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tco以其“100%滿意保證,幾乎無限期退貨”著稱,是許多消費者心中的“神店”。但最近,這項看似無敵的政策卻被推向風口浪尖 —— 有人退回了用了兩年的沙發,有人退掉了孩子弄髒的地毯,還有人甚至拿著裝滿汙水的馬桶走進了退貨臺!

退貨故事刷屏TikTok
29歲達拉斯媽媽兼社交媒體達人 Evelyn Juarez 原本從不退貨。但當她價值 $150 的地毯被女兒用史萊姆弄髒後,在朋友建議下,她鼓起勇氣把髒地毯退了。
“我想,反正我已經在Costco花了幾千刀,150也不算什麼。”她說。結果?全額退款!第二天她又從Costco買了新地毯。
類似的案例層出不窮:
一對夫婦退掉整整用過一整個夏天的空調
YouTuber 退了吃了一半的烤雞卷和三週沒澆水的枯花
有顧客退還使用兩年的沙發,僅因“不喜歡顏色”
有人買了電視看完超級碗後就退回
這些極限操作在網路上引發了大量爭議:“你是在行使權利,還是在佔便宜?”
Costco的退貨政策到底有多寬鬆?
Costco會員每年繳納 $65–$130 的年費,作為回報,獲得了以下“無腦退”福利:
無限期退貨(除了部分電子產品限制90天)
無需理由解釋
即使開封、使用、輕微損壞也可以退
而這正是許多人衝著 Costco 來的理由。
政策是否被濫用?
不少人擔心這些極端退貨行為將迫使 Costco 收緊政策。2024年,美國商品退貨總額高達 6,850億美元,其中 約1,030億是欺詐或濫用造成的損失。
其他品牌如 L.L. Bean 和 Duluth Trading 已縮短了原本的“終身退貨”,但 Costco依舊頂住了壓力,專家表示這與其獨特的會員盈利模式有關:
Costco一年靠會員費收入就高達 48億美元,即使有個別濫用,也“損失有限、得大於失”。

退貨的道德界限在哪裡?
芝加哥大學市場行為學教授表示,這其實是一個“道德感 vs 權利”的拉鋸戰:
有人覺得:“我交了年費,退貨是我的權利”
也有人認為:“使用過就不該退,太沒底線了”
Costco員工也透露,雖然他們幾乎來者不拒,但部分“老油條”確實會被系統標記甚至吊銷會員資格。
消費者為何仍愛Costco?
除了$1.50的熱狗和高性價比商品,“可退”的安全感讓顧客更容易下單。
資料顯示:70%消費者因“好退貨體驗”而回購,30%因“退貨麻煩”而放棄一家店。
正如一位顧客說的:“我買的是商品,更是安心。”
Costco 的退貨政策確實寬鬆,但是否應該退回用過的商品,還是要靠每個人的良知與判斷。
在美國通脹高企、每一筆消費都小心翼翼的當下,這樣的政策提供的不只是退款便利,更是一種心理慰藉。也許,這正是 Costco 最懂消費者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