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解放日”關稅背後的考量

削減美國貿易赤字,其實主要靠花錢大手大腳的美國人,因為經濟衰退而存錢。
1
特朗普的“解放日”關稅震驚全球,給各國的關稅稅率計算方法,也是簡單粗暴。對一個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就等於美國對這個國家的貿易逆差佔總進口額的比例,然後再打個五折。如果低於10%,就按10%計算。
不管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收取的關稅如何,即使收取的關稅為零,只要美國對該國有貿易逆差,就是這個國家欺負了美國,必須加上懲罰性關稅。
這個想法看上去完全不符合常識,非常離譜。但是,美國的貿易逆差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很多人都開出過自己的藥方,有些聰明人開出的藥方也很離譜。
2003年11月巴菲特在財富雜誌發表了一篇對貿易赤字擔憂的署名文章,文章中巴菲特開出的藥方,簡單粗暴的程度,不亞於特朗普這次的“解放日關稅”。文章可以參考:巴菲特2003年解決美國貿易赤字的建議
巴菲特的藥方,是許可證配額制。美國每出口一美元,出口商會獲得一美元的進口許可證。所有的進口商必須獲得進口許可證才能進口。進口許可證會在一個公開市場上交易。這樣,貿易赤字會被強制設定到零。
出口商除了獲得出口收入外,還能通過出售進口許可證獲得收入,獲得了補貼。而進口商就必須搶購進口許可證,這個許可證也許會被炒得價格很高。
從降低貿易逆差的角度,巴菲特的配額制會位元朗普的“解放日”關稅更加有效,可以在一夜間把美國的貿易逆差清零。但這個配額制對市場的扭曲程度,以及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程度,可能比關稅更嚴重。
巴菲特的配額制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政府沒有收到許可證收入,這部分收入被出口商獲得。第二是沒有按國別制定差異化策略,沒法實現借關稅打壓對手(如中國)的目的。
這個藥方可以最佳化一下。首先,許可證不發給出口商,而是美國政府根據預計出口額,直接拍賣許可證。第二是許可證分國別發放,分國別交易。美國給C國出口了1000億美元,就給進口C國貨物發1000億美元的許可證,然後拍賣交易。
這樣,巴菲特的藥方就和特朗普的按逆差比例制定關稅稅率很接近了。巴菲特的藥方的優點是更市場化,用市場決定許可證價格,而不是特朗普簡單的逆差比例再打五折。效率更高。
但巴菲特的藥方可以用非市場化手段破解。比如C國是一個組織力很強,政府影響力很大的國家,能控制所有的出口商。C國可以內部先搞一個配額制,只給美國分配1000億美元的出口配額,讓出口商競價拿配額。這樣,就只會有1000億美元的出口商去競價美國的進口配額,美國進口配額許可證的交易市場崩盤,配額許可證拍賣的收入,就被C國拿走了。
坦率的說,“瘋王特朗普”和“睿智的象徵巴菲特”,為解決貿易逆差開出的藥方都非常不靠譜,非常不“市場”。兩個藥方各有利弊,特朗普的藥方似乎還更嚴謹一點。
從2003年到現在二十多年了,美國精英階層對貿易逆差的擔憂已經持續二十年,過去20年,美國的貿易逆差沒有惡化,但也沒有變好。
從1997到2003年,美國貿易逆差佔GDP的比例從1.2%,迅速上升到4.6%。而2006年達到5.7%。

緩解貿易逆差,並不是巴菲特的藥方。而是金融危機。美國的08年金融危機大幅緩解了美國的貿易逆差,金融危機後,貿易逆差佔GDP的比例縮減到3%以內,疫情後擴大到4%。
2
在那篇文章中,巴菲特認為貿易逆差是美國出賣資產換取消費品。2003年,巴菲特寫道:
按照目前的貿易赤字水平,外國對我們的資產所有權每年將增加約5000億美元,這意味著赤字將每年增加大約一個百分點的外國對我們國家財富的淨所有權……這將使我們支付越來越多的股息和利息給世界,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成為淨接收者。
巴菲特的說法部分正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製造業外遷、儲蓄率低、美元特權等因素影響下,美國經常賬戶長期維持赤字,貿易伙伴將通過出口獲取的美元再以購買美元資產的方式迴流美國,使美國的金融賬戶長期盈餘。

這種貿易伙伴對美元資產的持續購買,也是美國股市獨步全球的資金保障。然而,流入最大的其實是債券而不是股市。

這種購買支撐著美國的國債市場。同時,也讓美國背上了沉重的國債利息負擔。從2018到2025年,美國每年支付的國債利息,翻了3.6倍,從2600億增加到9500億美元。

除了貿易赤字外,財政赤字,也是美國政府現在最憂慮的問題。
有人說,內債不是債,印鈔就可以。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美國目前的通脹已經不低了。如果無限印鈔,而國際市場又無法吸納全部的剩餘美元,將導致通貨膨脹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導致美國國債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將導致美國每年支付的債務利息增加。還是無法解決問題。
如果沒有通脹,當然可以無限印鈔。但美國真的有信心印鈔不會導致通脹嗎?美元是世界貨幣,但全世界的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
3
宏觀經濟學最基本的公式:Y=C+I+G+NX  –> NX + I  = Y – C – G –> NX = (Y-T-C) + (T-G) – I –>  I + (G-T) = (Y-T-C) + ( -NX) 
Y-T-C 是私人部門的淨儲蓄, -NX是貿易赤字, G-T是財政赤字,I 是投資
投資 + 財政赤字  = 儲蓄 + 貿易赤字。這個是分析美國和中國的宏觀經濟的一個很簡單而又重要的等式。
美國目前的情況就是,高貿易赤字和高財政赤字。這就是著名的“孿生赤字假說”,該假說認為財政和貿易赤字是孿生兄弟。貿易赤字的原因就是美國的財政赤字。
如果美國的貿易赤字降低到零,會發生什麼情況?
維持等式平衡,一個辦法是財政赤字下降。這是特朗普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關稅咔咔咔收上來,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下降。
但這個如意算盤很難實現。高關稅大機率的結果是貿易額下降,關稅雖然稅率高,但能收上來的絕對金額也不會增長太多。美國上次搞高關稅,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之後,美國的進出口下降了三分之二。
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美國來一次衰退。等式左邊的投資下降,為了應對衰退,右邊的儲蓄上升,用這個重新配平等式。
1991年-2006年,美國的貿易赤字佔GDP的比例,從0.5%上升到5.7%,2013年收窄到2.8%。同期,美國的個人儲蓄率,從1991年6月的10.0%,下降到2007年11月的1.9%,然後上升到2012年的7%以上,最高2012年達到10.9%。2007-2013年,財政赤字是擴大的,投資佔GDP的比例比較穩定。
削減美國貿易赤字,其實主要靠花錢大手大腳的美國人,因為經濟衰退而存錢。
從1991年到2006年,美國上次貿易赤字危機最終緩解,是靠2008年的金融危機,難道這次再來一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