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檢視詳情**
“我再也不想退貨了。”家住美國達拉斯、有240萬粉絲的網紅媽媽Evelyn Juarez苦笑著說。

Juarez是Costco的忠實鐵粉,每週踩著高跟鞋穿梭在倉庫貨架之間,囤貨、試吃、撿漏,是她的常規日常。

但某天,當她兩歲女兒偷偷把一桶“史萊姆”粘液玩具灑在了她那塊象牙白地毯上時,她面臨了一個道德選擇題。
Juarez稱自己本想直接扔掉這張大地毯,結果朋友一句“拿去退掉啊”,讓她震驚:“你是想讓我丟臉嗎?”但轉念一想,“我在Costco都花了幾千刀了,一塊150刀的地毯又算得了什麼?”
於是Juarez拿著這塊髒了的毯子回到Costco並拍下影片,沒想到順利退貨!影片引來百萬網友圍觀,就連後續的花絮都有十五萬次的觀看!

Juarez在影片裡表示,自己是鼓起勇氣走到退貨臺的。

但在忐忑的等待後,Costco的工作人員只是簡單地掃了一下會員卡,並詢問她為何要退。
“毯子上有塊汙漬”Juarez這樣回答道。
隨後這塊被女兒弄髒的大地毯就輕輕鬆鬆完成了全額退款!


第二天,她又帶上老公回到Costco買了塊新地毯。“從那以後,我決定這會員永遠不退了。不知道是因為愧疚,還是因為驚歎。”

不過網友們卻這位網紅辣媽的操作褒貶不一。一些網友表示,這是一種濫用退貨政策的行為:
“我能理解如果地毯本身有缺陷,用終身保修政策退貨。但如果是你自己把它弄髒的,為什麼還要退?太離譜了……無語。”

“這對你來說真的很丟人。”

“Costco真的該改改他們的退貨政策了 🙄。”

“頻繁濫用退貨政策會導致運營成本上升,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所有會員頭上——比如更高的會員費、更嚴格的退貨政策和更高的商品價格。他們也得盈利,所以我們不該濫用建立在消費者信任基礎上的體系。”

“能退不代表就該退。你會被系統記錄下來,退得太多可能會被拉黑。而且像你這樣的人正在破壞這個對真正會員很寬容的退貨政策。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越來越難享受到好政策的原因。亞馬遜以前就改了他們的退貨政策,我覺得Costco也快跟進了 😔。”

但也有網友贊同Juarez的做法,認為這本來就是會員福利,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評論區這群人搞得好像這家公司會因為退了一塊地毯就破產一樣 🤣🤣”

“我以前在Costco工作過——除了酒和電子產品之外,幾乎任何東西在購買5年內都可以退 😮💨”

“Costco都不在乎你們急什麼?她付了會員費,這就是會員福利之一 👍🏼”

“我在Costco工作。高層管理說過,Costco賺太多錢了,他們寧願吃點虧,也不想失去會員。就這麼簡單,最終客戶滿意最重要。🤷🏽♂️”

其實“幾乎什麼都能退”的政策,一直以來都是吸引人們購買Costco會員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最近隨著社交媒體瘋傳的各種“離譜退貨”影片的出現:像用過的馬桶、吃剩的雞肉卷、甚至聖誕過後退聖誕樹等,關於Costco退貨底線的爭論也越來越激烈。
尤其是在“網紅”群體中,這一退貨政策更是成了“流量密碼”,一波又一波的網紅不厭其煩地輪番拍這個梗。因此很多網友已經對此開始感到厭煩。

如廣告人Addison Marriott分享她如何退掉在夏天用完的空調、YouTuber Parker Seidel退掉吃了一半的雞肉卷、3周沒插水的花,甚至想拼好樂高再退回去,2024年,還有一位西雅圖女士因“顏色看膩了”就把用了2年半的沙發退回,也引發了網路群嘲。

而對這些極限退貨行為,Costco官方是什麼態度呢?
雖然官方沒有正面回應過,但暢銷書《Costco的快樂尋寶指南》作者透露,這條政策從創始人年代就延續至今:一位店長曾打電話請示:顧客要求退一件昂貴又奇葩的物品怎麼辦?
創始人Jim Sinegal回了一句:“打什麼電話?退就對了。”
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克里斯汀·迪爾表示,退貨是讓會員滿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購物者通常會根據退貨的難易程度來決定是否購買。
根據Appriss Retail最近的一份報告,超過一半的消費者由於退貨政策的限制而決定不再從零售商處購買商品,近三分之一的消費者由於不愉快的退貨體驗而停止在實體店購物。另一方面,七成的消費者表示,由於良好的退貨體驗,他們至少增加了一次購買。
不過Costco也並非沒有例外,像從2007年起,電視等電子產品限制90天退貨,防止利潤被吃光。

店內的員工也表示這不是個例,店裡每天都有大量退貨,包括用過的床墊、吃剩的餅乾盤、甚至辦完婚禮的桌椅也退回來。
有顧客翻修房子後,把用了十年的燈具、甚至地板退回來,但這種情況下就會被系統標記為“高頻退貨者”。確實濫用政策太過分的,Costco會直接取消會員資格。
2024年,美國零售總退貨額高達6850億美元,其中1030億美元被認定為欺詐和濫用。
最近,也有越來越多商家開始限制退貨。L.L.Bean 將“終身保退”改為“一年限退”、Duluth Trading收緊政策、很多電商平臺開始收取退貨運費或補貨費

但Costco仍然堅持“不計代價”的模式,因為它靠的是會員費。2024年,這一項收入高達48億美元。
USC市場學教授Kristin Diehl指出:“事實上,Costco會員大多不會濫用退貨權利,因為沒人願意被拉入‘黑名單’。”
零售分析師Neil Saunders則說:“Costco的退貨政策就像它的1.5刀熱狗,是它品牌的核心魔力之一。”
所以,即便少數人“蹭便宜”,Costco也不會輕易放棄這項“寵粉福利”。
資訊來源:
https://www.yahoo.com/news/articles/returned-used-toilets-dirty-rugs-090545762.html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