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美聯合釋出宣告:雙方均保留10%關稅

CHWANG
讓中國企業出海更容易
“皆大歡喜”
作者 | 小海圖源 | pexels
5月12日,白宮釋出《中美經貿日內瓦會晤聯合宣告》表示,
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
認識到雙邊經貿關係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認識到可持續、長期、互利的經貿關係的重要性;
回顧雙方最近的討論,相信持續的討論有可能解決雙方在經貿關係中各自關切的問題;
本著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相互尊重的精神向前邁進;
雙方承諾於2025年5月14日前採取以下行動:
美國將(i)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命令所規定的對中國物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物品)徵收的附加從價稅率,暫停徵收24個百分點,初始期限為90天,同時根據該命令的條款,對這些物品保留10%的其餘從價稅率;(ii)取消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命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命令所規定的對這些物品徵收的修改後的附加從價稅率。
中國將(i)相應調整2025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第4號對原產於美國的商品加徵從價稅率的適用,暫停徵收24個百分點的該稅率,為期90天,保留對這些商品其餘10%的加徵從價稅率,並取消2025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第5號和2025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第6號對這些商品實施的修改後的加徵從價稅率;及(ii)採取一切必要的行政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對美國採取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採取上述行動後,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磋商。中方代表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代表為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磋商可在中國和美國輪流進行,或經雙方同意在第三國進行。雙方可根據需要就相關經貿問題進行工作級別磋商。
圖源:白宮
此前據人民日報報道,中美經貿高層會談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當地時間11日晚在出席中方代表團舉行的新聞釋出會時表示,此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中美雙方將盡快敲定相關細節,並將於5月12日釋出會談達成的聯合宣告。
何立峰說,在當前形勢下,本次會談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經過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會談富有成效,邁出了透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重要一步,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何立峰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既對兩國意義重大,也對全球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中方願同美方一道,積極落實今年1月17日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本著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坦誠對話、平等協商、管控分歧,深挖合作潛力,拉長合作清單,做大合作蛋糕,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取得新的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2025年特朗普上任以來,中美貿易戰時間線
中國 美國
01
2月1日
特朗普釋出美國總統行政令,自2025年2月4日起對中國全部輸美產品額外加徵10%的關稅。
02
2月4日
中國對來自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對來自美國的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關稅。
03
3月3日
特朗普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原先的10%提高至20%。
04
3月4日
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加徵10%關稅
05
4月2日
特朗普宣佈對全球貿易伙伴設定10%的基礎關稅,4月5日生效;並對中國額外增收34%的關稅,4月9日生效。
06
4月4日
中國宣佈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
07
4月7日
特朗普宣佈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50%的額外關稅。
08
4月9日
中國宣佈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到84%,並於4月10日12時01分起生效。
09
4月9日
特朗普宣佈對75個國家暫停實施“互惠關稅”90天,並將稅率降至10%。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提升至125%。
10
4月11日
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25%關稅。
11
4月11日
美國宣佈對20類中國輸美電子產品及零部件豁免此前加徵的125%“對等關稅”,但仍保留20%的“芬太尼關稅”。
12
4月15日
由於中國採取報復性措施,美對華關稅加徵至245%。
13
4月15日
中國商務部回應:對於美方這種毫無意義的關稅數字遊戲,中方不予理會。
14
4月23日
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大幅削減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部分商品稅率可能削減一半以上。
15
5月12日
中美聯合釋出宣告:雙方均保留10%關稅。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
END
這樣的結果你覺得如何?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重磅!美國考慮將中國商品關稅從145%降至50%

美國洛杉磯港貨運量暴跌超三成!
更多跨境資訊,點選↓↓↓關注出海網公眾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