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特朗普認輸了?免除部分中國關稅!但到底讓誰真正吃到了肉?

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貿易逆差背後的真相,特朗普究竟是在“裝傻”還是真不知道?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4月3日,特朗普宣佈對全球各國加徵10%的關稅,並對主要的貿易伙伴國家加徵了所謂“對等關稅”,由此掀起了一場針對全球各國的貿易戰。
我曾有文章分析,特朗普這麼做,是為了無中生有,獲得談判籌碼。不過,中國政府拒絕配合他這種“變籌碼”的把戲。隨著特朗普暫免了絕大部分順從國家的“對等關稅”,這場貿易戰逐漸演變成了中美之間的對決。
然而,劇情發展得太快,我們還沒來得及發文章,特朗普政府又公佈了新的豁免清單,進一步取消對來自中國的手機、電腦等產品125%的“對等關稅”。特朗普真不愧是“治大國如做小生意”,這次關稅大棒似乎又要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本以為他要給全球貿易掀起驚濤駭浪,現在又暫時恢復了平靜。

但是,我認為,現在還遠遠沒到放鬆的時候,真正成熟的企業家應當對特朗普的政策有長期判斷,並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而不是應激性的反應。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充分了解特朗普掀起貿易戰的根源,才能找到應對之策。
首先,眾所周知,特朗普一直以美國對中國存在巨大貿易逆差為核心理由,推動加徵關稅等貿易保護措施。因為在一般人的認知中,貿易逆差數字反映了雙方貿易的不平衡程度,數字越大代表美國“吃虧”越多。
然而,仔細分析現有資料和跨國企業的運作模式,會發現美國長期逆差其實是跨國企業全球獲利的副作用。換言之,特朗普對產業的理解不足,或是出於政治原因,找錯了解決貿易逆差的物件,那麼這一問題也終將難以解決。
貿易統計通常按照最終出口國計價,但這明顯很難體現產品全球供應鏈的真實增值來源。例如iPhone這樣的高階電子消費品,很多關鍵零部件來自於韓國、日本、歐洲以及美國本土。
可是,由於iPhone主要在中國組裝,而美國又是主要銷售市場(約佔全球iPhone銷量的32%),這部分的銷售就全額算作中國對美的出口。而像iPhone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就無疑導致了美國公佈的對華逆差資料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大部分中國人都清楚,iPhone的大部分利潤都屬於美國蘋果公司,中國只是賺到了少量的組裝費和部分本土零部件的錢。所以,經濟學家邢予青教授倡導使用貿易增加值的核算方法,追蹤產品價值鏈上各個環節的價值增值來源國,從而反映產品實際的獲益者。
如果按增加值核算,中國在一部iPhone出口價值中實際獲得的增加值,必然遠低於手機的總出口價格。很明顯,最大受益者是蘋果公司。這麼看,特朗普恰恰應該對蘋果公司增加稅收。但我們都知道,他不僅不會對蘋果加稅,還不停地炫耀自己喜歡對企業減稅。

我想提醒的是,這恰恰是跨國公司的聰明之處。它們非但不是貿易逆差的受害者,還是現有全球貿易體系的主要塑造者和最大贏家。
像蘋果、耐克這樣的大型美國跨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就在於構建和管理複雜的全球供應鏈。蘋果在美國設計研發和品牌管理,零部件則採購自全球各地,然後在亞洲(特別是中國)進行組裝。
耐克也一樣,其設計和營銷部門主要在歐美,而加工製造的主要基地,曾經在中國臺灣省、然後在中國大陸、現在又是在東南亞國家,但貨物都直接銷售到了高利潤的歐美市場,製造著歐美對窮國的貿易逆差,讓特朗普覺得自己吃虧了。
跨國公司透過構建全球供應鏈網路,在全球範圍內最佳化資源配置並獲取高額利潤,這種利益格局因為超越了國界,卻往往無法被傳統的國家貿易平衡表所體現。但當特朗普想加徵關稅來壓制逆差時,它們又能“挾通脹以令總統”,讓政府列出豁免清單。
別忘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貿易框架當年都是美國主導推動的,很大程度上是在確保全球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因為這恰恰對需要進行全球佈局的美國跨國公司最為有利,也從側面證明了背後真正的主導者是誰。
疲於接受採訪的特朗普總統
一個多月前,我就在特訓營的社群裡提問:為什麼美國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都那麼強,結果年年逆差?按理說,實力強的一方,可以打壓別人。可是美國不僅對中國逆差,哪怕對越南、印度、墨西哥都是貿易逆差的,這明顯不太正常。
看完了前面的分析,我想大家也能發現了,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並不是國家實力衰落的標誌,而是一個被美國國內極具影響力的利益集團所維護的結果。
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解決貿易逆差,應當要看到,美國面臨的真正矛盾,不是全世界盤剝了美國,而是美國的跨國企業盤剝了美國。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或許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也付出了比所得巨大得多的代價。
當然,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如果特朗普只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那麼未來仍然可能會在感覺自己威信下降的時候,做出過激的貿易戰舉動。
最後,大家不妨深入再問一句,貿易逆差是不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呢?
我認為也不一定,關鍵是利潤如何分配,老百姓是否能普遍受益。目前中國製造業正在從“世界工廠”向“全球智造”轉型,透過技術輸出、關鍵零部件等方式參與全球價值分配。
隨著我們把高附加值的環節放在中國,產業鏈覆蓋全球,其實反而更能讓老百姓收入更高,工作更輕鬆且更有尊嚴。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此外,在上週四的加餐課上,我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深入剖析了特朗普“對等關稅”,給出了未來的判斷以及應對之策。如果你感興趣,歡迎掃碼加入科技特訓營前來學習探討,和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國一覽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