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楠:何其幸,那些被收養的棄嬰

請關注公眾號, 點選上邊藍字——皮皮蝦
何其幸, 那些被收養的棄嬰
作者:敏楠
所有發表於本公眾號敏楠文章均經作者授權)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Lolo and the kid. 看完才知道是菲律賓的, 看之前並不知道,是在Netflix 上蹦出來的,因為是新電影, 我就不挑不撿的看下去了。
電影的開頭很搞笑,演員演技有些誇張,導演也沒有什麼長鏡頭,跳躍剪輯,聲畫分離等深層次手段,更沒有什麼特別靚麗的風景映襯,
就是一部平鋪直
的,基本上就是兩個人的電影。
我有一下沒一下的看著, 結果看著看著竟然停止了手中針織, 越往後看越挪不開眼睛, 看到最後竟然哭得稀里嘩啦, 就差哭出聲來。第二天上班路上跟先生講述故事情節,
竟然哽咽得講不下去, 差一點又哭出聲來。
電影故事大意是一個叫Lolo 的拾荒者, 每日帶著7,8歲左右的男孩子kid,  專門在富裕家庭門口哭窮, 扮演沒吃沒喝的窮人以博取富裕人家的同情,
然後Lolo 藉口年紀偏大, 有意將kid過繼給富裕人家,他們遇到的富裕人家大都是心地善良之人,
管吃管喝, 再給一堆金錢和禮物。每次 Lolo 拿了禮物和金錢離開, 留kid在富裕人家的獨間屋中, 只等到了晚上,kid裹了富裕人家的物品, 悄然離開富裕人家, 與在大鐵門外守候的Lolo相逢, 跳門而逃。
每次如此反覆的上演一樣騙人的故事, 也不是沒有人察覺, 只是有覺察到的,
沒有深追下去而已。
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還有Lolo 有一部很舊的相機, 是那種拍完就出照片的老式相機,Lolo 隨處拍下他和kid在一起遊玩的瞬間, 然後把所有照片放在一個圓圓的鐵皮盒子裡,隨身攜帶。
Lolo 和kid就這樣過著騙吃騙喝,無憂無慮的生活, 兩人發誓永遠在一起, 不離不棄。
直到有一天Lolo 突然一下子找不到kid, 然後發現小小年紀的kid站在學校門口悵然若失.
Lolo 的心被觸動了。kid是他在垃圾桶邊撿到的孩子, 他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 作為乞丐又沒有文化的Lolo 把孩子帶大已屬不易, 又怎麼可能讓kid接受良好教育?
Lolo 和kid認真商談, 說他已經找到一個有錢又心地善良的人家, 說這次去他家門前依舊錶演, 但kid必須留在這戶人家,
不許晚上跑出來了。kid說不行的, 你答應過不離不棄的。
這戶富裕人家非常喜歡kid, Lolo 將kid留在這戶人家就走了。
晚上, kid 裹了財物依舊來到大鐵門前, 遍尋不見Lolo,  kid 大哭, Lolo 不忍心快步跑到大門前,隔著鐵門倆人相擁大哭,為了kid的前途, Lolo 最後還是決絕的走了。
從此Lolo  和kid再也沒有相見。影片再也沒有出現Lolo 的影子。而kid從小學到大學接受最好的教育, 到大學畢業,西裝革履從事高階工作,這些在電影中只是一筆帶過。
有一天kid剛回到家, 褓姆遞過來一封信說從醫院來的, 給少爺的。鏡頭閃到kid和養父母三個人的臉上, 惶恐緊張, 每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Kid來到醫院,Lolo  生命危殆, 奄奄一息。kid抱著Lolo 大哭, 訴說思念之苦。寫道此,我依舊淚沾溼巾, 不能控制。
kid把病危的Lolo偷偷用輪椅推出醫院, 倆人沿著以前走過的路做著以前做過的事, 然後來到倆人曾經經常去的卡拉ok屋, 一起喝著啤酒唱著歌。
Lolo 偎依在kid的肩頭, 手裡緊緊抱著那個圓圓的鐵皮盒子, 慢慢地走向生命盡頭。
kid哭得撕心裂肺, 當kid開啟那個鐵盒子時才發現kid生命中每一個重要時刻, Lolo 都悄悄地躲在角落拍攝下來了, 無論是小學畢業, 還是大學畢業, 還是參加運動競賽, 每一張照片都浸透了Lolo 對kid的無限的愛和思念。
電影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kid是不幸的, 自打來到這世上就被無情拋棄,kid又是幸運的, 他先是有了養父Lolo 的愛, 讓他能夠在這個世上得以生存,
再後來又有了給了他良好教育的富裕養父母,讓他衣食無憂, 讓他學業有成, 讓他懂得感恩, 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養父母才是領養孩子最大的恩,
才是最值得孝敬和敬重的親人。
我身邊有領養的孩子的家庭不多, 但我認識一個醫學院女生, 她當時在我們實驗室實習,
女生叫Amy,  非常聰明, 藤校畢業, 後來考取到我們大學醫學院。
Amy 話不多, 穿著非常樸實。 美國孩子本來就穿著隨意,Amy就更加隨意了。我有一次和她聊天就是看到她穿的運動鞋竟然有洞, 這讓我產生了想了解她的家庭情況的想法。
Amy其實家境不錯, 母親是護士,
父親經營一家汽車修理店, Amy 姐妹5個, 每一個都學習出色,
不是藤校畢業, 就是在去藤校的路上。
也許是因為我是中國人, Amy 對我非常親近, 話也多一些。她告訴我她在家老二,
有一個姐姐也學醫, 她還有三個妹妹, 其中兩個妹妹是父母從中國領養的, 她說她非常喜歡她的這兩個妹妹, 這兩個妹妹是從不同的家庭領養的, 她讓我看照片, 五朵金花真是漂亮,
都露出幸福的笑容。
我相信Amy 的家境固然不錯, 但養活一大家子, 估計有時還是捉襟見肘的,Amy 腳上的有洞的鞋也就容易理解了。
後來疫情來了,Amy 走了, 就沒了訊息。有一天我在先生的醫院等待先生一同回家,Amy興沖沖跑過來,說遠遠的看著像我, 就過來和我打招呼。我說你在這家醫院實習? 決定了以後做什麼醫生了嗎?
Amy 說她打算做兒科醫生, 讓更多的孩子不再忍受她的兩個中國妹妹小時候遭受的痛苦。
我一直沒有問她的妹妹是不是殘疾人, 因為我知道, 她們不願意別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她們,
在Amy 全家人的眼裡, 她們姊妹幾個都是正常的。
Amy 的姐妹們是不幸的, 和kid一樣從出生來到這個世上就被拋棄 但是和kid一樣, 她們也是幸福的, 她們有著沒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姐妹,他們有著最包容的愛, 這就足夠了。
想起來其實在美國20來年前我就看到過被美國人領養的中國殘疾女孩。那時先生去做住院醫,
女兒上了大學, 三個人分居三個不同的城市, 我成了最悠閒最無事可做的人。
有一天同系的一箇中國人找我說能不能到中文學校去帶幾節課, 以前的老師休假了,我沒有猶豫就去了。
這個所謂的中文學校其實就是幾個中國人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還有中文基礎組辦的。老師都是孩子家長,
義務教學, 學生除了本校職工的孩子, 還有一些外邊的慕名而來的孩子。
我去的那個班的孩子大概在4,5歲, 好動, 嘰嘰喳喳, 跑來跑去。 有一個胳膊只長出一小節的小女孩引起我的注意,她坐一會兒就往後面跑, 後面有一個角落坐著家長, 家長有的在看書,
有的在針織, 他們相當於是陪讀, 等待著下課。
家長不光有中國人,還有美國人。 小女孩跑到一個看上去40歲左右的正在織毛衣的美國女子懷裡撒一會兒嬌,
然後再跑回座位。
我那時英語不好, 膽子也不夠大, 所以從來沒有和那個收養中國殘疾女孩的美國媽媽交流過。
只是聽說她領養了兩個中國孩子, 大的也是女孩, 也是殘疾,在中文班大班裡, 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後來還聽人說, 美國媽媽說她不懂中文, 但她希望兩個領養的中國孩子會說中文,
所以她堅持讓兩個孩子學習中文。
這些孩子是何其苦,又是何其幸, 無論這些孩子的親生父母出於什麼原因丟棄了孩子,都讓孩子一來到世上就遭遇險惡,面臨死亡。感恩世界上還有那麼多有大愛的人家,
讓這些棄嬰不光有家, 還讓他們有了充滿自信的心和光明燦爛的前途。
Lolo and the kid只是一部虛構的電影,
但是我知道世上每天都會上映著比電影更精彩的人間真情。
敏楠部分文章(歲月留痕系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