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真的嗎?
這幾天,大家應該看過一個委員提案:
希望可以降低結婚的法定年齡到18歲。
週一的時候引起過一些爭議,今天看到這個委員釋出的人口報告:

這個報告提出了一個有點聳人聽聞的預測:
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最低可能只有3.2億
。
有可能嗎?
先看報告:
這位委員是西南財大的,我記西南財大有個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心,學術功力是可以的,這篇報告呢?
三種人口方案:
高生育方案:生育率1.31,到2100年人口總量是5.9億。
中生育方案:生育率1.05,到2100年人口總量是4.6億。
低生育方案:生育率0.72,到2100年人口總量是3.2億。
所謂的生育率是指:
兩個夫妻生育幾個孩子,一般認為算上意外因素,兩個夫妻生育2.1個孩子才能保證人口正常代際延續。
這三種方案顯然生育率都太低了。
與此同時,他也預測了其他國家的預測人口總量:

印度15億,美國4.2億,日本0.72億,韓國0.22億,東亞三國真是一個不如一個啊。
看到這裡我其實已經發現不對了。
這個人口報告最大的問題就是:
線性外推,用當下的趨勢去預測之後70年的結果。
中國處於生育下坡,印度處於生育上坡,就能推測出本世紀末印度和中國人口相差5倍?
明顯不對嘛。
當前中國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社會生產力和生活水平處在一個爬坡期,生活水平提高,生育意願降低,同時資產價格和生活成本高企,也會推遲年輕人進入婚姻的時間。
但是等到這個爬坡期過去,進入到一個經濟發展的平穩期,大家的婚育壓力都被社會保障消化了,這個時候生育率就會穩下來,超過2.1的話,或許還會出現若干生育高峰。
當然因為老齡化的原因,整體人口肯定要下滑,但肯定不是向報告裡那樣直線下滑的。
再說印度:
要工業化,就要搞基建,拆貧民窟就要搞房地產,房價漲了之後婚育照樣要推遲,經濟上去生育也會下滑。
每個國家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好像沒有發現例外
。
不知道這個報告是不是要突出現在人口形勢的嚴峻性,故意誇大了人口減少的規模。
另外,他提出降低結婚年齡到18歲,是不是可行呢?
我查了一下:
全球大多數國家確實基本都是滿18歲就可以結婚。
但在國內一些偏遠地區,甚至還有滿14歲就結婚,等到了年齡再領證的情況,降低結婚年齡主要還是盤活存量。
效果不太好說。
現在的問題是,晚婚晚育的是大頭,怎麼讓他們儘快進入婚育才是當務之急,恐怕還得:
構建友好婚育社會,從婚育成本,職場發展和婚育觀念上去支援和鼓勵。
大家覺得呢,我知道很多人對人口減少並不是很在意,甚至覺得可以不用這麼內卷,可以留言討論一下。
就這樣。
美國為何變臉,真相是什麼?
特朗普上任滿月,一系列國內外騷操作讓人目瞪口呆,不少人覺得美國變了:
無視規則,丟掉信譽,拋棄盟友,甚至揮霍全球影響力和潛在的好處。
肯定不是瘋也不是傻,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嗎?
可以繼續閱讀:美國為何變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