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重穿皮衣訪華,H20晶片為何解禁?

3個月前,黃仁勳訪華,沒穿皮衣,而時隔三個月再訪華,火熱的夏天也擋不住老黃繼續穿上經典戰衣(皮衣),也包不住老黃內心的喜悅。這次,美國政府向英偉達開了綠燈,英偉達終於可以向中國出售H20晶片。

也正是因為美國開了綠燈,黃仁勳才馬不停蹄地趕來中國。
7月15日起,各大主流媒體就報道英偉達為中國開始提供H20晶片,可謂皆大歡喜,那原本美國要無限期限制出口H20的決定,為何會轉向?
這背後是歷經3個月的中美博弈,也經過老黃的個人遊說後達成的妥協。
首先,對於英偉達和黃仁勳來說,中國市場非常重要,2024年中國區營收佔英偉達全球的15.4%,高達120億美元,不能讓禁令一直持續。我們之前就寫過,H20本來就是專為中國市場涉及的合規晶片,如果禁令一直持續,英偉達不僅賺不到錢,還會被華為升騰910C等國產晶片持續搶佔市場,失去定義行業標準的機會。

其次,美國方面為何會開綠燈放行?
一方面考慮到英偉達的發展,如果一味禁止,可能會讓英偉達失去競爭力,畢竟大量的H20晶片庫存,不賣就是浪費,還能和中國晶片競爭一下;另外此次解禁出口到中國的H20晶片畢竟是一款被嚴格限制性能的“閹割版”晶片,與英偉達旗艦版晶片的算力差距明顯,雖然為了滿足客戶的推理任務需求,保留了96GB HBM3視訊記憶體和 4.0 TB/s頻寬,讓買家用於垂類推理模型和小規模訓練,但用不了萬億引數的大模型訓練。
這讓美國不用擔心中國會透過領先的晶片提早搞出AGI。
當然,黃仁勳的遊說也很厲害,他對美國記者說,美國要保持AI領先,就要讓全球的開發者儘量都在美國AI的技術棧上,通俗點說,讓全世界的開發者都用美國的AI晶片或者軟體,美國的AI技術才能不斷發展進步,開發者會更緊密地圍繞在美國的技術棧上。這是美國企業一向玩“賣標準”的思路,這套說法其實是很能打動決策者的。

英偉達的CUDA生態確實是很有競爭力,CUDA™是一種由NVIDIA推出的通用平行計算架構,該架構使GPU能夠解決複雜的計算問題。

另外,黃仁勳試圖打消出口晶片會幫助中國軍方或者情報機構的疑慮,他說,中美兩國都不會基於對方的裝置和技術來滿足軍事需求,更何況中國也有超級計算機等裝置會滿足一定的需求,限制出口的意義不大。
這麼一套說辭下來,過度限制英偉達出口反而不利於美國AI發展,言下之意就是儘早給H20開綠燈。

結果來看,黃仁勳的遊說是成功的。
當然,美國方面算盤也是打得很精,根據美國商務部長說,給H20開綠燈,是中美雙方在稀土議題上達成協議的一部分。說到底,美國還是需要中國的稀土,沒有其他合適的替代品。不過,這個說法目前沒有看到中方的回應。

那麼,從中方來看,這場談判後獲得了什麼?
H20開綠燈對於中國企業商業應用或者行業模型訓練來說也是好事,而且也不會阻礙中國自主研發晶片的決心,這兩個事情並不矛盾。H20雖然被限制,但是在部分效能和CUDA生態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先讓需要的中國企業用起來,在國產晶片完全替代前作為過渡產品使用也挺好。另外,稀土始終可以作為一種戰略級的談判籌碼,和美國的晶片制裁保持對抗。
從結果來看,中美雙方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保持了體面。
黃仁勳在美國的採訪中也提到,中美都是了不起的兩個大國,都想要繁榮,成功,都想要贏,這是一種獨特的關係,而剝奪別人使用科技並不是最終目的,保持領先才是最終目的。
言下之意,保持領先即可,不用過度限制。可以說,黃仁勳在中美兩國博弈中找到一套合理的說辭,在夾縫中為英偉達解除了一部分封印,不僅領導著最領先的AI技術生態,還有著高超的溝通與博弈技巧。
這也難怪市場會給英偉達4萬億美元的高估值。
當有人問老黃為何那麼熱還穿皮衣,他回答,西服還沒幹洗,而且就一套舊西服,所以就先穿皮衣了。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END

投稿及內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