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電腦補齊鴻蒙生態重要版圖,華為終端迎來了「全面鴻蒙」時代


鴻蒙 5 手機來了,鴻蒙電腦來了,鴻蒙的新徵途也來了。

作者|Jesse


編輯|靖宇

鴻蒙生態,又完成了一次躍變。
3 月 20 日,在華為 Pura 先鋒盛典及鴻蒙智行新品釋出會上,伴隨著一系列硬體新品的釋出,華為公佈了鴻蒙作業系統 5 的全新升級計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華為推出了首款全面搭載鴻蒙 5 的手機華為 Pura X,代表著華為終端全面進入了鴻蒙時代。
不僅如此,釋出會的最後,華為還丟擲了一個重磅彩蛋:
「鴻蒙電腦」將於 5 月釋出
自誕生的第一天起,鴻蒙一直被輿論視為是「困境中的替代方案」。現在,五年過去了,鴻蒙不僅已成長為 Android 和 iOS 之外的全球第三大移動作業系統,還愈發描繪出一幅更廣闊的未來藍圖。
這 5 年,鴻蒙做對了什麼?對於業界來說,鴻蒙的成功又有怎樣的影響?
01
所有廠商都嘗試過的「獨立系統」,
為什麼鴻蒙做成了?
自從鴻蒙開始決定走向獨立,有很多聲音質疑過這件事「能否成功」,特別是在早期測試階段。
這些質疑並非空穴來風。
回顧歷史,在智慧手機興起的早期,有大量廠商嘗試過做自己的作業系統。從諾基亞和英特爾推出的 MeeGo,到三星的 Bada,再到微軟聯手諾基亞的 Windows Phone,堪稱一段眾星雲集的歷史。
尤其是微軟和諾基亞的聯手,它們一個是功能機時代的硬體霸主,在手機市場擁有絕對領先的佔有率,另一個則經營著世界上最成功的計算機作業系統 Windows。但即便是這樣的強強聯合,最後的結局也是迅速崩陷。
可以說,要做一個新的、獨立的手機作業系統,是一個反覆被證明「不可行」的事。在 Android 和 iOS 未站穩腳跟的早期不可行,在雙方鼎立之勢已形成十幾年的現在,就更少有廠商動這個心思了。除了鴻蒙。
在 HarmonyNEXT 宣佈走向完全獨立的去年,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建立一套新的生態。而這件事的進度,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更快:從去年至今,鴻蒙應用商店已經擁有超過兩萬個鴻蒙應用及元服務。不僅大部分主流應用已經完成適配,功能滿足基本需求,其中部分應用還依託鴻蒙生長出了一些特效能力和體驗優勢。
當然,對一個剛走向「獨立」一年多的作業系統來說,它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站到 Android 和 iOS 耕耘十數年的同等水平,但整個鴻蒙生態的建設者依然展現出了堅定的決心和充分的熱情,決定把「獨立系統」這件事走下去。此次新發布的華為 Pura X 全面搭載鴻蒙 5,就是最好的證明。
覆盤鴻蒙走向獨立的過程,成功的關鍵無外乎「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在於,今天移動網際網路的開發資源已經從早期的極度稀缺,走向了相對飽和的時代,很多 App 開發都採用了「技術中臺」的模式,開發適配鴻蒙的過程雖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相比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早期,效率已有了質的飛躍。
地利則在於,華為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過去在市場層面的成功,讓開發者、合作伙伴對華為有充足的信心,願意投入資源進行適配開發。
最後的人和,也在於華為讓鴻蒙走向獨立自主的強大決心。即便這是一個過去反覆被證明「做不成」的事情,華為也堅定地認為這是必須的前進方向。從去年 10 月 8 日鴻蒙 5 開啟公測至今的 5 個多月時間裡,鴻蒙已收穫使用者反饋的最佳化建議 400 多萬條,完成系統更新迭代 30 多個版本,新增超過 150 項功能特性,以一個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著鴻蒙向前迭代。
華為 Pura X 的釋出,也意味著鴻蒙 5 已經長成了一個真正的「獨立系統」,與 iOS、Andoird 的「三足鼎立」之勢已成。
02
鴻蒙電腦,華為終端的「全面鴻蒙」時代
過去幾年,之所以很多人將鴻蒙視為一個「安卓替代方案」,一大原因在於華為上馬鴻蒙的時代背景,另一方面也在於,智慧手機系統之間的差異,已經越來越小了,做一個新系統聽起來就像是「重複造輪子」。
而隨著「鴻蒙電腦」即將釋出的預告,華為終於向外界展露了鴻蒙作業系統更大的藍圖。它的未來絕不只是一個「獨立手機系統」這麼簡單,而是要驅動更多裝置和場景
在釋出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表示,鴻蒙電腦將帶來全場景互聯、更流暢、更智慧、更安全、更精緻的嶄新體驗。
不過,就像鴻蒙,以及華為大量的自研技術,誕生之初都是為了應對類似困境。看向未來,鴻蒙電腦依然有著更深刻長遠的意義。
鴻蒙電腦的官宣,象徵了華為終端正在進入一個「全面鴻蒙」的時代,從手機、平板、電腦、汽車,到一切的智慧裝置和可能被智慧化的裝置……這些裝置被囊括在鴻蒙這個大框架下,將擁有更強更深的協同潛力,提供更便捷、更智慧的體驗。
從鴻蒙誕生的第一天起,「萬物互聯」這個詞就一直和鴻蒙緊密捆綁。到現在,隨著華為終端的「全面鴻蒙化」,它的終極目標之一依然在於互聯協同。
從各種智慧配件,到家電,再到汽車,互聯已經成為了當下 Android 生態的一個明顯短板,而蘋果曾目指在 2024 年推出的 CarPlay 2.0 也因進度緩慢被迫推遲。
目前在生態互聯,尤其是家居和車機互聯場景走得最遠的,依然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一眾國產廠商。實際上,不只是華為,很多國產廠商為了提供更好的生態互聯體驗,尋求自研方案。
如果說十幾年前,智慧手機風潮剛剛興起時,還只是一個單純的「智慧系統」那麼簡單,現在,所有的智慧終端都不再是孤島,而是需要在緊密協同中,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隨著華為終端的「全面鴻蒙化」,鴻蒙的未來也變得愈發廣闊。
03
鴻蒙的未來,是落腳在每一天的數字場景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普及,今天的智慧手機和電腦,早已不再是一個「高概念」的事情。實際上,任何智慧家電、家居,以及智慧汽車,都不再神秘。
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所有概念上的技術,最終都要落腳到日常的場景裡。從手機的操作流暢、資料安全,到互聯功能的豐富度、便利性……消費者最關心的並不是概念,而是實際場景化的體驗
就像汽車要用「油」還是「電」的路線之爭,持續了數十年,很多人都覺得傳統汽油車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很難被撼動。但當這一輪新能源汽車開始交付好的使用體驗時,使用者倒戈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得多,市場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完成了能源和智慧化轉型,迅速開啟了高增長時代。
鴻蒙智行車型 2024 年銷量突破 44.5 萬輛的背後,正是「體驗驅動」邏輯的勝利。它證明了使用者高度認可「鴻蒙座艙+高階智駕」的深度融合體驗。
未來,不同智慧系統之間的比拼,不會侷限在系統本身,而是會越來越進入「場景」。在辦公室、家庭、汽車上,廠商如何構建一個真正智慧的體驗閉環,將會成為最重要的點,也將決定消費者的選擇。
鴻蒙 5 的落地是鴻蒙全域性化的開始。它透過底層重構實現「一核多端」,將手機、電腦、汽車、智慧家居的操作邏輯深度統一。
比如在辦公場景下,鴻蒙 5 支援檔案在手機、平板、電腦間的「原子化流轉」,編輯中的 PPT 也可以自動適配不同螢幕尺寸;家庭場景中,新一代鴻蒙智家解決方案透過 AI 主動健康管理,能聯動新風系統、加溼器等裝置,動態最佳化室內空氣質量。
這種「軟硬協同」的進化,將重塑那些使用者曾最熟悉的數字場景。當所有裝置都說同一種鴻蒙「語言」時,場景智慧將真正覺醒。
而這,才是鴻蒙系統最重要的意義。
*頭圖來源:華為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絡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極客一問
你期待鴻蒙電腦有什麼新體驗?

更多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