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對AI創作有渴望,這篇推送值得你逐字讀完。
兩天前(2月25日),我們邀請編劇、大學講師安宕宕,用線上免費直播方式進行了一次主題分享——「影視編劇如何利用AI拓展職業賽道?」
坐在AI對話方塊前,她用60分鐘密集輸出完成一次AI創作實操,演示了在與AI的互動中,編劇的專業功底如何發揮作用;編劇如何透過與人工智慧的互動,抵達有效敘事。

即時動作演示可以把過程和結果更有價值放大。毋庸置疑,應對不斷進化的技術是AI時代每個參與者、創作者得以實現創造新可能的唯一方法。我們希望透過一些實踐讓更多影視創作者、普通人看到——
編劇的獨特價值是什麼?人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以及技法層面,人要如何呼叫自己的經驗、想象、現實理解力、複雜情感的感受力等等去與AI互動,進行更溫暖的、更具精神表達的、面向人類未來的創作。
AI創作劇本
目前能做到什麼?
YIQIYINGCHUANG
用劇本創作工作流程來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再準確不過了。
下圖是編劇安宕宕在直播中展示的「劇本工作流」流程圖。圖片裡灰色背景文字框裡顯示的,是目前劇本創作可以藉由AI輔助完成的部分。如,世界觀架構、概念圖生成、人物關係圖生成、分場劇本。

如何藉由AI抵達,可以從編劇安宕宕與AI互動的步驟和結果裡找到一些實踐方向。
【第一次互動】向AI提需求。
安宕宕:幫我生成一個故事,按照救貓咪節拍表,設計一個科幻電影,這個城市被怪獸侵襲,小女孩被怪獸困住,卻意外發現了怪獸並不傷害她,原來她與怪獸之間有溝通密碼,她是能駕馭怪獸的超靈戰士。
奈米AI:根據《救貓咪》節拍表結構,結合科幻與超自然元素,設計以下故事框架(以110分鐘電影為例)。
1. 開場畫面(1-2分鐘)
陰沉的未來都市廢墟中,巨型怪獸機械獸群肆虐,人類躲入地下城,鏡頭切至貧民窟中,11歲女孩艾米蜷縮在角落,她帶著破舊的音樂盒項鍊,獨自用粉筆畫下怪獸與小女孩牽手的塗鴉。
2. 主題呈現(5分鐘)
艾米的科學家母親在實驗室廢墟中叮囑她:"真正的力量不是武器,是內心未被汙染的頻率。"母親被軍方帶走前留下價加密筆記,暗示人類與怪獸共生的可能性。
……
考慮到篇幅有限,奈米AI的回答不在這裡全部放出來,感興趣可以先看直播回放影片,直接快進到第33分鐘。

點選"閱讀原文"觀看直播回放
下圖是編劇安宕宕根據AI給出的框架生成的思維導圖。

【第二次互動】追問細節,細化故事情節。
安宕宕:細化豐富「開場畫面」部分內容,讓它看起來像一個科幻大片的開場。要求有世界觀的細節、運轉規則等,氛圍感要足,(可以給AI一個強設定)時間故事背景可以設定在中國古代。
奈米AI:我將結合賽博朋克美學與東方神秘主義,構建一個基於古代長安城廢墟的世界觀,並融入搜尋資料中長安城相關元素,以下是細化後的開場設定。
世界觀架構(基於10分鐘背景鋪墊):
1. 時空定位
公元2145年的新長安城,地表保留著盛唐時期的建築輪廓。朱雀門鑲嵌著全息龍紋,大雁塔北改造成巨型靈能共振塔,人類在保留古建築框架的基礎上,用奈米機械重構了整座城市。
……
【第三次互動】理解AI的底層邏輯,分辨並刪除其中不切實際、無事實依據、或不合理推測部分,要求AI把可用的創意轉化成人類語言進行描述。
安宕宕:你描述的世界觀很好,但是請用文學性的語言描繪一下新長安城的狀態,可以參考莫言文體或餘華文體。注重文字可讀性,凝練極簡言之有物,不要發揮科幻文字詞彙。
……
篇幅原因互動演示過程先放到這裡。事實上生成一份接近理想的方案可能需要成百上千次互動。過程中需要大量人工干預,判斷、篩選有效資訊,留下有價值的進行延展。下圖是由AI生成的概念圖。

有經驗的創作者可能已經察覺到老師提問的邏輯、目的,其實是按照編劇工作流程一步一步進行的。儘管看起來人類在被AI給出的答案指引進行創作,但這裡其實暗含一個邏輯——
編劇的核心能力,是掌控力,掌控故事邏輯和結構。
AI尚不能抵達之處
YIQIYINGCHUANG
顯而易見,AI能夠基於出色的框架思考能力,在劇本前期設計構思階段,給出輪廓清晰的劇本架構。甚至可能寫出很精彩的角色設計,段落大綱。包括逐段給AI輸入情節點,讓它細化大綱思路,都能做到給出有可借鑑的創意方向。

但進入到劇情是否紮實、場景連貫性、敘事有效性等層面的考量,"一鍵生成"式AI並不能滿足創作者表達自己審美、獨特性、對人類精神以及情感的理解和想象。
底層邏輯在於,個體的生命表達還不是大資料可以量化出來的。至少目前還是。因此,回到劇本AI創作的問題,當我們討論如何用AI輔助創作,不被AI最佳化掉。進一步思考,其實是在討論——
在AI環境下的劇本工作流裡,編劇可以在哪些環節,選擇哪些AI工具輔助創作,以及要達到怎樣的效果。
聚焦這個問題,益起映創邀請安宕宕老師策劃一次《AI生成劇本創作全流程》課程。區別於單向去解決工具使用或文字創作的課程,安宕宕老師會從"編劇創作基本功"開始,先教你不會被AI最佳化掉的創作能力——"如何做到劇情紮實,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效敘事"。
在掌握故事創作底層邏輯,打好基本功基礎上,學習如何用AI工具輔助創作,拓展職業賽道。
編劇的基本功:
高效敘事
YIQIYINGCHUANG
毋庸置疑的一點是,AI應用工具已經開始普及化,並應用於商業層面。這意味著AI已經成為打破創作門檻的新方法,任何一個有藝術審美的普通人、非職業創作者,能有可能用"一鍵生成"功能,寫出邏輯完美的劇本,拍出動人的影像。
普通人需要應對一個問題:如何找到靠譜的創作起點,藉助AI,成為藝術創作者?
職業創作者需要應對的問題是:AI浪潮下,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超級個體,創作者的技術護城河在哪兒?
在編劇安宕宕看來,目前國內AI工具賽道很卷,已上市的國產AI軟體有幾百款,但好用的有限。

AI劇本創作方面,篩選AI軟體輔助完成劇本的邏輯,和傳統編劇工作流其實不太一樣。因此,對想掌握AI劇本創作技術的人來說,時代公平地歡迎每一個人成為未來的超級個體,頂層架構師。
用她的話說就是:"等AI技術真的發展到與人類競爭了,人類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頂層架構能力。未來科技達到飽和程度時,只有兩種人將佔據主導地位:一是技術研發人員,二是頂層架構師。所以學習AI生成劇本創作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技術工具,而是成為頂層架構師。"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更有前瞻性地思考工作,去探索怎樣的敘事可以做成一個好作品,以及我們如何開發自己的創意。這才是未來我們真正的能力壁壘。
因此這次課程本質解決的是拓展職業未來的能力。從如何產生一個好創意,或者如何將已有創意執行成一個完整故事、劇本,到使用AI把劇本繼續創作成影像故事。下面是完整課程大綱。包含更講師詳細介紹、課程內容安排等。

總結一下課程收穫:
1. 夯實劇本創作基本功:掌握有效敘事、高效敘事。從創作標準層面,知道沒有一秒無效敘事的好故事是什麼樣的。從實踐落地層面, 掌握獲得好故事創意的辦法,基本劇本創作工作流完成有效、高效的故事創作。
2. 鞏固職業編劇核心能力:逐步進階獲得掌握故事邏輯和結構的掌控力。以及跟隨老師學習如何拆解敘事元素,與當前熱門爆款內容相聯絡,利用這些元素來訓練AI。讓AI為自己所用。
3. 拓展未來職業邊界:敘事並非電影所獨有。當下我們需要掌握的敘事方式,不只可以應用於電影、長劇集,也可以用於短劇、AI電影、互動敘事等。
8次線上直播課,兩週密集線上學習、社群交流,850元課程價格很便宜。"1個人+5個AI",用對工具就可以創作一部電影。如何用AI更快更好把創意變成故事?變成劇本?變成一個完整的影像作品?未來編劇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怎麼煉成?3月19日-31日,她會一一給你答案。加入課程,掃碼諮詢↓

作者 | 輕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