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按即可免費加入哦👆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青藍投資之路
來源:雪球
一、 回購少數股東權益
每次發財報的時候我都會提, 回購少數股東權益目前是對股東最大的好處, 比回購、 分紅、 償還債務降低資產負債率都要好。 牧原也是按照最有利股東去做的, 分紅75億元、 回購10億元, 回購少數股東權益花了105億元, 比分紅和回購多了很多, 這幾項牧原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非常認同的。
這三項加起來190億元, 與淨利潤一樣了, 比歸屬於上市公司的股東利潤還多, 也就是牧原把所有的利潤都拿來回饋了股東, 這一點也不是每個看都能看到的。 即使把利潤都拿出來分紅, 照樣不影響牧原的緩慢發展, 折舊140億元, 而資本支出只有124億元, 而這124億元裡面用於維持的只有40億元, 說牧原折舊激進隱藏了利潤, 這不很明白麼。
我們大概看一下回購的這些少數股東權益資產, 賬面淨資產65億元, 花了105億元, 溢價40億元, 市淨率1.6, 比市場上買牧原便宜很多了, 而且越往後就要花更大的代價去去買。 目前少數股東權益剩餘55億元, 即使後面不回購利潤比重大概只有5%了, 基本可以忽略了。
假如牧原不回購這些少數股東權益, 資產負債率將從目前的58.7%下降到53.1%, 具體的演算法就不在這裡面說明了, 難道這是那些看資產負債率的人想看到的麼?
後面沒有了少數股東權益回購, 折舊的一半用於維持、 另外一半用於擴張, 利潤全部用於分紅能力不是在明年, 而就是在當下2025年, 償還這些債務根本不在話下。 當然牧原可能不會全分, 我只是說有能力全分, 預計牧原2025年會優先降低負債, 降低到50%左右。 這給了我足夠的持有信心, 有了這筆賬, 就算股價不漲, 靠分紅收益完全算過來賬。 當然靠股價漲跌的人是理解不了的。
二、 效率提升
財報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各方面效率提升, 下面從幾個方面論述。
(一) 人員效率
2022-2024年出欄分別為6120萬頭、 6381萬頭和7160萬頭, 年末員工總人數為14.04萬、 萬13.13萬、 13.36萬, 出欄大幅增加的情況下, 人員逐步減少, 且屠宰人員還小幅增加的情況向下, 相信未來隨著出欄逐步增加, 而人員將保持穩定。
管理中最難管的其實是人, 人員大幅增加後管理難度大幅增加, 在某個臨界點可能出現規模不經濟的情況, 這個也是養豬企業沒有出現大幅規模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側面也說明科技正在轉化為生產力, 研發投入的錢在人員上會節省回來。
(二) 資產效率
2022-2024年總資產分別為1929億元、 1954億元和1876億元, 出欄規模大幅增加, 而資產規模卻在減小, 且是在屠宰及其他長期股權投資資產緩慢增加基礎上, 總資產在增加。
當然總資產減少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折舊比較激進導致的賬面資產偏小。 效率提升的原因也很多, 比如圈舍的使用效率提供, 成活率提高。 從財務的角度來看, 就是生意的模式在最佳化。 扣除屠宰業務以及未產生效用的資產如在建工程, 牧原的資產只有1600左右, 其中股東自己投的都不到一半, 他能產生200億元的利潤, 用生意的角度更能理解牧原用更少的資產賺更多利潤的好處。
牧原的每一筆錢都在發揮作用, 除了屠宰外, 長期股權投資9億元是產業鏈,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和投資性房地產作用小一點, 但是隻有2億元。 像這樣的公司在A股都很難找, 不只是業務聚焦, 能不花錢的地方決不亂花一分, 即使同樣缺錢的溫氏和新希望, 看下他們有多少資產不是主業經營的。
(三) 管理效率在提升
2022-2024年管理費用分別為42億元、 39億元和33億元, 出欄在提高、 利潤在提升, 管理費用缺在降低。 銷售費用略高, 主要是屠宰需要額外的銷售費用, 研發費用在提高, 也逐漸轉化為生產效率提升。
在這裡我再重申一下股權激勵的看法, 股權激勵不是把股權給員工, 而是把股權代替工資, 給了股權激勵工資就少一些了, 絕大部分股權激勵都要比發工資好, 之前有論述過。 第二個是是回購用於股權激勵, 你要把這件事看成兩步, 第一步是回購、 然後登出, 這一步毫無疑問是利好, 第二布重新發行了新股用於股權激勵, 比工資要好, 所以兩步都沒有問題, 不是人云亦云的回購不登出就是耍流氓。
三、 幾個重要的財務指標
歸母淨利潤是179億元, 扣非歸母淨利潤187億元, 淨利潤實際是189億元。 非經常損益是主要是拆出的舊裝置更換新裝置導致的, 大概是10億元, 新裝置更換也無法立即起到作用, 也就是這10億元不是養殖成績導致的, 或者說晚換一年裝置, 今年的利潤就不會減了。 第二個是捐贈了2.0億元, 預計屠宰虧損4-5億元。 牧原實際的養殖利潤是189+10+2+5=206億元。 當然應不應該這麼算成績,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評判。
牧原2024年有其他收益30億元, 而且每年都有大額數值, 且與出欄基本對應, 而新希望和溫氏卻沒有。 我前年專門打賞詢問了這個資料, 是一凡給瞭解釋, 正好今天一凡發了一篇文章, 專門介紹了這個事情, 而且有詳細的計算過程, 在這裡感謝一凡。
牧原2024年初消耗性生物資產328億元、 年底330億元, 年初生產性生物資產93億元, 年底也是93億元, 但是能繁母豬大幅增加, 賬面沒有任何變化, 但是2024年出欄7100萬頭, 2025年預計8500萬頭, 能夠很直觀的看出來2025年的成本會大幅降低。
四、 牧原未來利潤
2023年牧原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就這一條牧原的估值給打趴下了。 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牧原2023年的情況, 第一個豬價低是主要原因, 不過也接近15元, 也沒有低的那麼厲害。 其實主要是牧原自身問題, 經營的不好是主要原因, 這個原因後面也可能會出現。 但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 後面不會再發生了, 一個是屠宰當年虧損接近10億元, 另外一個是債務水平太高, 絕對值很高, 平均到每頭豬上更高, 高出大概10億元的水平。 扣除這兩個因素以外, 其實後面基本不會虧損了。
我自己判斷後面行業逐漸進入利潤穩定期, 虧損和暴力都很少存在了, 典型的就是旺季不旺、 淡季不淡。 當然要論證這個結論還是比較困難, 我有自己的深入思考, 就不在這裡闡述了。 那麼後面的利潤大概是是多少呢, 少則100元每頭、 多則400元, 中樞250元、 甚至300元也是可以期待的。 今年大家都不看好行情, 反而我預計會達到中樞250元, 全年利潤超過200億元。
五、 生意模式思考牧原
2025年的今天, 假如你想做一個生意, 年出欄8500萬頭生豬, 按照牧原的標準和市場價, 我們來算一筆賬。 建設育肥豬場8500*0.17=1500億元, 母豬和公豬場200億元, 購買同樣的仔豬、 育肥豬、 能繁母豬、 後備母豬, 600億元; 購買糧食、 飼料100億元, 租賃土地等100億元, 流動資金100億元, 合計2600億元, 你自己拿出來1400億元, 借款800億元, 經營負債400以億元, 開始做這門生意。
你僱了一個很牛的人去打打理, 一下子給你招聘了10幾萬人。 如果每年能淨賺150億元, 是不是感覺還不錯。 現在就有這個生意, 把屠宰業務和相關的產業鏈投資去掉, 賣1800億元給你, 各種管理都比你好, 而且每年預計可以賺200億元, 甚至更多, 才比你多話400億元。 用這種生意去思考牧原的價值是不是更好理解。
雪球官方投資課程升級!
14章核心課程,聚焦大類資產投資方法論,重點介紹A股/港股/美股/債券/商品等資產的特性;精講優秀標的案例;入群即可獲得1本配套教學書籍……快來加入!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課程為雪球基金髮起,僅作為投教科普,不構成投資建議。
雪球基金是獲證監會核准的持牌基金銷售機構,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