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直擊最新災情!緬甸7.9級強震!多地高樓坍塌、交通癱瘓!遇難人數飆升!聯合國撥款500萬美元,中國救援隊首批抵達….

(立即掃碼,開啟探索之旅)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參考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觀察網/新華社
MRTV/@CCTV國際時訊、瀟湘晨報/網路
當地時間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北緯21.85度,東經95.95度)突發7.9級強震,震源深度30千米!

僅12分鐘後,14時32分,又發生了一次6.4級地震。

震中距中國邊境僅294公里,雲南西雙版納、德宏、昆明、麗江、保山、大理等地震感強烈,貴州、廣西等地亦有震感反饋。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說,截至目前,地震死亡人數為1002人,2376人受傷,30人失蹤。

震中位於曼德勒(Mandalay)西南方,距離市中心不足17公里,震源深度約30公里。

這次地震的衝擊波遠遠超出了緬甸國境,泰國、越南乃至中國雲南等地都感受到了劇烈搖晃。

緬甸多地房屋倒塌、道路開裂,城市交通系統遭受重創。專家解讀緬甸地震:威力相當於上千個原子彈爆炸!

據緬甸國家媒體報道,緬甸地震死亡人數上升至至少 1,002 人,受傷人數達 2,376 人!

而在泰國曼谷,也受到了地震的影響,多處高樓的樓頂泳池的水甚至因劇烈震動外溢,地震帶來的衝擊可見一斑。

曼德勒的貢榜王朝皇宮遺址,在此次地震中嚴重受損丨myanmar-now

震感波及中國:雲南、西安均有震動

這場地震的波及範圍極廣,中國雲南省首當其衝。距離震中約300公里的瑞麗市出現房屋倒塌,財富廣場牆體脫落導致2人受傷。

而即便是700公里外的昆明,也報告了強烈震感。
震波一路向北傳播,甚至連1800公里外的西安都有人感受到晃動,“西安震感”隨即登上熱搜。

至於四川,有人擔憂震波會影響龍門山地震帶,引發新的地震。
但據地震學者分析,地震波抵達我國西南地區時,烈度僅為4級左右,雖不會直接觸發斷裂帶活動,但仍可能導致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

震後餘波:餘震會持續多久?

餘震的持續時間難以確定,但可以用經驗公式“大森定律”推測:
  • 發生餘震的機率每天減少一半。
  • 10天后,餘震機率下降至初始的1/10。
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天至幾周內,緬甸仍可能經歷多次餘震。

泰國震感強烈,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地震不僅影響緬甸,還波及泰國。曼谷震感持續數分鐘,市民紛紛湧上街頭避險。據曼谷市政府通報,地震已導致當地10人遇難、16人受傷,101人失聯。

曼谷市中心多棟高樓出現結構性裂縫。曼谷市長查察·西提彭(Chadchart Sittipunt)透露,政府已接到超過2,000起建築裂縫報告,並計劃對700座建築進行詳細檢查!

其中,位於洽圖洽市場(Chatuchak Market)附近的一棟在建30層高樓在震後倒塌,至少8人遇難,數十人仍然失聯。
事故發生後,曼谷市政府迅速調集重型機械展開緊急搜救,查察表示:“每一秒都關乎生命,絕不停滯、不耽誤。”

泰國總理佩通坦(Paetongtarn Shinawatra)召開緊急會議,宣佈曼谷進入緊急狀態,並指示國防部隨時準備調動軍隊維持民眾安全。

地震中,曼谷一樓頂的泳池水外溢丨出處見水印
曼谷市長提醒市民檢查房屋結構,確保安全後再返回室內。地震一度導致曼谷地鐵、輕軌暫停運營,夜間交通堵塞嚴重。

截至28日21時49分,泰國已監測到40多次餘震,但曼谷未再出現明顯震感。

聯合國撥款500萬美元,中國救援隊首批抵達

28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發表宣告,對緬甸災情表示哀悼,並宣佈從緊急救濟基金撥款500萬美元支援救援行動。

29日清晨,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成為首支抵達緬甸的國際救援力量,攜帶生命探測儀、地震預警系統、無人機等112套救援物資,從昆明直飛仰光。

雲南連夜協調調派救援資源,確保援助順利進行。

中緬“胞波”情誼深厚,中國救援隊以專業、高效的姿態,協助緬甸展開抗震救災工作,展現了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3月28日在雲南瑞麗財富廣場拍攝的地震後的景象。圖源:新華社
印度也迅速響應,外交部長蘇傑生(S. Jaishankar)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印度空軍已派出救援和醫療團隊!

同時運送了毛毯、食品、衛生用品、太陽能燈等緊急物資。

震級與破壞力:這次地震有多嚴重?
中國地震臺網測得的震級為7.9級,而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測定為7.7級,震源深度僅10公里。

要理解這一震級的恐怖,不妨作個對比:
  • 1976年唐山地震:7.8級,震源深度12公里。
  • 2008年汶川地震:8.0級,震源深度14公里。
震級每增加1級,能量釋放增加約30倍。而真正決定破壞性的因素——烈度,則取決於震級、震源深度及震中距離。

對於曼德勒而言,這場地震可能帶來10級烈度的破壞,相當於地面發生3至5米的錯位,建築物在這樣的災難面前幾乎無從倖免。
曼德勒的貢榜王朝(Konbaung Dynasty)皇宮遺址在這次地震中嚴重受損。
更令人擔憂的是,官方統計的死亡人數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隨著救援工作的深入,災難的全貌將逐步顯現。

地震自救指南:關鍵時刻如何保命?

突如其來的強震容易讓人陷入恐慌,導致錯誤決策。正確的應對方式,需要提前學習並形成“肌肉記憶”。
✅ 地震時最安全的做法
  • 20秒預警以上:4層樓以下居民應迅速撤離至開闊地帶。
  • 10秒預警:1-2層住戶有足夠時間逃生。
  • 5秒預警:僅適用於平房住戶,其他人應就地避險。
✅ 如何選擇避震位置
  • 有遮擋的地方:如堅固的桌子下,避免被砸傷。
  • 遠離玻璃、重物:防止破碎玻璃或墜物傷害。
  • 側臥抱頭:減少窒息風險,比蹲下更安全。

❌ 避震誤區
  • 不要站在門框下,現代建築的門框已無法提供額外保護。
  • 別浪費時間找“生命三角”,地震時飛濺的家電、玻璃碎片可能比倒塌的建築更危險。

大自然的警鐘,值得我們警惕

這場地震不僅是今年以來全球發生的第17次6.0級以上地震,也是迄今為止2024年全球最強烈的一次。

面對大自然的無情,人類的脆弱顯露無遺,然而,災後的重建與救援,也展現出社會的溫暖與韌性。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震撼了東南亞,也提醒我們:地震的威脅無處不在,防範和準備才是關鍵。

面對無法精準預測的地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學會自救,提升防災意識,在危機來臨時,用最短時間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參考來源: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5_03_29_770192.shtml

https://www.cnn.com/world/live-news/myanmar-thailand-earthquake-03-29-25-intl-hnk/index.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