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
你和伴侶因為一些事情已經爭吵了好幾天,你們曾試圖坐下來好好談談,但總是毫無結果。
最後,你建議一起散散步吧。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當你們並肩散步時,過去幾天的緊張情緒好像慢慢消散。不經意間,你們倆的步伐和呼吸開始一致,當重新談論起那個難搞的問題時,你們的想法似乎也變得更一致了。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散步——這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小事,除了對身體好外,還對親密關係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滋養。
它幫劍拔弩張的伴侶更好地處理衝突,讓倦怠的關係重新煥發活力。
愛從來沒有消失,也許你們只需要出門走走。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散步,這件滋養愛情的小事。
01
抑鬱和焦慮緩解後
我們就能好好相愛
當抱怨親密關係糟糕時,很大可能是,我們本身就不快樂。
你可能也有這種感受,某天工作不順心,下班回家時怎麼看伴侶都不順眼,甚至想找茬吵架。
一個抑鬱的人不會覺得關係充滿活力,一個焦慮的人更覺得關係處處都是危機。當內在充滿痛苦和衝突時,我們也很難成為一個好的愛人。
而散步是少有的,啟動成本小,難度低,但又能最快緩解抑鬱和焦慮情緒的運動形式。
不少研究都證實了這一點:
各種形式的散步,不同步行頻率、持續時間、地點(室內或室外)和形式(集體或個人),都可以有效減輕抑鬱和焦慮症狀[1]。
共同散步可同步降低伴侶的皮質醇水平,減少因壓力引發的負面情緒遷移[2]。

也因為負面情緒的緩解,散步可以為我們和伴侶創造關係的「積極記憶」,這種積極記憶就像往銀行存錢,讓我們的關係在面對挑戰時有更充足的「餘額」可以消耗。
當這種積極記憶的數量足夠多時,我們的大腦還能將這種行為和快樂相連。可能只要一提到散步,你的情緒就會好起來,甚至還沒有走出家門。
02
散步,吵不起來了
再相愛的伴侶,衝突也會無處不在。
遇到衝突時,我們經常聽到的建議是:「坐下來好好聊聊」。的確,溝通無比重要,但「坐下來聊」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你可能會發現,你們很快陷入各自的情緒漩渦,花了大量時間去攻擊對方,捍衛自己,談論的問題並沒有太多進展。
當關系陷入僵局時,也許你們需要出門走走。因為心理學家們早就發現,散步對改善人們之間的衝突很有效。
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呢?
1.散步中的身體動作能緩解衝突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在人類的交流中,和解決衝突相關的語言都是某種形式的「運動」,比如:達成(共識)、後退一步、過去了、卡住了。
這啟發了一些研究者,運動可能是解決衝突的某種思路。

和衝突相關的語言,圖片來源[3]
後來研究者的確發現,運動會透過身體反饋影響情感和思維,具身的線索可以觸發決策、判斷以及目標導向行為[3]。
比如,當人們進行流暢的運動(如漂浮或漂移)會產生積極的情感並回憶起積極的事物,而尖銳的運動(如推動和猛拉物體)則會導致消極的情感和回憶[4];當人們想象自己沿著一條道路向前移動時,投入學業的意圖和努力也會增加[5]。
回到衝突中,衝突常常被視為「前進的障礙」,散步中的動作本身是流暢的、又是向前的。這似乎指向一種隱喻:關係不再被這個障礙卡住,雙方可以繼續往前走。
另外,較強的行動意願傾向(即從一種狀態轉變到另一種狀態),也有利於衝突和解。所以有時候僅僅是做出「一起去散步」這個決定,就能對抗衝突通常會引發的逃避傾向[6]。
這個決定可能會成為雙方試圖「和解」的第一步,展示出想要更理解對方的誠意。

2.散步提升創造性思維,幫助解決衝突
衝突容易讓人們陷入一種僵化的思維:視野變窄、非黑即白、認知更難改變(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
因而解決衝突需要人們以一種創造性思維(更新、開放、合作)看待事物。
研究發現:散步可以提升這種創造性思維,且在步行結束後短期內仍有效果[7]。散步時,你們保持著相同的步速和節奏,思維也活躍著,大腦以富有創造性的方式運轉,新的想法不斷湧現。

圖片來源[7]
2013 年的一個 TED 演講,也鼓勵人們在散步時開會,「邊走邊說」,這樣更有利於人們思維發散,達成共識。

下次快要吵起來時,不妨邀請對方,「出門走走吧」。
03
生理同步強化情感連線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觀察,一起散步時,人們通常會並肩行走,時間久了,連步伐和節奏也會一致。
一項研究對 72 對情侶展開調查,讓他們分別獨自行走、與伴侶一起行走以及與伴侶牽手行走。結果顯示:與單獨行走相比,伴侶雙方一起行走、牽手走時速度都會降低[8]。
研究者們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雙方為了維持「我們的一致性」,而不自覺放慢了步伐。
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動作同步,大量研究發現,它對人際關係起著關鍵作用。
▨ 增強腦間同步,讓人們更傾向於合作,更易形成「我們型」身份認同[9],也更願意為了小組的利益做出個人犧牲[10]。
▨ 能大大增加對對方的同理心,哪怕是在虛擬互動中[11]。
▨ 同步還激活了映象神經元系統,增強情感共鳴,還增強了分享情緒的能力[12]。
而上述這些,都是建立一段好的親密關係需要的重要因素。所以,一起散步時,你會覺得和伴侶更親密了,感情也更好了。
這種同步性本身也是對親密關係的具像化隱喻:我們一起並肩同步往前走,有大體相同的方向和目標。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相互協調,一方走快了調整節奏適應另一方,步伐不一致了再慢慢恢復同步,還要不斷就何時出發、轉向、停下達成共識。
也許所謂愛,就是能這樣一直同步走下去。

04
最適合散步的季節到了
春天大概是一年中最適合散步的季節,氣溫適宜,陽光明媚又不至於太曬。最重要的是,樹發新芽,花也都開了,處處都像畫一樣養眼,讓人心情更好啦。
快拉上你喜歡的人一起出門走走吧,我們也為你準備了一些關於散步的 tips:
1.優先選大自然
雖然散步(不分地點)都能提升積極情緒,但進一步地研究發現,在自然中步行比在城市環境中情緒會更積極,憤怒攻擊等消極情緒也會下降更多[13]。

上述研究中的步行環境,研究者刻意迴避了自然美景,普通自然環境效果也會好於城市街區。
圖片來源[13]。
2.慢慢走,就足夠了
一項針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發現,中等強度步行組的抑鬱評分降低了 43.9%,高強度步行組的抑鬱評分降低了 43.2%,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14]。
所以一起散步時不需要太追求速度,過程本身更重要。
3.避免手機干擾
上述散步帶來的益處,在一邊走路一邊刷手機後都會大打折扣。
互相提醒,散步這段時間把手機的通知關上吧。專注在周圍的景色,以及,對方身上。
4.說些廢話也很快樂
散步時我們本身的思維就更加活躍,情緒也放鬆,這個時候聊天能給感情進一步加溫。
你們可以趁這個時候談論那些困難的話題,或者,就只是說些簡單的廢話也很快樂。
🚶♀️🚶🚶♀️🚶♀️
一起散步,讓人們在身體和心理上共同向前邁進。
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你此刻腦海裡想到誰呢?「一起出門散步嗎?」,快附上這篇文章一起發給 ta 吧。
也祝你在每一段關係裡,都能像春天散步時那樣放鬆和愉悅。

作者 寒冰
責編 羅文
封面及配圖 《愛在三部曲》
📄 參考文獻
[1]Webb, C. E., Rossignac-Milon, M., & Higgins, E. T. (2017). Stepping forward together: Could walking facilitat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resolu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72(4), 374-385. doi:10.1037/a0040431
[2]Koch, S. C., Fuchs, T., & Summa, M. (2014). Body memory and kines thetic body feedback: The impact of light versus strong movement qualities on affect and cognition. Memory Studies, 7, 272–284.DOI:10.1177/1750698014530618
[3]Oppezzo M, Schwartz DL. Give your ideas some leg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alking on creative thinking. J Exp Psychol Learn Mem Cogn. 2014 Jul;40(4):1142-52.[4]Carnevale, P. J., & Probst, T. M. (1998). 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onflict i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categor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300 –1309. DOI:10.1037/0022- 3514.74.5.1300
[5]Oppezzo M, Schwartz DL. Give your ideas some leg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alking on creative thinking. J Exp Psychol Learn Mem Cogn. 2014 Jul;40(4):1142-52.
[6]HyeYoung Cho , Anna Forster , Sharon L Christ , Melissa M Franks , Elizabeth A Richards , Shirley Rietdyk .(20210.Changes to gait speed when romantic partners walk together: Effect of age and obstructed pathway.DOI:10.1016/j.gaitpost.2021.02.017
[7]Can Zhou,Xiaojun Cheng,Chengwei Liu ,Peng Li.(2022).Interpersonal coordination enhances brain-to-brain synchronization and influences responsibility attribution and reward allocation in social cooperation.DOI:10.1016/j.neuroimage.2022.119028
[12]Zijun Xu ,Xiaoxiang Zheng ,Hanyue Ding,Daisy Dexing Zhang.(2024).The Effect of Walking on Depressive and Anxiety Symptom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DOI:10.2196/48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