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AI產業生態,新華網“星火行動”與創業黑馬進行了天啟政務大模型合作簽約

人工智慧不僅是奔湧向前的技術浪潮,更是賦能千行百業的澎湃動能,每一次探索與創新、共享與共創,都為智慧時代注入新的生機。3月21日,由新華網主辦的“人工智慧應用生態合作伙伴共創會暨AI創新與社會治理思客會”在京啟幕。會上釋出了新華網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賦能底座2025首批生態共創產品,與會專家和行業代表圍繞AI前沿技術與應用前景展開深度探討,共繪智慧發展藍圖。
會議期間,為推動AI技術的深度應用與創新發展,新華網攜手多家生態共創合作伙伴,共同開啟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義的簽約合作,為AI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其中,新華網“星火行動”與創業黑馬集團進行了天啟政務大模型簽約。雙方將以天啟大模型為基礎,透過新華網政務資源與創業黑馬技術優勢深度結合,打造標準化AI賦能平臺。透過應用推廣、試點示範、聯合培訓、行業標準制定等模式,構建“技術研發-場景驗證-規模推廣”全鏈條合作機制,加速政府治理數字化升級,為全國智慧政務建設提供創新正規化。
此次系列簽約合作的達成,標誌著新華網在人工智慧應用生態構建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新華網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發展的理念,與更多行業夥伴攜手共進,共同推動AI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構建智慧社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01
以構建AI生態體系迎接智慧化浪潮
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作為“新型數智化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網際網路全球傳播與服務平臺”,新華網舉辦此次共創會,旨在攜手政產學研用各界精英,共同探索人工智慧產業落地與生態共建新路徑。

新華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儲學軍發表致辭

新華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儲學軍在致辭中表示,新華網將積極擁抱AI新浪潮,搶抓戰略新機遇,廣泛聯合生態夥伴,開展“新華智腦”傳播平臺共創計劃、“新華智連”業務平臺共創計劃、“新華智安”安全生態共創計劃等多項共創計劃,加快推進數智化戰略轉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慧+”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這無疑對加速各領域人工智慧應用落地,構建產業協同生態系統,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中國移動原董事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原會長王建宙發表主旨報告
中國移動原董事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原會長王建宙結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成功經驗,提出營造人工智慧應用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他表示,人工智慧與通訊的融合將成為6G技術的重要特徵,與移動網際網路相比,人工智慧應用內涵更豐富,其生態系統的範圍也會更加廣泛,只有讓所有的參與方合作、共生、共贏,才能推動各個方面協同發力,為營造生態系統做出貢獻。
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與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副院長魏亮發表特邀致辭
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與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副院長魏亮表示,完善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環境,關鍵在於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構建創新聯合體,與開源模型國產化適配,加大行業高質量資料集等要素供給力度,推動人工智慧標準制定、倫理治理、人才培養,集聚各方力量,儘快構建起技術領先、自主可靠、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
02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雙向奔赴”
開年以來,DeepSeek“接入潮”引爆AI應用。業界普遍認為,2025年將迎來AI智慧體元年。技術的開放與共享,不斷催化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變革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陳潤生髮表主旨報告
會上,多個議題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探討人工智慧如何賦能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表示,人工智慧大模型解決了兩個重要科學問題,一是完全自然語言的處理,“大模型會讀書了”,由此派生出許多普遍應用;二是實現了多模態的融合,解決了生物醫學等領域一些複雜形態物理量的測量,推動了生物醫藥產業智慧化的探索。
新華網總裁申江嬰主持會議
智慧時代,如何搭上AI快車,賦能各領域應用,已然成為各行各業的必修課。新華網總裁申江嬰指出,在人工智慧深刻重構生產力和治理體系的今天,新華網既要做AI技術創新的見證者與傳播者,也要做AI生態建設和治理體系的參與者。
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發表特邀致辭
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表示,剛剛閉幕的2025MWC巴塞羅那盛會現場展示了AI在新聞媒體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和巨大潛力。基於AI及通感一體化技術的沉浸視覺及觸覺反饋方案是人工智慧給通訊行業和應用帶來的新靈感。
全球雲網寬頻協會(WBBA)執委會主席、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志勇發表演講
全球雲網寬頻協會(WBBA)執委會主席、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志勇認為,人工智慧與寬頻、5G、數字化平臺的深度融合為廣大運營商從傳統運營商向科技運營商轉型提供了新發展機會。同時,運營商的智慧化轉型還將為進一步縮小數字鴻溝發揮更大效力。
圖為“AI重塑行業新生態”思客對話環節
在“AI重塑行業新生態”思客對話環節中,中國移動咪咕音樂公司總經理朱泓介紹,中國移動早有算力網路部署與九天大模型研發,藉助AIGC,咪咕推動 “人人都能方便獲取優質內容、人人都是創作者、人人都是傳播者”。杭州平治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潘愛斌表示,公司面對AI浪潮,一方面加大算力服務產業投資,另一方面,加快AI應用部署,與新華網聯合推出老年情感陪護機器人產品。在“怎麼做”方面,聯通資料智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振軍提到,針對中小企業大模型選擇困難,聯通提供多版本服務,助力企業找到適合自身的模型。
面對新技術、新應用帶來的新風險挑戰,“安全可靠”成為重要議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學軍以低空經濟為例,指出企業選擇高價值應用場景後,要綜合考慮技術途徑與安全性。產品設計要考慮人機互動與信任,設定安全措施,守住安全底線。中電信人工智慧公司副總經理魏文博認為,AI給資訊安全帶來新挑戰,中國電信透過健全安全管控機制、選用安全產品,如在大模型外圍設定圍欄,保障AIGC安全。
03
多要素協同發力推動AI跨越式發展
今天,AI競爭已進入“新賽點”,普惠開源的“中國模式”正在改寫全球創新版圖。但與此同時,中國人工智慧亟需在算力、演算法、資料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上海無問芯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EO夏立雪發表演講
上海無問芯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EO夏立雪在演講中指出,當前國內的算力服務供不應求,人工智慧創新聚集生態發展面臨三大算力矛盾——異構不好用、異域用不到、異屬不聯用。他提出透過“區域算力樞紐”實現算力資源集約化與場景化排程,破解中小企業算力使用中“用不起、用不好”的痛點。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前沿技術的突破、創新格局的形成,從來不能只靠單打獨鬥,而是需要技術、政策、資本、產業共同參與、協同合作。魏亮表示,為抓住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視窗期,我們需要不斷夯實人工智慧技術底座,繼續加大對人工智慧基礎研究的投入,推動大模型演算法、框架等基礎性原創性的技術突破,並提升智慧晶片算力水平,打造形成智慧感知、高速彈性、安全綠色、先進普惠的算力網際網路。
杭州神蹤科技有限公司CEO王肅傑發表演講
杭州神蹤科技有限公司CEO王肅傑表示,以腦機介面技術為代表的智慧醫療產業正處在醫學研究正規化革新的前沿,這需要我們著力構建醫療級腦機資料庫,築造全域腦機健康的管理系統,並建立腦機+AI的產學研醫資料標準,從而形成從實驗室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守護新生態。
圖為“AI驅動產業創新”思客對話環節
對於如何做好科技“紅娘”為企業賦能服務,浙江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褚如輝在會上分享浙大科技園的經驗。他表示,浙大科技園對自身的定位不同於普通孵化器,致力於探索一條“三有”道路:在源頭專案前期缺乏市場投入的時候,進行有組織的科技成果轉化;在孵化環節,為創業團隊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形成有靶向的科技企業孵化;最後透過有體系的未來產業培育深入紮根產業,構建良好的科創生態。
技術的迭代突破,背後必然離不開資本的持續投入和支援。光源資本創始人、CEO,光源創新基金創始合夥人鄭烜樂表示,隨著智慧水平在持續、快速提升,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的持續推進,孵化、投資AI創業公司的條件更加成熟,產業方投資人工智慧領域的意願越來越強,AI應用、具身智慧等技術發展將收穫更多資金支援,這將助力更多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實現全球化的願景。
新華網副總裁張芮寧釋出新華網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賦能底座
圍繞此次會上釋出的新華網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賦能底座,新華網副總裁張芮寧詳細解讀了其四大核心能力:“資料要素底座”藉助可信資料空間、可信知識聯邦,保障資料主權零風險流轉,實現跨領域跨組織知識對齊,協同推理提升全產業鏈數智化效能;“智算統籌底座”高效能彈性算力包模式,為客戶提供隨需所用的普惠算力;國產開源模型訓推一體化雲服務,一鍵開啟AI業務賦能;“應用使能底座”助力企業快速搭建場景化應用,並依託新華網信創智算一體機實現安全可信交付;“安全治理底座”踐行“以AI守護AI,用大模型對抗大模型”理念,從非公開語料資源版權運營 、AIGC內容版權規範治理、大模型內容安全與模型安全管理三方面,守護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行穩致遠。
本次共創會,與會嘉賓熱烈探討AI發展新趨勢,構建開放、協同、共贏的AI生態體系。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以敬畏之心擁抱變革,以擔當之志引領創新,定能為人工智慧開闢出一條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路徑。
內容來源:
1、共建AI產業生態 共繪智慧發展藍圖——新華網人工智慧思客會觀察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674e441341d42b609a4df4608b847e62&timestamp=42324
2、新華網與多家先鋒企業集中籤約 賦能人工智慧產業創新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366b5d59c1ad779e33139fea37b36cd5&timestamp=30630
聯絡我們
轉載開白或商務合作:15222191516
與主編交流溝通:chenfu3721
i黑馬,創業黑馬旗下媒體,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