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粉絲們,大家好!最近,阿里巴巴的一系列動作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狂甩重資產,大潤發、銀泰百貨紛紛易主。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誰在接盤?誰在撿漏?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解析這場百億級交易背後的真相!
首先,我們要明白,網際網路大廠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使用者和資料,透過新技術構建賺錢模式。除了自用的辦公樓,幾乎不需要什麼重資產。然而,阿里在過去幾年卻大手筆收購了眾多實體資產。
案例一:
大潤發2017年和2020年,阿里分兩次花了500億港元收購大潤發。然而,2025年1月1日,阿里宣佈以131.38億港元的價格將其賣給德宏資本。扣除持有期間的累計分紅,預計總虧損達130億港元。
案例二:
銀泰百貨2017年,阿里花了198億港元全面接手銀泰百貨,加上2014年投入的53.7億港元,總計投入超過250億港元。2024年12月17日,阿里以74億元的價格出售銀泰股權,買方是雅戈爾和銀泰管理團隊。扣除分紅,虧損約93億港元。
回顧阿里的創業史,無論是1688、淘寶還是阿里雲,幾乎都遵循從0到1,再到10,最後到100的擴張模式。然而,2017年至2020年間,阿里在業務和市值巔峰期,開始忽視0到1的過程,直接進入1到10,甚至10到100的階段。進軍實體商超的戰略失誤當時,打通線上線下消費被視為大勢所趨,阿里因此進軍實體商超。但問題在於,阿里不是從開第一家店起步,而是直接收購年收入超千億的行業巨頭大潤發和銀泰百貨。業績不佳,虧損嚴重儘管阿里為大潤發和銀泰整合了線上線下資源,但並未帶來業績爆發。大潤發自2017年以來收入連年下降,2024財年虧損16億港元。銀泰百貨的線上銷售雖有所發展,但整體業績並未顯著增長。
德宏資本接盤大潤發德宏資本是一傢俬募基金,創始人來自美國頂級併購基金KKR和頂級投行摩根士丹利。德宏資本很可能看中的不是超市業務本身,而是大潤發旗下的商業地產。透過發行REITs再出售,幾乎立馬就能賺差價。
雅戈爾接盤銀泰百貨雅戈爾原本是一家浙江民企,以服裝起家,後涉足地產和股權投資。雅戈爾在投資上賺取的收益遠超服裝主業,堪稱浙江的“巴菲特”。此次買入銀泰百貨,雅戈爾仍以財務投資為主,委託現有高管團隊管理。銀泰手中的商業地產同樣具有極高的金融價值。
創業和投資的真諦這場百億級交易背後,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商業真理:創業和投資千萬不能跳過從0到1的過程。阿里當年的戰略失誤,正是忽視了這一關鍵步驟,導致鉅額虧損。而德宏資本和雅戈爾則憑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金融眼光,在這場交易中撿到了“漏”。
阿里的戰略轉型通過出售大潤發和銀泰,阿里預計將獲得近200億現金,有助於其聚焦核心業務,應對來自折扣電商和內容電商的雙重挑戰。2023年提出的1+6+N組織變革,正是阿里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
結語:
阿里狂甩重資產,表面上看是虧損,實則是戰略轉型的理性選擇。德宏資本和雅戈爾的接盤,更是金融智慧的體現。這場交易不僅揭示了商業投資的真諦,也為我們的創業和投資之路提供了寶貴的啟示。親愛的粉絲們,你們怎麼看這場百億級交易?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