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回應爭議,英偉達在中美博弈中找到微妙平衡

(7月16日下午黃仁勳在北京接受《財經》等媒體採訪 攝影/吳俊宇)
美國政府放鬆對中國AI晶片出口管制,這既滿足了英偉達自身業績需求,也符合中國企業的利益某種程度上甚至也符合美國政府的利益
文|《財經》研究員 吳俊宇 周源
編輯|謝麗容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執行長)黃仁勳再一次掀起了“中國旋風”。7月中旬,黃仁勳抵達中國。這是他2025年第三次到訪中國,前兩次分別是1月和4月
7月16日下午,黃仁勳在北京接受了《財經》等媒體的採訪。他針對英偉達恢復對中國出口H20晶片,英偉達在全球面臨的替代和競爭等問題做出了回應。
《財經》問黃仁勳,英偉達已經對中國重新銷售H20晶片。他是如何在中國、美國政府之間保持平衡?黃仁勳說,我沒有平衡任何事情。我需要和美國政府保持良好關係我需要和中國政府保持良好關係。我需要和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乃至全球各國政府都保持良好關係。
黃仁勳解釋,英偉達是一家巨大的全球化企業,創造的技術是每個國家都渴求的。這創造了英偉達與各國政府接觸的機會。各國政府希望更多瞭解英偉達,瞭解英偉達的技術,以及如何能幫助他們的人民。這為英偉達與他們溝通打開了一扇門。我越是向他們介紹我們公司和技術,他們就越能制定出對他們國家有益的政策和法規。
關於美國政府官員稱H20是“過時的晶片”的說法,黃仁勳回應稱:我有很多“孩子”,我不會給他們排序。這些產品是為不同使用場景設計的。H20的優點之一是它的系統記憶體頻寬非常且效率極高DeepSeek、Qwen和Kimi創新架構非常適合H20。
今年4月9日,中美關稅戰期間,美國政府曾通知英偉達,向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出口H20晶片必須獲得出口許可。這意味著英偉達向中國出口H20晶片受到限制(報道詳見美國政府限制英偉達對華銷售H20晶片)。
7月15日,英偉達官網釋出訊息稱,英偉達正在向美國政府提交重新對中國銷售H20晶片的申請。美國政府已經向英偉達保證將發放許可證。英偉達希望儘快開始發貨(報道詳見英偉達宣佈恢復對中國銷售H20晶片》)
今年5月末,美國政府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後,陸續新增出臺多項對華歧視性限制措施——其中包括AI晶片出口管制、停止對華晶片設計EDA晶片設計自動化軟體、宣佈撤銷中國留學生簽證等。
隨著6月的中美倫敦經貿會談取得進展,7月以來美國政府放鬆了晶片設計EDA、中國留學生簽證的管制,並適度放鬆了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管制(報道詳見美國取消對華晶片EDA軟體出口限制,新思、楷登、西門子恢復供貨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6月27日曾就倫敦經貿會談成果表示,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將相應取消對華採取的一系列限制措施。期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要求,進一步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不可放棄的中國市場
在恢復對中國大陸出口H20晶片之後,美國東部時間7月15日,英偉達股價大漲5.91%,收盤價170.7美元。當日英偉達總市值4.17萬億美元,突破歷史新高。英偉達目前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
中國市場是英偉達不可放棄的重要一部分。這裡有字節跳動、騰訊、阿里科技巨頭它們都是英偉達H20晶片的重要買家。亞迪、吉利、蔚來、小鵬、理想、小米等汽車廠商也是英偉達汽車晶片的重要客戶。
英偉達2025財年(約為2024年,英偉達的財年為每年1月末-次年1月末)報告顯示,它在中國大陸(英偉達財報中的中國大陸市場含中國香港地區)收入171億美元,同比增長66%。中國大陸地區在英偉達營收大盤中的佔比為13.1%。美國出口管制導致英偉達中國大陸地區收入佔比已連續三年下滑。
《財經》透過多位供應鏈人士瞭解到,保守計算,2024年中國市場英偉達H20系列晶片出貨量約為60萬-80萬枚。某主流國產AI晶片出貨量約為30萬-40萬枚。也就是說,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遠超60%。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Omdia 2024年末報告顯示,2024年英偉達Hopper(包括H100、H200,以及特供中國市場的H20)系列晶片全球最大買家分別是微軟(48.5萬枚)、字節跳動(23萬枚)、騰訊(23萬枚)、Meta(22.4萬枚)、亞馬遜(19.6萬枚)、xAI(19.6萬枚)、谷歌(16.9萬枚)。
美國政府過去幾年的晶片出口管制,對英偉達在中國的業務造成了重大影響。
黃仁勳包括《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出口管制是英偉達無法控制的事情,它可能會對英偉達的業務造成相當大的干擾。英偉達的工作只是告知政府他們制定政策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但同時要認識到,最終政策和法規是他們決定的英偉達只能影響他們,盡一切所能為他們提供事實。除此之外,就超出我們的控制範圍了。我們只適應。
英偉達2025年一季度財報曾提到,H20出口限制預計會使得二季度收入減少80億美元。H20恢復出口後,市場一個關注重點是,英偉達的收入能否被彌補?
黃仁勳回答說,其中有幾個未知數。一是客戶何時會下新訂單?他們的需求是否改變了?因為舊訂單已經取消了。二是英偉達必須重啟供應鏈而啟動供應鏈需要時間。他目前無法確定英偉達能有多少訂單,也不確定能有多少供給。但他會盡力緩解客戶的“算力焦慮”。 
面臨中美持續不斷的貿易衝突,英偉達將在中國持續投資,還是維持現狀?
黃仁勳的回應是,如果你想維持現狀,你就必須加大投資。市場發展如此之快,競爭如此激烈,競爭對手沒有一個在維持現狀他們都在加大投資。所以英偉達必須每天都不斷進步。中國是第二大技術市場,並且發展迅速。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充滿活力。我們在中國有非常優秀的客戶,我們希望能夠服務他們,並將繼續這樣做。
在中美博弈中找到平衡
黃仁勳在公開場合曾經反覆強調一個核心論點——過於嚴苛的出口管制不僅會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更會倒逼中國加速自主研發的程序從長遠來看,反而會削弱美國在全球技術生態中的主導地位。說服美國政府放鬆出口管制,也對英偉達的業績是有幫助的。
事實上,黃仁勳在中美戰略博弈的夾縫中,不斷在尋找雙方都可接受的微妙平衡空間。最終結果是,美國政府放鬆對中國AI晶片出口管制,這既滿足了英偉達自身業績需求,也符合中國企業的利益。這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也符合美國政府的利益。
今年4月,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侷限制英偉達對中國大陸出口H20晶片後,黃仁勳旋即訪華,與中國政府高層連連會面,強調英偉達堅定不移服務中國市場的立場。
英偉達官網7月15日訊息顯示,黃仁勳近期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及美國政策制定者見面,重申了英偉達會支援政府創造就業,加強美國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和本土製造業,確保美國在全球AI領域的領先地位。黃仁勳還在北京與中國政府官員會面,探討AI如何提升生產力,推進安全可靠的人工智慧並造福全人類。
黃仁勳認為,中美兩國在AI領域有相互合作學習的空間。他對《財經》等媒體表示,任何一所房子裡總有容納兩個人的空間。對美國將繼續保持活力抱有十足的樂觀。中國也將充滿活力並持續發展。
黃仁勳在現場透露,他在來中國一週前曾前往華盛頓,告訴美國總統特朗普出訪中國。特朗普稱,很高興他能為英偉達慶祝4萬億美元市值的里程碑,並祝他旅途愉快。
美國政府雖然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但核心目標並沒有——讓中國的AI晶片和美國之間保持代際差。
美國政府的控制手段包括但不限於:避免中國獲得EUV光刻機;避免中國獲得臺積電16nm以下工藝製程AI晶片代工;允許中國獲得性能相對更弱的AI晶片,但試圖藉此擠壓中國國產AI晶片的市場份額。
摩根士丹利5月5日研報預測分析稱,中國的晶片產能擴張仍然存在一些瓶頸,但2027年中國AI晶片自給率將有望達到82%。一種行業內常見的觀點是,想要延緩中國AI晶片的國產替代程序,最佳方式反而是放鬆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管制。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7月15日公開解釋為何允許英偉達對華出口H20晶片。他說,H20是英偉達“第四好的晶片比美國公司使用的晶片要慢。美國希望“讓中國開發人員依賴美國的技術棧”
黃仁勳在接受《財經》等媒體採訪時反駁了“H20不是英偉達最好的晶片”這一說法。他說,我有很多“孩子”,我不會給他們排序。這些產品是為不同使用場景設計的。H20的優點之一是它的系統記憶體頻寬非常且效率極高DeepSeek、Qwen和Kimi創新架構非常適合H20。
美國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主管大衛·薩克斯 (David Sacks)則公開解釋這可以讓美國在海外更有效地競爭,避免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全球市場爭奪更大份額“如果你不讓這些國家購買美國技術,就是在把他們推向中國的懷抱
雖然暫時放開供應效能更弱的H20晶片,半導體產業諮詢機構集微諮詢資深分析師王凌鋒的判斷是,晶片製造和半導體裝置方面,美國的控制只會越來越緊。換句話說,美國不會讓中國獲取EUV(極紫外光刻)光刻機臺積電先進AI晶片代工
中國AI晶片如何適應變局?
過去兩年,美國晶片多輪出口管制倒逼中國企業不斷強化自身AI晶片自研能力。目前,華的昇騰、百度崑崙芯、海光DCU、寒武紀都是英偉達的國產替代方案。
一位晶片技術人士今年4月末曾對《財經》表示,從拜登政府到特朗普政府,美國每一輪出口管制都在倒逼中國提升AI晶片的自研意志和自研能力。這具體表現為,無論是央國企還是科技公司,都在更多采購、使用國產AI晶片,把國產AI晶片用於訓練、推理。讓國產AI晶片從能用變得好用,已經是中國產業界的共識。
目前,華為的昇騰910系列晶片已經是中國企業使用最廣泛的國產AI晶片。對英偉達來說,華為等中國公司AI晶片的競爭無法被忽視。
黃仁勳對《財經》等媒體表示,華為擁有出色的設計擁有卓越的系統工程、網路工程、矽光子技術,他們還提供自己的雲服務。英偉達只是一家晶片、系統和軟體公司,不提供自己的雲。而華為提供自己的雲所以他們可以完全依靠自己進入市場。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力。英偉達會盡自己所能向所有競爭對手學習。
但他認為,英偉達有無可替代的優勢。英偉達是世界上少數幾家能夠將視野從演算法貫穿到系統軟體,再到網路晶片架構的公司之一。世界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將如此多的技術集於一個大腦之中,並能如此迅速地在整個技術棧上進行創新 。
面對H20晶片解禁,中國市場不乏擔憂聲音。一種觀點是——國產AI晶片會面臨挑戰。
英偉達H20雖然是一款被“閹割”過的晶片,但其效能價效比仍大部分國產AI晶片更高。H20的CUDA軟體生態也更為領先。H20晶片解禁後,會給國產晶片帶來競爭壓力。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雲泉向《財經》表示,中國企業不必悲觀,引入H20的競爭並不是壞事。對企業來說,誰好用就用誰,選擇權更大了。他同時強調美國仍未放鬆對中國高階AI晶片的出口。對中國來說,高階晶片必須加強自研
壓力也會帶來動力。一位中國半導體產業人士的看法是,如果沒有英偉達作為“鯰魚”逼迫中國晶片廠商提升工藝,中國晶片廠商很容易原地踏步,躺在國產替代的政策紅利中不思進取。這就像早年引入特斯拉,才徹底激活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責編 | 要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