損了淨虧損 4.47 億元和15.69億元。2024 年上半年,其產品整合業務實現營收 261.2 億元,同比增長 26.68%,淨虧損 8.5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該業務的毛利率僅為 2.49%。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ODM龍頭的聞泰科技,因為產品整合業務的連年虧損,也嚴重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
2022年和2023年,聞泰科技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15%和5.4%,但是淨利潤卻分別下滑44.16%和19%;2024年前三季度,聞泰科技營業收入531.61億元,同比增長19.7%,淨利潤4.15億元,同比下降80.26%。
而不久前,聞泰科技還發布了預虧的業績預告,預計 2024 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虧損30-40億元,這是聞泰科技自2016年上市後的首度虧損,形勢不可謂不嚴峻。
早幾年,包括手機在內的全球消費電子需求持續低迷,加之疫情影響,對手機巨頭、PC巨頭、ODM產業鏈都帶來巨大影響。而25年的情況還在惡化。其也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以及公司供應商和客戶對實體清單擴大化解讀和執行,對上市公司產品整合業務造成了全面的不利影響,若維持現狀預計2025年公司產品整合業務營業收入將大幅下滑。
近幾年,聞泰科技一直依靠半導體業務輸血。但目前來看已經是獨木難支,不得已之下的「斷臂」。
2019年,聞泰科技透過收購安世半導體跨入功率半導體行業,為上市公司帶來了全新的增長空間與新利潤增長引擎。資料顯示,安世半導體是全球領先的分立與功率晶片IDM龍頭廠商,也是是全球汽車半導體龍頭之一。
根據公告顯示,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 2023 年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排名第三,並連續四年蟬聯中國市場份額首位。同時,半導體業務具有顯著的車規優勢,90%產品符合車規級標準,與全球頭部汽車Tier1 供應商及整車廠商建立穩定合作關係。
近幾年,半導體業務一直也是聞泰科技最重要的淨利潤貢獻板塊,在全面甩賣了虧損業務後,專注於高價值、高成長性的業務線,或許能讓聞泰科技一舉翻身。
資料顯示,2022年其半導體業務達到階段性峰值,營收160.01億,淨利潤37.49億,2022年其半導體板塊實現收入160.01億元,同比增長15.93%,全年半導體業務淨利潤為37.49億元,同比增長42.46%;值得一提的是,半導體業務毛利率達到42.66%,與其傳統主力ODM業務不足10%的毛利形成了鮮明反差。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近兩年由於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聞泰半導體業務的形式也遭遇了壓力。
2023年全年其半導體業務實現收入為 152.26 億元,同比下降 4.85%;實現淨利潤24.26 億元,同比下降 35.29%。24年上半年,半導體業務的收入再度下降7.9%至70.4億元,淨利潤下降22.4%至10.8億元。
好的一方面是,其半導體業務有回暖的跡象。
半導體業務 2024 年第三季度實現收入為 38.32 億元,環比增長 5.86%,業務毛利率為 40.5%,同比提升 2.8 個百分點;實現淨利潤 6.66 億元,環比增長 18.92%。
2024 年上半年,聞泰科技的半導體業務來源於汽車、移動及穿戴裝置、工業與電力、計算機裝置、消費領域的收入佔比分別為 63.00%、7.35%、21.08%、5.21%、3.36%。這也意味著,其半導體收入中,有超六成來自汽車電子領域,
資料顯示,其半導體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的驅動系統、電源系統、電控系統、智慧座艙系統等方面。對聞泰科技來說,機遇在於當前全球汽車電動化、智慧網聯化普及趨勢。
不過挑戰依舊存在,例如其在2024年半年報中指出,雖然消費電子和工業下游需求開始復甦,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去庫存週期、價格內卷仍面臨較大挑戰。
從2025年汽車半導體行業整體依舊低迷,部分細分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加之汽車市場的卷度加劇,無疑也為上游供應鏈帶來不小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