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總算來了。
你是不是也感覺,這段時間弦繃得特別緊,就希望這幾天能“躺平”,啥也不想,好好回回血?
可轉念一想,這假期出門,高速公路堵成大型停車場,導航一片紅;熱門景區里人擠人,看到的不是風景,全是後腦勺;想吃頓好的,餐廳門口排隊的長龍能繞地球小半圈……
我的天。這哪裡是放鬆,簡直是換個地方給自己添堵,比上班還累。
要不……這個五一,咱就在家安安靜靜待幾天?
如果你也覺得,真正的休息,不一定非要去遠方,在家也能給自己充個好電,緩解壓力,那麼我有個建議,想跟你分享。
趁著假期難得的清靜,不如跟我一起,試著透過練習呼吸、冥想,緩解壓力。
我知道,我明白。這聽起來,好像有點“高大上”,甚至帶點“玄學”的味道。但扒開外衣,它們其實非常簡單,而且極其有效。
準備好了嗎?咱們開始。


有人可能會說,五一放假嘛,在家躺著,刷刷劇、玩玩遊戲,這還不算休息?
這確實是一種放鬆方式。但你有沒有感覺:明明癱了一天,可腦子還是嗡嗡響,心跳好像也沒慢下來,整個人還是有點沉?

很正常。因為這種看似放鬆的“躺平”,不算真休息。
為什麼這麼說?
這還得從咱們的壓力應對機制,開始說起。
老祖先在草原上,遇到的壓力很直接:突然,一隻老虎跳了出來。你要麼打一架,要麼撒腿就跑。身體啟動“戰逃反應”,腎上腺素飆升,壓力激素皮質醇也趕緊跟上,調動能量。
這種壓力,來的快,去的也快。危機解除,激素就自然褪去了。
但現在,我們的壓力變成了:下週要交的方案,還沒頭緒;老闆在工作群裡@你,心裡咯噔一下;房貸、車貸,像個鬧鐘,每個月準時提醒你……
這些事情,不會像老虎一樣撲過來咬你一口。但它像你鞋子裡的一粒沙子,雖然不緊急,但一直硌在那兒,讓你心裡始終不踏實,沒辦法徹底放鬆。
慢性壓力的日積月累,就讓我們的身體犯了迷糊。
它以為,“戰鬥”一直沒結束。
於是,負責應急的皮質醇,只好被迫長期線上,持續“加班”。於是,你會因為壓力,大量進食,積累脂肪。同時,體內聚集更多鈉(鹽)。可鈉多了,人就顯得浮腫。浮腫與脂肪疊加,就成了“過勞肥”。
不光是過勞肥。你還會:腦子變鈍,記性變差,注意力也難集中;睡不好覺,翻來覆去,一點動靜就醒;身體變差,更容易感冒,慢性炎症也找上門來。
所以,光是讓身體“躺平”,可能解決不了問題。
我們需要的,是更深層的休息,讓被迫996的“皮質醇總管”也能下個班。
怎麼辦?方法有很多。這其中,就包括:呼吸、冥想。


呼吸,是溝通身體的按鈕
呼吸,是和身體溝通的按鈕。
什麼意思?
要理解這一點,你需要先簡單認識一下:自主神經系統(ANS)。
自主神經系統,就像身體的“自動駕駛系統”,它默默地管理著心跳、血壓、消化、體溫等許多生理活動。
而這個系統,又有兩套核心工作模式:
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系統,是身體的“應激”模式,就像踩下了油門,讓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能量被調動起來。
副交感神經系統,是身體的“放鬆”模式,就像踩下了剎車,讓心跳減慢、血壓降低、休養生息。

這聽起來很好,是吧?
但問題是,在慢性壓力下,我們的“油門”,也就是交感神經系統,總被或多或少地啟用著,身體很難徹底放鬆。長期執行,不僅“油耗”巨大,車輛部件也容易磨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覺得累,卻又睡不沉、歇不過來的重要原因。
那問題就來了:
怎麼在想要休息的時候,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呢?
要知道,這套自主神經系統是“自動駕駛”的,我們大多數時候無法直接命令它“加速”或“減速”,我們不能“想”讓心跳變慢,或者“命令”血壓降低。
答案之一,就是:呼吸。
深而緩慢的呼吸,尤其是拉長的呼氣,會充分活動到膈肌(也就是腹式呼吸),能給迷走神經做輕柔的“按摩”。而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重要通路。於是,副交感神經就被啟用,身體自然放鬆,心率自然會慢下來,肌肉緊張度也會降低。
所以,透過調整呼吸,你就能主動地,引導身體從“應激模式”切換到“放鬆模式”。
接下來,分享一些我瞭解到的具體方法。


2種呼吸法
1)4-7-8呼吸法。
聽起來有點像一串密碼,但操作起來其實非常簡單。你也可以試試看:
首先,吸氣。安靜而緩慢。默數4個數(大概4秒鐘)。感覺腹部慢慢鼓起。
吸滿氣後,屏住呼吸。默數7個數。讓氧氣抵達身體更多部位。
最後,呼氣。默數8個數。把肺裡的氣都呼乾淨,感受腹部慢慢收回。
這,就完成了一個完整的4-7-8呼吸迴圈。
是不是很簡單?透過4-7-8呼吸法,尤其是長呼氣,你就能有效地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從而讓心率減慢、血壓降低、身體迅速放鬆下來。
4-7-8呼吸法,就像“行動式鎮定劑”,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
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馬上要進行一個重要的演講、會議時,因為某件事感到生氣或煩躁時,做幾次練習,特別有幫助。
2)冰人呼吸法。
這種方法,思路完全不同。
它的創始人,是一個外號叫“冰人”的荷蘭人,Wim Hof。他能在冰水裡待一兩個小時,赤膊爬雪山。BBC,都專門為他拍過紀錄片。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真是個高手,對吧。可是,高手的方法,自然要更激烈一些。
如何激烈?
你看。首先,快速深呼吸30-40次。感覺像給身體打氣。接著,屏息。儘可能久,但別勉強。憋不住時,深吸一口,再屏息15秒。最後呼氣。這,這就是完整的一輪。你可以視情況,來上三四輪。
是挺激烈。開始的快速呼吸,就像是先猛踩“油門”,啟用交感神經。可是,搞這麼激烈幹嘛?我不是來放鬆的嗎?
短期來看,這種呼吸法確實會讓你興奮。但長期練,反而可能幫你調節免疫,降低身體的慢性炎症和長期的壓力水平。
所以,如果你身體不太好,比如說有心臟問題,高血壓,就先別嘗試了。咱們是來緩解壓力的,別搞出問題來。
好了。呼吸法,方便,快捷,能讓我們給身體快速踩個剎車,放鬆下來。
可是,更多時候,壓力和焦慮來自於大腦裡停不下來的念頭。光靠調整呼吸,可能暫時能平靜下來,但念頭還在那裡。怎麼辦?
這就需要我們從“調息”,進入到“練心”了。


冥想,是給心智健身
怎麼練心呢?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冥想。
我知道,我知道。一聽到“冥想”,你腦子可能裡會冒出一些畫面。比如,深山老林,打坐蓮花,宗教儀式,甚至,四大皆空……
坦白說,一開始,我也有點將信將疑。所以,我還特地花了大價錢,請教了一位老師。
請教完,我才瞭解,冥想,本質上是一項非常務實的技術,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自己大腦,就像去健身房鍛鍊肌肉一樣。
不過,健身是為了練習肌肉,冥想,練的是什麼呢?
核心,至少有這兩點:注意力,感知力。
注意力不集中,就會明明想專心看書,但一會兒刷起了微信,一會兒琢磨晚飯吃什麼。感知力不好,可能肩膀已經因為壓力,緊繃得像塊石頭了,但你壓根留意不到。
很多時候,你覺得累,效率低,可能根子就在這裡:注意力渙散,感知力遲鈍。
好,道理我們明白了,那具體怎麼上手呢?
是不是得找個大師、點上香,再盤個腿?


注意力:看住你的呼吸
不用那麼麻煩。
冥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也非常簡單:“看住”你的呼吸。
為什麼要“看住”呼吸?
要訓練注意力這匹“野馬”,總得給它找個錨點拴住,不然它就滿世界亂跑了。
呼吸,就很適合做這個錨點。它一直存在,每次呼吸,鼻腔裡的空氣溫度都有細微不同,剛好能抓住我們的注意力,讓它“跟得上”,卻又不會過於複雜,讓人分心。
原理懂了,操作起來,其實很簡單。
比如,你可以先找個舒服的姿勢。哪裡都行。關鍵是,腰背能自然挺直,別癱著(容易睡著),但肩膀、手、腿,就自然放鬆,避免分散注意力。眼睛可以閉著。
接著,關注自己的呼吸。
感受它。是鼻孔裡氣流進出的感覺,還是胸口、肚子一起一伏?哪個感覺最明顯,就關注哪個。啥也別幹。別去控制它。它快任它快,它慢由它慢。你就只是純粹地知道:哦,我在吸氣了。哦,我在呼氣了。
這時候,好玩的就來了:你一定會走神。
你的腦子裡,一定會冒出各種念頭。“中午吃啥?”、“那個郵件回了嗎?”、“腿有點麻了”……這很正常。千萬別跟自己生氣,別自責。
當你發現走神之後,就輕輕地,把注意力再帶回到你的呼吸上。
這就像你手裡,牽著個淘氣的小狗。它跑開了,怎麼辦?溫柔地把它拉回來。一次,兩次,一百次……沒關係。這個過程,本身就是鍛鍊。
每一次帶回,你的注意力肌肉就增強了一分。
剛開始,每天練個5分鐘、10分鐘就行。關鍵是堅持。就這麼簡單。試試看。



感知力:掃描你的身體
當你對自己身體、情緒一無所知時,就像開著一輛儀表盤失靈的汽車。
要麼等胃痛如絞,才知道壓力已經超過了極限;要麼就一直處於麻木狀態,完全注意不到,晚飯的牛肉多好吃,夕陽多好看。
怎麼增強自己對身體的感知呢?或許,你可以試試:掃描身體。
用啥掃描?用自己的意識。
這聽起來有點玄乎,但做起來很簡單。
找個舒服的地方躺下,隨便找個身體的部位,開始掃描。
比如,左腳大腳趾。不用想,不用分析。感受。什麼感覺?是暖是涼?還是有點麻?
緩慢地移動你的注意力,像一個緩慢移動的探照燈一樣,移到其他腳趾,腳掌,腳踝,小腿,軀幹……都停留一會兒,直到把全身都掃描一遍。
掃描到哪,就放鬆到哪。
在呼氣的時候,邀請它放鬆下來。但這只是個邀請,放不放得松,都沒關係。你的注意力,肯定還是會跑掉。這也很正常。重新帶回來就好了。
太詳細的,我就不多說了。很多APP上,都有類似的引導音訊。你可以找到一些,根據他們的節奏,進行掃描練習。
短短十幾分鍾,你可能會發現,身體好像真的鬆弛下來了。但更重要的是,你和你自己的身體,重新“接上頭”了。你會重新開始“聽”到身體的聲音,對哪裡暖,哪裡涼,哪裡松,哪裡緊,變得更敏感。
長期堅持練習,你的感知力,就會水漲船高。不僅對身體更敏銳,慢慢地,對情緒是怎麼升起來的,腦子裡有哪些念頭在打轉,都會看得越來越清楚。
這種更清晰的自我認知,會讓你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好了。關於壓力、呼吸、冥想這些事兒,我們就先聊到這裡。
我知道,讀到這裡的你,可能真的挺累的。
每天,都被各種事情追著跑,神經一直緊繃。好不容易盼來了五一假期,看著外面的人山人海,卻連出門的力氣都沒有了。
是啊。我們都太需要真正的休息了。不僅僅是讓身體躺平,更需要讓那顆持續運轉、焦慮不安的心,也能找到安寧,好好地喘口氣,充充電。
還好,我們並非束手無策。就像我們今天一起探討的,有一些非常簡單,卻被科學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花上幾十分鐘,就能練習一下。
這個假期,如果你選擇在家,不想去外面添堵,那真的特別推薦你,試一試。就當是送給自己一份特別的禮物。不需要花錢,卻能滋養身心的禮物。
你已經很努力了。現在,請允許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吧。
希望這些簡單的方法,能在這個假期,給你帶來一些真正的放鬆。
祝你,假期愉快,身心安泰。
P.S.
哦,對了。
我有一個商業社群“劉潤·進化島”。每天,我都會在島上更新“劉潤日課”,分享我當天最新鮮熱乎的商業收穫。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形式感興趣。歡迎你加入,和我們一起學習。
更多資訊,歡迎你點選下方圖片進行了解。加入7天內,可以無理由退全款。
我在島上,等你。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觀點 / 劉潤 主筆 / 景九 編輯 / 歌平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88原創文章


品牌推廣 |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後臺回覆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