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救援遲緩:USAID被削弱,美國為何錯失人道與戰略雙贏?

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作者 | 詹涓
全文共 2719 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本文系作者原創,授權“美國華人雜談”獨家釋出。轉載需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請使用網站Justicepatch.org檢視完整文章及更多內容,為防失聯,請透過郵件訂閱網站,或關注我們的電報頻道:https://t.me/piyaoba

上週五中午,一場 7.7 級地震摧毀了緬甸。房屋像紙牌般倒塌,山體滑坡吞沒村莊,數千人被埋在瓦礫下。《紐約時報》初步估計,死亡人數可能高達數千,且仍在攀升。美國地質調查局模型更悲觀:遇難人數或超1萬。災區電力全斷,道路被巨石封堵,手機訊號成了奢望。三天過去,廢墟下的哭喊漸弱,《華盛頓郵報》寫道:“居民描述在瓦礫中挖掘尋找親人,但外部援助遲緩。”    

這場災難需要推土機清理廢墟、移動醫院救治傷員,可緬甸當地救援力量早已不堪重負。過去,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會迅速填補這種空白,尤其是在泰國這個關鍵節點——那裡駐有USAID的物資和團隊。川普上臺後大幅削減USAID,讓美國救災能力近乎“癱瘓”。救援不僅是人道主義義舉,更符合美國在東南亞的地緣戰略利益,可如今,與生命拔河的機會正被白白錯過。 
災後地獄:黃金72小時已錯過 

緬甸已滿目倉夷。

緬甸是個苦難深重的國家,自1948年獨立以來一直遭受殘酷和獨裁的軍事統治,而且經常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去年,緬甸是美國在東南亞最大的受援國。          
這場大地震更是給這裡的民眾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地震發生前,緬甸有多達2000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現在,又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他們需要食物、清潔水和醫療。         
《紐約時報》描述:“震中附近的城鎮幾乎被夷為平地,倖存者擠在臨時棚子裡,周圍是成堆的瓦礫和泥土。緬甸這幾天白天溫度超過40度,死亡的惡臭瀰漫空氣。為數不多的外國援助人員和當地記者已抵達重災區,發現救援工作進展緩慢。《華盛頓郵報》記錄:“倖存者徒手挖掘,尋找親人。”一些中國籍的商人在緬甸經營玉器等生意,在受地震影響最嚴重的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唐人街已經基本只剩下瓦礫,但中國移民們在那裡展開自救和人道主義援助。
據聯合國稱,緬甸軍方最高將領在地震發生後發出了罕見而絕望的國際援助呼籲,配備重型機械的中國救援隊第一時間趕到了中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俄羅斯、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韓國也派出了救援人員。但美國,這個曾最慷慨的援助國,卻遲遲未動。          
USAID官員對《華盛頓郵報》說,通常情況下,對於如此大規模的災難,美國會在數小時內組建一支災難援助響應小組(DART),並儘快部署到位,與國際援助機構和當地合作伙伴進行協調。兩年前土耳其和敘利亞發生7.8級地震時,美國在一天之內就在當地部署了一支災難援助反應小組,隨後又迅速部署了兩支城市搜救隊,USAID共派出了225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前往土耳其抗震救災。          
到週一晚些時候,也就是緬甸地震的三天後,美國還沒有派出任何人員。美國駐緬甸大使館的一名官員告訴《紐約時報》,由三名USAID員工組成的一個評估小組要到週三抵達緬甸,但不打算部署 DART。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現任和前任僱員說,地震發生後,救援人員最有可能在廢墟中找到倖存者的關鍵 72 小時視窗期已經過去。     
克里斯·米利根(Chris Milligan)曾擔任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最高文職官員,他對《華盛頓郵報》說,“我們擁有資源。我們本可以拯救生命,但我們錯過了。”          
地震當天,救援官員被裁    
災區缺重型機械、物資、專業搜救隊和熟悉當地的組織,而這些,美國本可輕鬆排程。
中國的專業救援隊在曼德勒救援。來源:Getty
《華盛頓郵報》提到,USAID在泰國東部的一個空軍基地駐紮有直升機、飛機和其他運輸工具,包括叉車和挖掘機等重型機械,過去曾用於救災。2015年尼泊爾地震時,當時泰國皇家海軍烏塔堡機場是一個行動基地。
同樣,災後緬甸還急需飲用水、食品和醫療物資,USAID原本可以從迪拜和馬來西亞的倉庫中獲得食品和應急物資。這些物資包括醫療包,每個醫療包可滿足三萬人三個多月的醫療需求。          
再說救援組織。USAID曾與弗吉尼亞和洛杉磯的獨立搜救組織簽了合同。可如今,這些資源要麼閒置,要麼因資金斷鏈無法動用。          
原因出在川普的政策上。今年1月,川普政府大幅削減USAID預算,並計劃將其海外人道主義職能併入國務院。 2 月,美國削減了在緬甸的 40 個發展專案中的 39 個,包括支援少數民族應對軍政府襲擊、提供醫療包和救護車燃料的專案。這些基層網路本可迅速發放援助,繞過軍政府幹擾,如今卻蕩然無存。 
此外,美國也不再有經驗豐富、熟悉當地情況的工作人員能協調救援。USAID在緬甸特派團總共有15名官員,其中14名本應負責指導救援資金的官員於今年2月被無限期休假兩名僱員對《華盛頓郵報》說,地震發生來,川普政府又急召他們中的幾人返回緬甸。          
另據《紐約時報》報道,周五,當USADI人道主義援助局在華的一些員工正在準備應對地震時,他們收到了全機構裁員的電子郵件。收到裁員通知的員工被告知應在當天下午回家。其中一些人一直在與曼谷和馬尼拉的援助特派團協調工作,這些特派團負責亞洲的救災工作。
同時收到裁員通知的還有一小群USAID駐泰國首都曼谷的官員,地震當天,在躲避了席捲整個城市的強烈震顫數小時後,這些官員匆忙趕往美國駐泰國大使官邸協調援助工作到深夜時,他們收到了解僱信
一位參與過緬甸救災工作的美國國際開發署員工對《華盛頓郵報》說:“我們有大量專業人才,卻被棄置於一旁。政府效率部(DOGE)實際上不考慮效率……現在後果就在這裡暴露無遺”。        
人道與戰略的雙重損失   
如今,美國僅承諾200萬美元援助,中國卻認捐1370萬美元。泰國提供物資,印度派挖掘機,韓國送醫療隊。          
救援不僅是人道義舉,更符合美國利益。USAID前副署長吉姆·昆德對NPR說:“作出反應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這既是因為我們關心被困在廢墟中的人們,也是因為這符合我們的地緣戰略利益。”          
十年前,緬甸遭受特大洪災,數十萬人流離失所,美國是最大的救濟提供者。 當時,一張美國駐緬甸大使德里克·米切爾(Derek Mitchell)向農民分發種子的圖片在網上瘋傳。         
米切爾說:我們曾經是最早做出反應的國家或國家之一。現在,我們根本不在現場
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和觀點。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檢視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參考資料:
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ousands-are-feared-dead-in-myanmars-quake-trumps-usaid-cuts-will-cause-even-more-unnecessary-deaths-253403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5/03/31/myanmar-earthquake-thailand-usaid-trump/        
https://www.npr.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25/04/01/g-s1-57335/what-kind-of-support-is-the-u-s-offering-in-the-wake-of-the-myanmar-quake       
https://www.nytimes.com/2025/03/30/world/asia/myanmar-earthquake-usaid-cuts.html
相關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