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室友關係:邊界、親密、距離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的生活都像是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而“室友”,則是這幅畫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筆。他們,在有些人的人生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青澀的校園時光,還是步入社會後的合租歲月,都與我們共同編織著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從小學就開始住宿舍,那時候每週回一次家,隨著年齡的增長,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但‘室友’這兩個字,卻在我的生命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的初中室友就是我到現在最好的朋友。
室友之間,有時候可以產生深厚的友情,甚至是一生的知己。
在大學以前我沒住過宿舍,剛開始住的時候會擔心生活習慣不同,大家能不能友好相處。現在住了快三年,我們關係也還不錯,經常一起出去,上課也坐在一起。和室友的相處告訴我一個道理,即有問題一定要耐心交流,不要擔心提出問題,也不要擔心被提出問題,給彼此一個磨合的時間和機會。
只要彼此願意耐心交流,給予對方足夠的理解和包容,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鴻溝都能被一一填平。
我和室友的關係不太好,主要是因為作息很不相同,差異太大讓雙方都很難受,漸漸地矛盾也比較大,那段時間整個人都很焦慮。現在換了新的宿舍,作息相近,關係也沒有說有多好,但起碼不會互相打擾。
找到與自己合拍的室友是非常重要的。
我大學宿舍關係挺好的,經常出去一起玩,也一起出去旅行過,晚上也會在一起說說心裡話。但到了大四,隨著各自未來規劃的不同,我們四個人分別選擇了保研、考研、出國和考公。那段時間大家都自己忙自己的,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共同的課要一起去,生活的節奏也有比較大的差異,坐在一起聊天的機會就變少了。
珍惜那段共同奮鬥的日子,我們共同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蛻變。
從上述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室友關係的好壞確實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
有人將室友關係總結為三類:搭子、密友、陌生人。有時候我們能遇到節奏相近的室友,彼此互相鼓勵,成為學習、鍛鍊、愛好等各個角度的搭檔,共同進步;有時候我們和室友有共同的愛好,相近的價值觀,在交流中逐漸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友;也有時候和室友無法接近,只能成為“在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互相尊重、互不打擾是彼此最大的要求。
無論是搭子還是朋友,或者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都是這一生最珍貴的回憶,所以針對宿舍關係,給幾個建議:
注意哈
1、照顧宿舍他人的感受,別人休息的時候,請你小聲走路,小聲關門,小聲說話,玩遊戲不要發出聲音,看影片請戴耳機;
2、在沒有徵求他人同意的時候,不要隨意使用別人的東西,更不要佔為己有;
3、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每個人的體質和生活方式不一樣,所以,當他人和你不一樣的時候,要試著理解他人;
4、宿舍出現問題,要尋求解決方法,要學會溝通,而不是謾罵和侮辱或者在QQ空間指桑罵槐;
5、要尊重每一個來宿舍參觀的人,哪怕和你無關,也要對她們的到來有所表示,微笑也好,點頭也罷,切忌視而不見;
6、如廁後一定要記得沖水,要尊重宿舍阿姨的勞動;
7、不要把自己的內衣襪子等私密性的東西隨意放置,這並不是你一個人的空間。
8、記得把垃圾丟到垃圾桶,不要把吃剩的飯菜隨意扔在桌子上等待發黴,汙染環境傳播病菌;
9、如果可以,為自己負責;
10、如果可以,為他人負責,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之所以和你分在一個宿舍,並不是偶然,要感謝出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予別人關愛,也是給自己關愛。
如果你看完,告訴我,以上十條,你都可以做到,我想,你一定已經是一個很有教養很有禮貌很有擔當的年輕的知識分子了。
不要否認,在我心裡,你已經是了。
文 | 驚蟄
編輯 | 驚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