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關稅3521%!美開戰東南亞,越南柬埔寨急查“洗產地”

美國商務部今天宣佈,計劃對來自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太陽能產品課徵高額關稅,其中柬埔寨面臨的稅率高達驚人的3521%,此舉被視為打擊被認為依賴“非市場經濟體補貼”所帶來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該決定仍需在6月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正式批准後才能生效。
根據美國政府宣告,這項決定源自一年前啟動的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調查主要針對在東南亞設有生產基地、但背後資金、技術和管理支援來自某些亞洲國家的企業,這些企業被指利用第三地設廠出口,以繞過既有貿易限制,實現“洗產地”。
美國商務部指出,這是首次在反補貼調查中認定企業接受了“跨國補貼”,並非其所在地政府給予支援,而是來自境外的政策性傾斜。這類行為被美方視為“系統性規避措施”,對本土製造商構成衝擊

多國企業遭點名 稅率分佈嚴峻

此次擬被徵稅的物件涵蓋多家跨國企業,包括:
  • 柬埔寨產品:關稅高達3521%
  • 某大型企業自馬來西亞出口產品:關稅約40%
  • 同一企業自越南出口產品:關稅約245%
  • 另一企業自泰國出口產品:關稅超過375%
  • 其越南出口產品則達200%以上
上述稅率一旦正式實施,將疊加在本月初美國加徵的10%基礎關稅之上,形成高強度的多層次貿易壁壘。預計將對全球太陽能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政府在宣告中並未直指,但強調東南亞地區成為“高度依賴境外補貼製造商”的集散地。川普總統在多個場合提及,有部分企業透過“產地轉運”方式將產品改換標籤後出口,以規避既有關稅措施。他承諾將對此類行為進行“對等回應”。
資料顯示,美國在2023年自相關國家進口的太陽能產品總值約119億美元,其中一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地區被認為是“轉口熱點”的生產基地。
同時,在美方施壓下,東南亞多國已啟動防範機制,打擊這種“洗產地”行為。
  • 越南政府近日下令加強查驗產地來源與進口原料流向,防止其成為外國產能“借道輸入”的中轉站。政府同時要求商業部與海關單位加強對“產地證書”突增企業的審查,提升出口透明度。
    該命令要求商業部、海關及其他部會官員,強化對進口商品的監督與檢查,以確立商品的原產地,尤其是用於生產及出口的進口原物料。越南也將實施更嚴格程式來檢查工廠、監督越南製造(Made in Vietnam)商標的發放,檔案特別寫道:尤其是那些突然增加產地證明申請的企業。越南政府網站引用總理範明正(22)日在河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稱,要求政府貿易談判團隊為即將與美國進行的關稅談判做好充分準備,並確保談判不會對其他協議或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 柬埔寨方面則由副總理孫佔托領銜的“美柬貿易與投資工作小組”20日與美方啟動視訊談判,尋求緩解稅率壓力。柬埔寨美國商會(AmCham)會長巴奈特(CaseyBarnett)表示,目前柬埔寨政府正修法,以控制和防止其他國家利用柬埔寨作為出口商品到美國的中轉站。
分析認為,若新關稅最終生效,將重塑太陽能產業鏈與全球出口路徑。部分企業或將被迫調整佈局,避免高關稅造成的利潤侵蝕,而東南亞國家的政策出臺,也將影響更多製造業的版圖。
當天匯率
1 美元=7.31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