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頂級的處世格局


點選下方“有書”,關注【影片號】
專屬直播好禮等你來拿

文 | 唯康 · 主播 | 阿成
來源 | 哲學人生網(ID: zxrsnet)

餘秋雨曾說: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生活瑣碎中沉淪。”
高低起伏本是生活常態,沒人能永遠身處頂峰,也沒人會永遠囿於低谷。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其人生所能到達的高度,也決定著其人生的結局。
真正有格局的人,陷入低谷不擾人,身處高位不傲人,彼此不合不毀人。
陷入低谷,不擾人
《百年孤獨》裡說:
“人生的本質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別人心存期待。”

無論是誰,都可能會經歷一段至暗時刻,那都是自己獨一無二的經歷。


低谷時打擾別人,不僅得不到幫助,甚至還會遭到他人的落井下石。


電影《飛馳人生》中,80後的張弛,曾是賽車界裡赫赫有名的車神。


多次奪冠的他,因為一時衝動與人非法賽車而被禁賽5年,陷入低谷。
為了生存,他無奈只能經營著一家炒飯大排檔,但他時刻都想重返車壇。
遠離賽道的他,看著賽車界新星層出不窮,自己卻已經被所有人遺忘。
解禁後,他想重回賽場,決定參加一場重要比賽,但需要鉅額啟動資金。
他找到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車隊夥伴,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車輛贊助。
卻不曾想,那些朋友見他風光不再,都假裝不認識他,不願幫忙。
他只能靠自己,為賺取資金,他努力賣炒飯、甚至還在舞臺上跳鋼管舞。
不論有多大的困難,無論別人多不看好他,他始終堅持夢想併為之努力。
最終,他成功站上賽道,在比賽中全力以赴,實現了夢想。
人生再苦再累,與他人無關,只能自己熬過去,要將生活調成靜音模式。
與其依靠情分尋求他人幫助,不如讓自身變得強大,做自己的擺渡人。
人在低谷時,千萬不要打擾別人,自我救贖,自渡悲喜,才能行穩致遠。

身處高位,不傲人

愛因斯坦曾說:
“當你看不起任何人的時候,你離失敗也不遠了。”

做人最難得的修養,莫過於見過了世間寥廓,卻依舊能低姿態待人。


當一個人即便身處高位也能謙卑低調時,那便是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民國時期,為培養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蔡元培接受邀請擔任北大校長。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正式以北京大學校長的身份前去就職。
為表示歡迎和尊重,師生和校工們照例在門口列隊對新校長鞠躬行禮。
按以往經驗,官高位尊的校長只會趾高氣昂地走過,對他們不過多理睬。

眾師生和校工早已對這種情形習以為常,也做好了不被理睬的準備。


然而,蔡元培看見眾人行禮後,鄭重其事地脫下禮帽,向大家鞠躬還禮。

當時,京師大學堂館學大臣是三品大員,蔡元培就相當於二品高官。


這一舉動令在場的所有人大受震動,也讓他們感受到了莫大的尊重。
之後,蔡元培每次出門,只要有人行禮,他都會脫帽鞠躬進行還禮。
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地位,蔡元培都一視同仁,受到了眾人的尊敬和擁戴。

只有淺薄無知的人,才會在取得一點成就時,便恃才傲物,喪失德行。
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能輕視他人,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點。

人在高位時,千萬不要瞧不起人,放低姿態,學會尊重,才能被人尊重。


彼此不合,不毀人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是什麼?”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
“遇到不合的人,不要趕盡殺絕,要留有餘地。”
事不可做盡,能對與自己不合的人保持欣賞,才是擁有大格局的人。
北宋時期有兩位宰相,一個是保守派的司馬光,一個是改革派的王安石。
司馬光待人寬厚,脾氣剛正,王安石少年得志,老成持重。
兩個人在政治主張上大相徑庭,經常在朝堂上各執己見,爭得面紅耳赤。
他們都覺得自己比對方高明,你爭我奪,最終司馬光被拉下宰相寶座。

皇帝詢問王安石對司馬光的看法時,王安石稱其為國之棟樑,大為讚賞。


因此,大權旁落的司馬光得以功成身退,退隱江湖,活得瀟灑自在。
後來,矢志報國的王安石力排眾議推行新政,觸動了某些貴胄的利益。
朝野上下紛紛彈劾他,皇帝聽信讒言欲將他治罪,並徵求司馬光的意見。
司馬光懇切道:
“王安石胸懷坦蕩,一心為國,陛下萬不可輕信讒言。”

雖二人政見不合,時有衝突,但危難時卻不會落井下石,實乃君子所為。


與人衝突時,若一味針對,非要拼個你死我活,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人生最好的活法莫過於,沒有看不慣的事,沒有容不下的人,專注自己。
彼此不合時,千萬不要把事做絕,學會讓步,利己達人,方能成就自己。
《菜根譚》中雲:
“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有大智慧的人,不論發生何事,都能始終如一地堅守自我,專注自身。


人到中年,想要走得更遠,心中需有大格局,看開看淡,方能有所成就。
點個【在看】,轉發給身邊的朋友,餘生漫漫,願你我都能定下心,沉住氣,靜待花開。

 有書君說

聽~2023年的鐘聲越來越近啦!
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準備好了嗎?
新年來臨之際,加入有書會員
送自己一份成長禮,為2023蓄力吧!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瞭解活動詳情
(會員買一年送一年 限時返場哦!)

作者:唯康。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哲學人生網,數百萬人關注的微信大號,反思人生的問題,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靈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樂。有書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絡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