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下方“有書”,關注【影片號】
專屬直播好禮等你來拿


文 | 有書芳草屋 · 主播 | 依米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說:
“生活不一樣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人生在世,生活沒有標準答案,幸福不止一條路徑。
從前以為,生活跟物質有關。
後來發現,生活跟我們的人品、態度、處世相關。
那些掌握了生活鑰匙的人,他們大多問心無愧,遇事不慌,能看清時勢。
人到中年,他們懂得,最聰明的活法就是:行得正,扛得住,拎得清。
在滾滾紅塵中,能抓住自己想要的幸福,活出屬於自己的非凡人生。

行得正:問心無愧,心安是福
《偉大的牽線人》中有句話:
“我們行得正,就不會有任何不安,因為前方充滿光明。”
生活中遇到的事千千萬,但每個人面對事情時的反應,所展現出的品性卻相差甚遠。
有些人言行不一,讓人反感而後慢慢疏遠;
但有人言行坦蕩,處世光明磊落讓人心安。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隱入塵煙》,一度火爆全網。
劇中的主人公馬有鐵,雖然外在生活很窮苦,但是內心卻活得很高階。
人到中年,妻子不幸淹死,村裡人勸他說,糧食有了,房子有了,一個人過也可以。
但馬有鐵的心思沒人能懂,一個曬過太陽,享受過太陽溫暖的人,怎麼會重入黑暗。
雖然妻子離世,讓他的日子沒有了光亮,但是他還是有自己的原則和想法。
他賣掉了全部的糧食,結清了所有的欠款。
他說,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做到,他將自己田裡的土豆挖了,送了兩袋給麵坊老闆,只因之前應承了人家。
他將雞蛋還給鄰居,鄰居說算了,他說:
“一碼歸一碼。”
借錢就要還,借的東西更要還,他用自己的行為,兌現了他曾經的承諾。
雖然他貧窮,但是為人處世乾淨,他欠別人的,還得乾乾淨淨;
別人欠他的,他也不再要了。
他一無所有地來到人世,又清清爽爽地離開了世界。
他做人無愧於心,只為清清白白地去見貴英。
曹德旺曾說:
“起心動念,講究做事的發心,只有發心正才能行得正。”
人生漫長,行得正站得穩,才是立身之本。
說得出做得到,才能委以重任。
再貧窮也不欺瞞他人,再富有也不忘記恩情,既要無愧於天地之間,也要不愧於自己的內心。
生活可以窮苦,為人正直走得更順;世事風雲變幻,修煉人品可安此生。
人到中年,問心無愧,心安是福,人生價值不在於爬得多高,而在於是否行得正。
做事也許要精明,但為人一定靠品性。
你心向美好,邁向光明,定能迎來人生福運。


扛得住:遇事能扛,處事不慌
網上有人問:“什麼叫做扛得住?”
很喜歡一個回答:
“你不需要有過人之處,扛得住事,不抱怨不慌張,就是才華橫溢。”
總結來說就是:遇事能扛,處事不慌。
一個人對待事情的態度,藏著他處世的格局,扛得住事的人,靜得下心,沉得住氣。
20世紀初,弗蘭克從義大利移民到了美國,經過辛苦的打拼,他開辦了一家小銀行。
當銀行開始盈利時,一場銀行搶劫,讓他一夜之間一貧如洗。
在法律上,他可以不承擔儲戶的損失;但從道義上,他決定償還那天文數字般的存款。
身邊人都勸他說:
“這本不是你的責任,你為什麼要這樣堅持呢?”
他說:
“法律上是不用承擔責任,但看到儲戶們痛失存款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我應該還錢。”
償還債務的代價,讓他艱苦生活了三十九年。
當還完最後一筆欠款時,他感嘆:
“總算無債一身輕,又可以開始新生活。”
弗蘭克用他的一生,扛下所有債務,歷經了那些艱難時光,承受了來自生活的捶打,逆風而行。
人生旅途,每個人都是負重前行,都有一些無法逃避的責任。
敢於直面困境,勇於扛起責任,也是一個強者的基本素質。
周國平在《人生不較勁》裡有句話:
“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以支配對待命運的態度,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你有多大的承受力,就能闖出多大的新天地。
人生路上,沒有誰的生活一帆風順,我們會遭遇狂風暴雨,面臨著各種人生難題。
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至暗時刻,不扛事,人生註定荊棘叢生,能扛事,才能迎來柳暗花明。
當你扛過了風浪,便不懼任何風浪。
人到中年,扛得起肩上的重擔,才能為家人遮雨擋寒,有處事不慌的能力,生活中就有脫困的底氣。
你扛過了生活中所有磨難,定能享受到磨難後的回甘。


拎得清:看清時勢,活得清醒
有人說:
“活得精彩的,從來是拎得清情緒和現實的人。”
拎得清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客觀認知,看得清形勢,活得清醒。
他們在路上見識世界,在人生旅途中認清自己。
看過世間燈紅酒綠,知道自己的位置所在。
高圓圓在電視劇《光榮與夢想》中,扮演的宋美齡,成熟大方。
有人說她這麼老,法令紋深,皮膚下垂;有人說她演得好,演的角色高貴端莊。
面對網友的評論,高圓圓在一次採訪中說:
“我有照鏡子,我知道自己的狀態。 我們無法回到青春的模樣,卻也阻擋不了歲月的腳步。”
正因為她的年齡,和劇中宋美齡相差不遠,她才能更好地扮演角色,沒有負擔。
從高圓圓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她處世的豁達。
她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活得通透、智慧。
這世上沒有什麼青春妙方,我們只有接受老去的模樣,一個人只有拎得清自己,才能不懼外界的狂風巨浪。
《幼學瓊林》中有句話:
“識時務者為俊傑,昧先幾者非明哲。”
識時務者,知道自己的需求,明辨是非者,遇事有正確的判斷。
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拎不清的人。
有的說話不知高低,有的行為舉止沒有分寸,有的人沒有自知之明。
很多人道理都懂,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他們自我束縛,困於生活而又拎不清。
真正的強大,是直面自我後認清形勢,真正的成熟,是在為人處世中保持清醒。
只有拋開過往的經驗,逆向思考,方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只有看清後俯身處世,站穩腳跟,才能挺身做人。
拎得清的人,他們定位清晰,清楚自己的位置,能測算自我價值,能分辨出輕重緩急。
人到中年,看清時勢,活得清醒,深諳處世之道,才能更好地穩步前行。
▽
有句話說:
“你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
每個人出身是命運的安排,但是活法卻是由自己掌控。
人生在世,活法決定了你的生命歷程,也決定了你此後的人生格局。
人到中年,最聰明的活法,就是修好自己的人品,用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認清自己的人生價值。
行得正,站得直,無愧於心;
扛得住,能負責,不亂於心;
拎得清,看得透,活得舒心。
人生山高水長,闖過每一關都難,但是咬緊牙關,每一關都會過去。
當你熬過來,生活便會豁然開朗。
那些沒熬過來的,生活也能教會你與他們把手言歡。
經事長志,歷事成人。
往後餘生,願我們走好人生每一步,哪怕風雨兼程,也萬事皆順。
文末點亮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