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房主最近聽說了嗎,華盛頓州議會正在討論一項備受關注的法案——HB 2049。如果透過,現行的房產稅年漲幅上限將從1%提高到3%。簡單來說,就是地方政府每年能多收一點房產稅,用來維持基本公共服務,比如警察、消防、修路、公園等等。
為什麼要漲?
支援這項法案的華州城市聯盟(AWC)表示,這個1%的漲幅上限自2001年就沒變過,20多年了,而這段時間通貨膨脹早就遠超這個數字,人口也暴漲。資料顯示,2010年到2025年全州人口增長了21%,預計到2050年還要再漲21%。
人多了,服務需求變高,政府卻因為收入增長受限,捉襟見肘。AWC說,如果不調整,城市只能靠越來越少的員工去服務更多的居民——他們拿出資料說,2001年每80名居民配一個市政員工,到2023年這個比例變成了108比1。


反對聲浪

共和黨堅決反對。他們說,這項法案等於是不讓選民表決就強行漲稅,還警告說這將導致更多房主無力承擔房產稅,最終面臨法拍。要知道,華州已經是全美無家可歸人口排名第三的州,再漲稅無疑是雪上加霜。
他們還批評HB 2049是“模糊賬目”,因為漲幅是疊加在現有的地方稅上,最後可能遠不止3%。


到底會多花多少錢?

AWC的代表Bock說,根據他們的計算,每年大約多花不到20美元。但共和黨議員Walsh馬上反駁:“這種估算太理想化了,真實情況可能要貴得多。”因為實際房產稅是由多個部分組成,漲幅層層疊加,實際賬單可沒這麼簡單。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HB 2049目前還沒進入正式表決階段。4月3日剛舉行了公開聽證會,接下來還在等委員會安排投票。也可能會拖到立法會最後一天才塵埃落定。
AWC稱這項改革是“溫和且合理的調整”,目的是讓城市能夠維持基本運轉。反對方則把它形容成是“變相徵稅”,讓老百姓生活更難。
本文轉自:
*本文為吃貨轉載文章,
不代表吃貨立場,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