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川普政府已要求全球各地的美國大使館做好裁員準備,部分大使館需削減美方和本地僱員各10%,並在週五前向國務院提交名單。
據美國國家外交博物館介紹,美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包括外交官和本地僱員,其中大部分員工來自駐在國。
與此同時,一位美國官員表示,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局約60名合同工在過去幾周被解僱,其他部門也可能面臨進一步裁員。
川普正加速重塑美國外交體系。週三,他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國務卿盧比奧對美國外交系統進行改革,以確保“忠誠且有效地執行”其外交政策議程。
該命令延續拆解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步調,確保外交政策符合“美國優先”議程。川普還多次承諾要“清除深層政府”,解僱他認為不忠誠的官僚。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是美國政府的主要對外援助機構,長期以來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醫療支援和發展專案。近期,川普政府宣佈解散USAID,導致該機構的運作幾乎陷入停滯。這一舉措引發了多方面的人道主義危機。USAID的解散可能削弱美國的軟實力,影響其在全球的外交關係。此外,援助專案的中斷可能導致全球不穩定的增加,進而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在辛巴威,USAID的資金凍結導致HIV護理服務受到嚴重影響。許多醫療工作者失業,關鍵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結核病篩查以及HIV檢測和諮詢服務被迫停止。美國種植的價值約5億美元的糧食因USAID的關閉而滯留,無法運送到如孟加拉國和蘇丹等需要援助的國家,導致這些地區的貧困人口面臨糧食短缺的風險。
USAID的資金凍結影響了全球衛生專案的推進。例如,針對艾滋病的總統緊急救助計劃等成功專案的運作受到阻礙,全球衛生安全受到威脅。
在蘇丹,由於USAID資金凍結,大部分的施粥場被迫關閉,導致約81.6萬人失去食物來源。在緬甸邊境,一家由美國資助的難民醫院被迫要求病人離開。這些事件顯示,USAID資金凍結對弱勢群體造成了直接而嚴重的影響。
這項名為“美國外交一致聲音”的命令還規定,未能執行總統議程的人或面臨解僱。“國務卿必須要有一支卓越的愛國班底,才能有效執行這一政策,”該命令寫道。此外,該命令或將啟動《外交事務手冊》改革,調整國務院運作規範。
1月20日,川普就任數小時後即凍結大部分對外援助,旨在確保符合“美國優先”政策。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成為首個目標,該行動由其盟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主導,聲稱旨在縮小政府規模。同時正在監督美國政府花費的馬斯克自己的公司,剛得到一份4億美元的政府合同,根據NPR的報道。

據CNN報道,聯邦機構已開始解僱試用期員工,涉及教育部和小企業管理局SBA。此前,川普政府將所有聯邦僱員安排為帶薪行政假,此次解僱標誌著其正式裁員行動的開始。
據悉,約75,000名聯邦僱員接受了政府提供的自願辭職計劃,原定於9月底前離職,並在此期間繼續領取工資。同日,法官批准政府推遲辭職計劃的實施。
教育部和小企業管理局的試用期員工陸續收到解僱通知,其中教育部多個部門受影響,包括總法律顧問辦公室、特殊教育與康復服務辦公室及聯邦學生援助辦公室。美國政府僱員聯合會表示,目前解僱人數尚不明確。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