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子開獎挺狠,今年只要雙211以上的…

笛子這次開獎,在薪資上整體和去年各個學校的開獎情況差不多。
不過今年只招 211、985。
也就是說,迪子招聘只要雙 211 及以上的!
按照學歷區分能力雖有不公平,但在大規模招人的情況下,這也算是權衡利弊之後的高效方案,大概的薪資範圍是這樣的:
只能說,公司招聘人才的標準也是一年比一高,迪子招聘竟然只要雙211及以上了!
對此,你怎麼看?
這是某乎網友的一些看法,以下內容轉自某乎,文末看可以點選閱讀原文。

解析A:這不是學歷歧視,這實在是因為海量簡歷無法篩選。

以前很多國企央企對學歷有要求,很多人誤以為國企央企對非92有偏見,過於關注學歷。
再後來越來越多的民營大廠也如此,這種聲音小了許多。
我看過很多人的簡歷,每份簡歷哪怕只是5分鐘也很難把他人精心準備的內容仔細看完。
如果收到10000份簡歷,每份看5分鐘都得需要50000分鐘,這需要5個HR沒日沒夜工作24小時連續一週才能完成。
而且我這裡作為過來人,看簡歷5分鐘,如果需要在不同簡歷之間再進行挑選,起碼還得每份增加2-3分鐘。
我之前曾經舉過身邊一些校友招聘的例子,他們有的還不是大廠。
招聘的時候只招5個人,收到1000多份簡歷怎麼辦呢?
第一輪先把除南大、東南本科學歷的全部篩掉,大概還剩400多份簡歷。後來就直接標明要碩士了。
第二輪用211碩士篩選,簡歷還剩200多份。
第三輪用第一學歷大於等於南郵作為篩選,簡歷還剩100多份。
最後用廈大作為最高學歷下限,南農或者更好的211學校作為第一學歷的下限,還剩個小几十份簡歷,開始組織統一筆試……
這裡不討論各個學校的具體優劣,本質上就是人力資源根本不可能有時間篩選那麼多的簡歷,這直接造成了各大企業直接根據學歷來篩選,不是普通院校沒有優秀學子,只是大海撈針成本太高。

解析B:早生幾年當個做題家都比晚生幾年的強多了。

今年byd都開始卡本科211了。就這,聽說今年的hc還沒去年多。
那明年、後年的畢業生怎麼辦?開始卡本科985嗎?明年後年的畢業生是2022、2023年讀研的。這兩年考研錄取人數還在增加。
卷的好不如早生幾年。難繃。

解析C:迪子這幾年的招聘要求,是水漲船高的,這是可以預料到的。

之所以今年秋招篩選更厲害了,是因為過去兩年已經儲備了大量的人才。
迪子目前有近11萬的技術研發人員,是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
而且,2023年和2024年,迪子一共招了5萬應屆生,所以接下來迪子對於應屆生的招聘需求會降低。
而當招聘需求降低後,在招聘待遇還不錯的情況下,對應聘者的簡歷就有了篩選。
篩選簡歷的企業非常多,比如很多國企都看第一學歷,還看是保研的,還是考研的(保研是加分的)
至於題目的標準?個人感覺應該沒那麼嚴苛。
可能是迪子的招聘人員,在去211招聘的時候,對於部分同學,要求本科也是211的。
而迪子去985高校招聘的時候,就不太會去限制同學的本科學歷了。
過去兩年,要是沒有迪子校招的這5萬應屆生,大家的就業壓力會更大。
今年的話,不清楚迪子會招多少應屆生,如果同比去年大幅縮減了的話,那今年很多和去年同等水平的,只是晚了一年畢業的碩博,可能就拿不到去比亞迪的機會。
今年據說不只是迪子秋招標準變高了,很多企業的秋招標準都提升了。
這其實除了與企業的需求有關,也與當下的學歷貶值有關。
在2020年前後擴招的碩博,25年迎來了畢業,市場上競爭的同學變多了,企業選人的時候,自然也就挑剔了。
最後,建議正在秋招的同學們,一定要趁早拿offer。越早聯絡,越早面試,拿到offer,對你越有利。而且應聘難度也是開始時容易,等企業招的差不多了,就變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