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晉留學生而言,美國大學的“食宿體驗”不亞於開盲盒,畢竟,不同學生對吃住的要求不同。
像知乎就有學生表示,自己被UCB一年喂胖了10斤,結果遭到了很多校友的反駁:完全不同意,UCB的食堂難吃的緊。
儘管如此,Niche網站依然根據權威資料和學生評價,給予了各所美國大學的食宿相對客觀的評分。
鑑於此,今天學霸君便結合這份評分以及學生的真實就讀體驗,分別整理出20所綜排相對靠前的「食堂&宿舍最糟糕」的美國大學!
PS:文中對於食宿的評價大多是學生主觀感受,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避雷哦~
10所食堂最難吃的美國大學:
這福氣給你,你要不要……
10.卡耐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9.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8.倫斯勒理工學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7.弗吉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Virginia
6.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5.雪城大學 Syracuse University
3.布蘭迪斯大學 Brandeis University
2.本特利大學 Bentley University
1.福特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
福特漢姆大學
Fordham University
有一說一,福特漢姆作為地處紐約的商科強校,不僅佔盡了地緣優勢,學術實力也不容小覷,常被譽為金融屆的“西點軍校”。
可拜託,孩子們吃飽飯,才有力氣“搞錢”啊!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不止一位學生對福特漢姆的食堂表示無語:
“自助餐廳一直是個笑話,我朋友在食物中發現過蟲子、圖釘等任何你想象不到的東西,我每週末都會不遠萬里跑回新澤西的家裡,就為了能吃頓飽飯。”
“福特漢姆的食堂真的離譜,不僅難吃選擇也少,更氣人的是,meal plan還賊貴!”
細數無數學生的血淚史,能看到,福特漢姆食堂能吃到的食物除了漢堡、匹薩、麵粉炸雞、水煮蔬菜、沙拉等美式快餐,就是大廚自制的黑暗料理。對了,林肯校區的Ram Cafe也不推薦,聽說吃過的孩子,都捂著錢包哭了……
或許你會好奇,食堂這麼糟糕,學校看不見嗎?其實人家7年前就已經準備整改了,所以,想問問福特漢姆的同學,現在的食堂,到底能不能吃?
Niche校園食物評分:D
本特利大學雖然綜排查無此校,但商科實力卻可圈可點,創業學、會計、商業管理等專業都很受歡迎,很多畢業生會供職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摩根斯坦利、高盛等知名企業。
根據學生評價,本特利的食堂不算難吃,但選擇確實很有限。校內只有一個主食堂,提供可定製的漢堡、三明治、義大利麵、匹薩、沙拉、炸雞等,活動時會推出特殊選單,但日常的種類基本就這些。
總之,愛吃不吃吧!反正我聽說,有不少學生都對本特利的食堂產生了厭食情緒,比如下面這位同學:
大一以後就杜絕在本特利食堂進食的我,有晚餓瘋了。那晚大雨,連配送服務都失效的冷雨夜,我走到距離學校 1H 路程的餐廳吃了個漢堡。對於食堂,我寧可餓死也不屈服。
布蘭迪斯大學
Brandeis University
Niche校園食物評分:C-
同時上榜美國學費最貴排名&食堂最難吃排名,布蘭迪斯怎麼做到的?
根據布蘭迪斯2022-23學年最新學費標準,它的基礎學費漲到了每年61,724美元,再加上7,346美元的食宿費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上一年學至少要花79,414美元!
作為一所擁有猶太教背景的大學,布蘭迪斯的食堂亦擁有濃厚的宗教傳統,共分為Kosher區(符合猶太教規的的食品)和None-kosher區,不同餐區的餐具和食物的取用順序全都是有講究的。
什麼?你擔心初來乍到,不懂規矩會出糗?想太多了,布蘭迪斯一開學就為學生開設了dinning ambassador,詳細講解食堂就餐的注意事項。
當你接受完餐桌禮儀教育後,準備開飯時就會發現,“檸檬炒辣椒”這類人間難尋的料理,才是你真正需要警惕的“敵人”!
Niche校園食物評分:C-
有人說:威廉瑪麗的Sadler食堂是黑暗料理的重災區,其他食堂同樣一言難盡。大一新生沒得選,在meal plan的壓迫下,閉著眼流著淚,也得把飯吃下去。
還有人說:想要記住威廉瑪麗食堂的菜品很輕鬆,無非就是eggs、potato、bacon、pancakes和American chips……食堂師傅們最大的進步就是把長條培根變成圓形,把土豆塊變成土豆餅。
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雖然有些菜品很“鬼畜”,但比起幾年前真的美味太多,炸雞、牛排、薯條和應季水果都很推薦!
更“貼心”的是,為了滿足留學生的口味,食堂還會不定時推出中國美食,比如,有一天食堂公告板上寫著一道名為“鬼雞”的菜,結果學生一看,這不是雞肉沒煮熟的雞絲涼麵嘛。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國外廚師很難速成,但這並不影響學校的進取心,有一年,還真請到中國大廚前來掌勺,衝這股努力勁,威廉瑪麗值得一個好評!
雪城大學,美國總統拜登的母校,由於身兼“美國政治家的搖籃”、“美國校長的培養地”等美名,在留學圈混的一直不錯,很受中國學生青睞。
但眾所周知,雪城大學有兩個缺點最“虐心”,其一是這裡的一年長達8個月的冬季和全美最高的降雪量,其二則是這裡橫行霸道的“非人類料理”!
在雪城的食堂內,你可能會看到一盤面目全的雞胸肉和一盤紅色不明醬料混著某種豆製品,還可能會看到一塊烏漆嘛黑的肋排配著同樣焦黑的南瓜,以及雞胸肉搭配我也看不出是啥的配菜……
“批評”完這些食堂,可能有人心已經涼了一半,但別慌,多數大學只強制要求大一新生購買meal plan,而且大學周邊也有很多可以替代的美食!
所以,比起吃不好,住不好往往更糟心,畢竟看著動輒上萬美元的住宿賬單,再看看自己一眼就能望到頭的“蝸居”,才叫真的心灰意冷。
提醒重視住宿體驗的同學,以下10所大學一定要謹慎“避雷”——
10所宿舍最糟糕的美國大學:
學生:我寧願去睡大街!
10.福特漢姆大學 Fordham University
9.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8.伍斯特理工學院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7.佐治亞理工學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邁阿密大學 University of Miami
5.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3.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2.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1.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眾所周知,UCB的住宿問題,已經達到了內憂外患的地步!
包括今年UCB被勒令“凍結招生”的事件在內,UCB近年沒少遭遇“縮招”風波,而導致它與社群關係如此緊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太多,校內宿舍負荷不來,只能搬到校外“叨擾”當地居民!
berkeleyside網站報道,UCB目前全校共有45,000多名學生,但只能提供9,875 個床位,住房的短缺導致學生把周圍的社群變成了大學宿舍,最多有10個學生同時租住在同一套房子。
住在學校外的學生不好受,住在UCB校內的學生同樣糟心!
由於住房緊張,UCB僅能保障新生的住房,學生可以在選擇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大型三人間以及四人間入住。
UCB部分宿舍佈局
住宿條件稱不上有多差!只不過普通三人間和雙人間基本大小相同而已,只不過房間大小將將夠下腳而已,只不過晚上網速“很擠”而已、只不過住在高層的學生每天上課要等很久的電梯而已……
或許你覺得以上問題都還能接受,但考慮到UCB最便宜的四人間也要一年10,320美元,很多學生還是覺得虧得慌!
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為了改善學生的就讀體驗,喬治城大學近幾年其實一直有在持續翻新校園,包括學生公寓內很多設施都得到了改善。
比如:更換公用樓層走廊和休息室的地板,提供新的床墊、櫥櫃、電器,翻新牆壁和天花板等。
但宿舍想整體得到改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喬治城學生在INS賬號Georgetown Hotmess分享了自己的宿舍生活。
無論是下雨天樓內水漫金山、屋內漏成水簾洞的Copley Hall,還是洗衣房內破碎的洗衣機,抑或是滿街肆無忌憚“曬太陽”的老鼠,都讓人大開眼界!
另有學生反饋,宿舍樓Darnall Hall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不僅設施老舊、佈局侷促、距離食堂很遠、而且熱水器失靈時,通常要好幾天才能修好……
看來,喬治城大學校方在宿舍整改方面還需要再接再厲哦~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Niche宿舍評分:C-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簡稱SBU),一所在當地人眼中備受認可的公立名校,擁有全美最大規模的校園之一,更是中國留學生含量最高的美國大學之一。
正因很多留學生都在觀望這所大學,我更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對它的住宿條件做好心理準備!
SBU全校人數眾多,住宿條件非常緊張,有學生表示,一些四人間內,可能只有兩個櫃子、兩個梳妝檯和兩張桌子,這意味著你的床可能負擔著完成休息、吃飯、學習等一功能。
於此同時,宿舍樓內的一些生活設施也會很“搶手”,比如就有一名女生,體驗過和15-30個同學“爭搶”一個廚房和一個浴室的畫面……
除了宿舍條件堪憂,聽說食堂的味道也一言難盡,在這裡上學的同學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們真實情況哦~
同時躋身食堂最難吃&宿舍最糟糕Top 5,目標威廉瑪麗的同學可要小心了!
在網路上逛了一圈在校生的住宿體驗,好訊息是,被吐槽的基本都是一些歷史悠久,很難被翻新的宿舍樓,如果有幸抽籤到比較新的宿舍,比如Hardy Hall和Lemon Hall,體驗就很贊!
“壞訊息”是,大部分大一新生的宿舍並不寬敞且沒有空調,比如Botetourt Complex、Green & Gold Village、Monroe Hall等,而且威廉姆斯所在地區比較悶熱,想要熬過夏天並不容易。
同時,由於威廉瑪麗的校園保留了多數歷史建築,很多宿舍樓都藏在樹林裡,夏天蚊蟲比較多,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蟲措施!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馬里蘭大學的住宿問題,已經成了該校學生的一塊“心病”,學生普遍的評價是:校園住房的體驗極差,宿舍佈局混亂、電梯等設施陳舊、沒有空調且價格昂貴!
有相關報道,每年大約2,000名學生會在沒有空調的房間內忍受酷暑,曾有一年,學校的宿舍因連日的大雨和高溫,滋生了大量黴菌,導致很多學生眼睛發炎、咳嗽、皮膚過敏以及哮喘等。
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情況,更多學生的煩惱是,在宿舍睡不好覺,影響白天的課業,比如一位名為Breanne的學生就在Unigo網站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我所在的新生宿舍非常小,空間很不舒適,這導致我在校期間,經歷了很多不眠之夜,這導致我整個學期的學習狀態都很差。
這提醒我們,一定要儘量選一所宿舍滿意的大學,高質量睡眠是成就大學學業的重要因素!
最後,學霸君想強調的是,一所大學對於學生而言,不僅是求學成長的地方,更是長期生活的地方,食宿這事看著小,可一旦遇到問題卻會為學業帶來難以預估的負面影響!
試想,剛進入美國大學,學生不僅要每天要忙著適應各種陌生而複雜的環境,白天疲於人際交流和課程學習,晚上還要因為吃不好飯、宿舍漏水、隔壁噪音大、沒有空調而煩惱,可謂身心俱疲。
而一個讓人安心生活環境,能讓學生在學習之餘,身心得到放鬆,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還能讓父母們少一分操心。
總之,還是那句老話,選校時,一定要綜合瞭解一所大學的學術特點、周邊環境、生活條件等多種因素。
一所大學,只有各方面與你匹配和契合,才能讓你的海外求學生涯更圓滿。
本文系授權釋出,From 棕櫚大道本科申請,微訊號:palmdrive_undergrad,棕櫚大道:創立於矽谷的高階教育諮詢機構,致力於為學生打造最具個性化的成長及申請方案。被家長和學生稱為“有溫度有情懷的機構”,是「名校錄取」+「真實成長」雙保障教育的踐行者。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