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錢,年輕人摳摳搜搜花了許多

"
省錢的人,出於對隱形成本的忽視,往往省下小錢花了大錢。眼下,許多人荷包變緊,開始對過往消費行為進行重估,驚覺許多錢花得冤枉。
人的消費觀念,是不停被社會現實重塑的。每當生活重心發生轉移,冤枉錢就會增多一些
啼笑皆非的冤枉錢
從地鐵站到學校打車要花10塊,我捨不得,走了兩公里回去。
結果路上買二十多塊錢的奶茶和甜品,眼睛都不帶眨一下。
麥芽糖
今年五一假期回家,我要從學校到高鐵站趕車。學校門口有一口價10塊每人的計程車,但是坐公交車更便宜。為了省那8塊錢,我決定去公交車。
可能是放假的緣故,人太多了,我沒擠上第一班車。上第二班車時,我才意識到很可能趕不上高鐵。我太心急,忘記可以改簽,直接在軟體上退票重買了一張,多付了6.5元退票費。
高鐵到站太晚,我一路小跑也沒趕上可以帶我回家的最後一班輕軌,最後打車回家,又花了20塊。回家後我算了一筆賬,如果一開始就打車,甚至還會節省15塊
噗噗的普通
晚飯不知道吃什麼。我向老婆提議晚上不用吃太多,隨便叫個外賣兩人應付下,二十元以內搞定。老婆覺得太貴,說下樓去超市買泡麵回家煮。
最後,我們買了兩包泡麵9元、一包泡筍7元、一包泡雞腳12元、一顆生菜5毛、一瓶啤酒6元、一瓶飲料3元,合計37.5元,回家還要煮,把我人都幹懵了。
網路上的芳鄰
2024年7月份,我去一家駕校學車,發現透過學生代理報名,可以便宜七八百元報名費。
收錢之前,那位學生代理對我說了各種好話。結果收了錢就不回我訊息了。後來我去駕校,才發現學生代理當初向我承諾的“四十五天拿證”“包接包送”全是謊言。
我逐漸瞭解到駕校培訓行業的水深。報名時遭遇虛假宣傳之外,進入正式培訓後我還遇到了敷衍教學。
因為資金監管的原因,學員考過科目一、還沒進入科目二練習前,許多駕校還不會收到學員的報名資金費用,這個階段學員總會聽到各種好話,其實是因為駕校不想你反悔。等科二上車練習後,報名資金到了駕校的銀行賬戶,學員就沒辦法了。
我練習科目二的時候,教練坐在車上玩手機,教我一遍之後就讓我自行感悟,學不會就怪我自己不行。我考慮過退費,但需要扣掉一大半的手續費。後來我全靠網路自學,考試仍然掛科了,不得不在網上找陪練,花了五百塊買了三小時的陪練,最終才透過科目二考試。如今3個月過去了,我還沒學科目三。
報名駕校,我花了6千塊,之後往返場地練車的路費、考試費和補考費、陪練費加起來又多了兩千多塊。
原本,我想著練車點就在單位附近,報名還給折扣,駕駛證考下來能省錢。最後我既沒有少花錢,週末還得練車沒辦法回家,十分痛苦。
我現在算是懂了,該花的錢省不了,該省的錢花不了。不能為了省錢而惹了更多麻煩。心力憔悴到最後,錢花得更多了,人也不開心了
徐齊
我有一位豬隊友,曾經攢了一堆垃圾放在家門口不扔。後來刮颱風,垃圾吹飛了刮花別人的車,最後賠了近一萬。
2020年我和丈夫搬家到一個帶院子的房子。院子裝修了一部分,鋪了防腐木,北面留了一塊土地,準備種花草蔬菜。裝修時剩的一些雜物,包括舊花盆、裝修的剩餘材料、掃院子的掃把等,他都堆在這片空地上。
我覺得那就是一堆破爛,賣廢品估計也賣不出什麼價錢。我讓他處理掉,他一拖再拖,不肯扔不肯收拾,最後竟然買了一個棚子把這些雜物給罩了起來。後續我又提醒了很多次,人家都說這些工具有用的,我也沒辦法。
那是一個藍色的棚子,像做核酸用的那種。2021年5月的一天,天氣預報說要颳大風下大雨,我告訴了他這個訊息,跟他說我們得趕快把窗戶、陽臺院子的東西都檢查一下。我負責前兩個,他負責院子。豬隊友說沒問題。
晚上風來了,我聽到外面有響動,心下不妙。出來一看,藍色棚子被吹翻了。院子外面是停車場,棚子正好倒在人家的車上,還是一輛賓士。
我們趕緊收拾,透過物業找到了車主,定損將近一萬塊。豬隊友平時比較節儉,這次賠了這麼多,說不心疼是假的。但是他鴨子死了嘴巴硬,口口聲聲“這都是小錢”,我請問什麼是大錢?
和豬隊友結婚十幾年來,我眼見著他摳摳搜搜地花了很多錢,經常買三送一,為了送的那個“一”買很多東西,最後過期了又全部扔掉。我媽常說他是“豆腐盤成了肉價”,就是這個意思,以為節省了,實際卻花了更多的錢
土豆是豬隊友
圖 | 隊友在我們的院子中,背後為藍色大棚
隱形成本
有些冤枉錢,實際上是為省錢或省事支付的隱形成本。
兩三年前搬家,我請朋友幫忙。幾個人累死累活搬完了,最後請吃飯花了我五六百。去年搬家,我請貨拉拉花了一百元,給師傅買了一瓶冰水,人還給我說謝謝
小羊
剛參加工作那年,我過年買一堆東西回家。一位和我有10年同窗情的同學剛好順路開車,我就麻煩他帶我一起回家。到達後,同學熱情地幫我卸東西到家。等同學走了,我才發現我給爸買的一箱酒沒卸下車。
我打電話問同學。他說:開那麼遠的車,那酒我先喝喝。
伊森
我的老孃年近五十,生活在福州。她“沒苦硬吃”,賠了錢又折了身體。
有一天,她告訴我,老家有親戚生產自家種的大米,一些朋友便委託她採購。採購好大米,老孃親身上陣純臂力搬運,在福建的大熱天冒著烈陽,騎著電動車挨家挨戶送貨,到地方了,再一路憑著腰力和臂力把有半人高的一大袋大米抱到樓上。
如此搬運了一年,她肩膀痛了半年,到後面連抬個肩膀都費勁。每單她才賺個幾塊錢,幾乎就是做個人情。
為了療愈身體上的磨損,老孃前後花了好幾千元去按摩、推拿、買膏藥。冤枉錢一筆接一筆。
她曾以為幹這項活計是零成本的,所以單價低一些也沒關係,卻忘記了身體的損耗也是隱形成本。
桑子
2016年,我從河北唐山灤縣到成都上大學。灤縣到成都沒有直達列車,我一般會到北京轉車。
大二寒假結束返校,我發現一趟路費十分便宜的車次,從北京站到成都站,只需要270元就能買到一張硬臥票。要知道,一般K或者T開頭的車次,硬臥都要450元左右。我對比了這趟車和其它車次的區別,它路上耗時很長,全程要44小時。
掐指一算,只要我願意在路上多花12小時,就可以省下100多塊錢,划算!我立馬和老鄉定了這趟車。
這是我第一次坐到紅色車身的火車,不是綠皮的。車廂也是老式的,四處都顯示出歲月的滄桑感。它的硬臥也不是鐵架床,是用皮帶拽著的床鋪。在火車上觀察時,我還在靠近車廂連線處的臥鋪下面,發現一麻袋煤。後來我上網查詢,才知道這列車上不配備空調,採用燒煤的方式供應熱水和暖氣。我甚至覺得這是鐵路部門在春運期間,給快退役的老舊車型發揮餘熱的機會。
車上是真冷呀。當時的華北,以北京為例,室外溫度已是零下十幾度。在這樣的氣溫條件下,我要在車上度過44個小時,將近兩天兩夜。第一晚睡醒我就感覺不對勁,不管被子裹得多嚴實,還是感覺漏風、冷。找乘務員要了體溫計,發現自己高燒到39.2度
第二天白天,我整個人暈暈乎乎,十分痛苦。我找乘務員求救,他們沒有退燒藥,用車上的大喇叭廣播幫我找,也沒有找到藥。鬼知道我那剩下的一天一夜怎麼熬過去的。
今年我26歲,在深圳工作。大學四年寒暑假,我都坐火車回家,從來沒有坐過高鐵。現在工作後過年回家,我還是坐32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從深圳到北京再轉車回家,高鐵單程得一千多塊錢,飛機也差不多,相比起火車,都是省一天的時間,但多花一兩千塊錢。想想自己上班一天還賺不到一兩千,還是坐火車划算。
一晃畢業已經四年了。這幾年,我再也沒找到那個純數字的車次,也再沒見過紅色的火車。要說我經過那兩天兩夜有什麼改變,其實也沒有。現在工作了,一百多塊錢確實不可以再讓我折腰了,但一千多塊錢可以。
每次從北京轉車,和河北老家相似的氣候、飲食都讓我覺得熟悉又親切,但這裡的高樓大廈和人情冷暖又讓我感到陌生。
一凡
圖 | 今年去惠陽第一峰白雲嶂爬山,路人給我拍的照片
我曾以為上班就是賺錢,工作幾年後發現,上班本身就是最大的消費。一天坐班八九個小時,日薪兩百元,只需要三天就會腰痠背痛,脖子僵硬,脊柱彎曲,腸胃失調,全身上下不舒服。去各種便宜按摩店按了數十次不見效果,最後辦了唯一有效的正骨的卡,打完折一次還需要300元。
每個月買藥、理療、看中醫、按摩,最多一個月花下來的錢能抵上半個月的工資
加菲
復讀那一年吃了四百袋泡麵。當時想著花這筆錢可以省點,泡麵一塊錢一袋,而街邊攤吃飯要兩塊到兩塊五。可正長身體的我差不多一頓要吃兩袋泡麵。吃泡麵沒有幫我減少家裡壓力。
工作後,花這筆錢的後續效用才漸漸顯現我聞到泡麵味道就感到噁心,腸胃一直不太健康,總上醫院,一趟就是幾百上千。冤枉錢已經不止是多花的錢,還有後來為這筆花銷付出的代價
魏醒
奶奶出生於四川,幾乎一生都沒離開過那片山。小時候在村裡,每次和她一起吃水果,都能看到她先從蔫巴的、壞的果子開始吃,吃完了再吃好的。
這成了一個悖論。奶奶吃得慢,也不捨得多吃,等她把壞的吃完了,原本好的果子也放成了壞果子這樣一來,她好像永遠都在吃壞的食物。有時候父母發現了,會當著她的面把不新鮮的蔬果扔掉,奶奶會生氣,有時候等父母走遠,她還會從垃圾桶再拿起那些水果,如獲至寶般將它們再次洗淨藏好。
長大後我隨父母離開農村,來到城市生活。有時會從父親身上再發現奶奶的影子。家裡炒一次回鍋肉,父親會吃好幾頓,等肉都吃完了,又會把剩下的蒜苗和青椒留下來下麵條吃。有時候一個菜能在冰箱放一週的時間,以不同存在方式出現在他的每一餐飯中。為了扔掉這些剩菜,母親時常在家中和父親大吵。
我讀中學時,老家傳來訊息,說奶奶患上了胃癌。父親的兄弟姐妹不斷掏出積蓄以延續她的生存,最終也沒能撐過兩年。奶奶走後,父母親關於剩菜的鬥爭加劇了。有時母親會試圖搶奪父親手裡的剩菜碟子,父親緊緊護著。氣急了時,她會說上一句,你想跟你媽一樣嗎?你就算節約一輩子,省得了幾個錢,夠你看病花的嗎?
好幾次,母親用近乎怒吼的聲音向他強調,“現在過的不是從前的日子了,我們不在農村了!”爭吵後,母親總能成功奪過他手裡的剩菜,倒進垃圾桶。每當這時,父親總會流露出失落的神情。
我朋友們的父母、爺爺奶奶,許多都是這樣省吃儉用的老人。物質匱乏帶來的印記伴隨許多人終生,即便生活有所改善,他們也難再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
不能說他們不會計算隱形成本。因為我想在他們心中,除了物質成本,還有一種道德成本:如果不節省就是貪圖享受的,是浪費與失德的。想清楚這點後,每次家裡做飯,我都會讓少做一些。只要沒有剩菜,父親就不會再面臨“不能浪費”的自我道德審判,也不會再因為節約而損耗身體
仁惠
觀念變遷
2022年冬天,我開始和男朋友一起考慮買金。當時的金價在380元每克。我很想買金條,男朋友也支援我先買好囤著,給我轉了4萬元。我又去跟姐姐商量,姐姐建議結婚要買就買首飾金,比較有儀式感。
聽完這個建議,我開始猶豫不決,最終放棄了金條,買首飾金的計劃也擱置了。既然是出於儀式感進行消費,好像就沒有當下非買不可的理由了。婚期還沒定,我就想再等等看吧,臨近婚期再買,似乎更有儀式感。
第二年,我的婚事提上日程。訂婚的時候去看金價,發現已經漲到了550多元每克。眼看著金價和房價一樣一路上漲,我趕緊入手了金條。當初的4萬元在去年能買100g,最後只買到了70g。婚後,我又有好長一段時間沒關注,等最近再看的時候,發現金價已經漲到了630多元每克。
我沒想到金價會從兩年前開始一路飆升,停不下來。現在想想,我當初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就不會多花這麼多冤枉錢。
剛畢業2018年的時候,我曾經給自己買過一條昂貴的18k金品牌首飾,花了12000元。當時我剛工作,感覺自己像被一種消費觀念洗腦了,覺得掙錢了該對自己好點。
後來,我也沒怎麼戴過那條手鍊,放二手市場想賣出去時,發現即便打3折都賣不出去。那條手鍊材質就是最普通的18k,實際價值也就500元左右,要是用那一筆錢買黃金,現在金價已經翻倍了。
現在,我已經工作7年多,漸漸醒悟奢侈品毫無實際價值。最近這幾年,我越來越覺得“儀式感”這些東西都是虛的,都沒那麼重要了。
我的消費重心開始轉移到更務實的層面。現在明白了黃金不管什麼時候都是硬通貨,買的時候會自己拿定主意,不再被他人影響。如果真的想對自己好一點,不如吃一些健康的食物,調整好心態,規律運動,培養愛好。
去年我在西安花錢買了芭蕾舞課150元一節,上了快一年近100節課了。每次上完課我都很愉悅,感覺自己的身體輕盈柔軟。相比起一條手鍊、一個包,我感覺舞蹈對自己更有益處,更能樂在其中
蘑菇
圖 | 上完芭蕾舞課後,感覺身體輕盈柔軟
我更後悔的是,曾經有錢都花給身邊人。父母、兄弟、前夫、侄女……唯獨捨不得給自己花。一瓶水我都不買給自己。現在我覺得很虧。
孫姨
我花了五千多元,買了價值五百元的儀器。兩位號稱東直門某三甲醫院醫生的年輕人,來我前司大廳做理療按摩。我第一次見識到了電針按摩和電流拔罐。
一般的騙局都是別人來釣魚,我上鉤。我是自己投餵上鉤。體驗之後,我熱情地問,真舒服啊,這麼好的機器,多少錢啊?醫生說,這個我們不賣咧。但你要的話,我問一下醫院。我急了:“快點賣給我。我要,快救救孩子。”
最後,我花了5980元買了這一套機器,如獲至寶,抬回辦公室,偷偷地還不想讓其他同事見到。
若干天后,我發現這兩位醫生已經開始明目張膽地在大廳,開始推薦起這款“不賣”的電針按摩儀。我查遍了網站,找到了他們的生意模式。這個裝置從備案到醫藥局,都可以查得到,但銷售人員利用了廣東醫療裝置產業帶,將價值幾百元的東西,包裝成醫院在用的高檔品,最後透過現場服務、高價賣裝置的一條龍模式售賣。一點都不高深,但我這個高學歷人士卻上當了。
後來,我用450元的價格,透過二手交易平臺,將這個用了一次的機器賣給了別人。
為了防止再花冤枉錢,我給自己設定了“爆買冷靜期”。以後再遇到頭腦炸裂時,就給自己強行要求:隔日再做決斷。這樣冤枉錢也能花出智商
王奇
2022年,大二的我花289元買了一把氣墊梳,現在覺得後悔不已。
我頭髮又少又軟,當時我一直在尋找讓頭髮視覺上變得更多的方法,先去剪了一個新發型,同時又搜尋捲髮棒。這個梳子就突然蹦出來了。宣傳語說它可以按摩頭皮,增大頭髮和頭髮之間的“斥力”讓頭髮變鬆。我還專門去另一個社交平臺上查攻略,沒想到還是越陷越深。有人說這個品牌是美髮界的愛馬仕,有好用的捲髮棒價格高達三千元。
我增發心切,感受到品牌的光環效應,就直接下單了。後來我和好朋友出去玩,在外面整理髮型時借用了她的梳子,結果發現和我買的那把幾乎沒什麼區別。她的那把卻只要約30塊錢。我就知道我又繳了智商稅。
從此以後,我再面對同品類但價格不同的商品時,都會仔細想想我的核心需求,思考更高價值的產品到底有什麼差異化的服務,值不值得溢位的價格。
這些年作為在讀本科生,我的經濟花銷也受到家庭影響。家裡近年做生意虧了一些錢,現在我也不得不捂緊荷包,在非必需品消費上不經常追求品牌,也越來越對品牌祛魅了
山而攵
為了見高中很好的朋友最後一面,我花了四百元,事後卻覺得非常不值。
2023年,我大三在北京實習時,一位3年沒見的高中同學說想約我見面。在河南讀高中時,我倆都是彼此班裡成績最好的學生。他曾單方面把我當做最好的朋友,我卻一直覺得他是個複雜的矛盾體,慕強健談、精緻利己,在友情中算待我真誠,但又有一絲禮貌的無趣、熱情的冒犯。畢業後他考上清華大學,我去了一所中等985,之後幾乎不再聯絡。
那天他說他之後要去美國留學了,五年內不會回國,這可能是我們近年的最後一面。我便抱著給這段友誼“送終”的心態去會見。他約在工作日早上9點的藝術館,距離我26公里。我從二環迎著早高峰花費90元打車前往,一小時車程堵了三四十分鐘,又花100多元買了門票。
我不理解他為何約在這裡。我自認是一個沒有藝術細胞的人,朋友在我看來也是裝模作樣。見面時,他透露出一種“這些年改變很大”的氣息,留著流浪者一樣的藝術家髮型,開口卻仍是久違而熟悉的無趣。下午他帶領我去吃海鮮自助,200元一位,特意強調,這是“清華公認的好吃”。我的心卻如墜冰窖。這裡主要是吃生蠔自助。我最討厭吃生蠔。
見面的一整天中,他幾乎三句話不離清華。在高中我就總是他的傾聽者,現在也如是。我能感受到他並不關心我,和從前一樣不具備關心我的能力。那時我在北京做著一段需要隨時待命的媒體實習,一個月的實習工資就是400元。我嘗試傾訴我的迷茫和困難,他卻說“你這段實習很好呀,好好享受就行了。”與此同時,他一直在訴說他即將出國面臨的問題。好幾個瞬間,我感覺他口水都要噴在我臉上了。他好像覺得“把我想說的說完了,一切就清淨了”似的,一旦我開始說話,他就心不在焉。
逐漸,我失去了傾聽他的慾望,甚至想把耳朵堵上。吃完飯後,他說“幾年後我回來,我們有機會再見面”,我笑著附和,卻覺得兩個人都不真心。
晚上終於結束“應酬”,我坐一個多小時地鐵,回到西城區二環裡月租3000元的出租屋次臥,感到身心俱疲。裝腔作勢的展覽、難以下嚥的自助餐,和一個自我中心、精緻利己的人。400元並不多,但想到我一個月的勞動就換來這樣的一天,就更覺得不值。這12個小時,哪怕是在家睡覺,我也覺得更加幸福。
這天,我覺得自己一直沒說出那句,“你說夠了沒?”我感覺步入大學後,他沿著他曾經的軌跡成為了他想要的精英人士,他對自己很滿意,我卻覺得他已經發爛發臭。我又想,為什麼自己說不出這句“我不想看展覽,也不想看你裝”,也許還是出於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和性格上的懦弱。對他的厭惡,最終又導向了自己
小強
我每個月規劃了一筆預算,專門用在冤枉錢與智商稅上。雖然改變不了已經花出去錢以及我蠢的事實,但可以讓我不那麼難受。
我畢業那年,經常逛的一個社交平臺忽然很流行用一種軟體製作桑基圖來整理個人財政。桑基圖是一種將資料視覺化的圖表,用來整理個人財政時,可以左邊列出收入,右邊列出支出,每一筆錢附上說明,寫清楚用在了哪裡。
那時我瞭解到,細分每一筆支出是一種好習慣,這樣在遇到經濟困難時,就可以迅速判斷哪裡該省、哪裡不該省。當時就下定決心,等我開始賺錢了,我也要給自己在各方面定預算,做一個圖表。
工作後,在監管自己的支出時,我注意到自己似乎經常會花不該花的錢。比如在買保險時,沒仔細看退款條目;比如買二手貨時貪圖便宜被坑;比如有些服務忘記取消訂閱白白多交了一個月……
我的結論也簡單粗暴:既然是每個月幾乎都會有的花費,那它就是每月固定花費!(此處正常人應該是吸取教訓。但我大腦就那樣了,長記性什麼的是不可能的。)從此,我每個月就多了一筆約等於兩頓肯德基全家桶的“冤枉錢預算”。
說實話,比起理財手段,這更像是一種自我安慰。如果我某個月沒犯蠢,這筆錢並不會被拿去用來幹別的事。這樣假如我某一天一不小心損失了10頓全家桶,我可以安慰自己說“沒事,之前幾個月累計的正好可以用在這裡”。
我想,如果一個人不完美,那麼專門預留一些犯錯的空間,應該也可以吧?
烤魚
圖 | 烤魚自制的財務規劃桑基圖
– END –
本期策劃 | 羅方丹
編輯 | 溫麗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