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顏值第一的同軸音箱,分享下最近幾年的個人經歷

CHH ID:兔子醬
疊加宣告:大家好,分享一下個人這幾年瞎搗鼓的經歷,是一個純個人傾向,純個人主觀的小文章。基於本人這幾年瞎折騰的真是經歷,本人小白,沒有專業經驗,只是一個比較喜歡音樂和音箱的愛好者,分享純個人主觀,必將有很多技術上和使用上的錯誤。本貼是基於娛樂性質的分享貼,裡面提到的東西都是本人自己花錢買的,沒有任何經濟利益,分享的是個人經歷,不包含任何的購買建議,且完全基於個人的聽音喜好。文中必有錯誤,如果您對同樣的裝置和我有不同的體驗和觀點,完全可以遵循您自己的觀點。如不想看廢話可直接跳轉至圖片項。

一、念念不忘的朦朧聲

回想這些年,買過不少音箱,因為財力有限,沒買過什麼高階的,但是各品牌入門的箱子確實玩過不少。這麼多年來,其實一直在追求解析。大約在17、18年左右,那時候一直在玩各品牌的入門的監聽音箱,音效卡和解碼器也換過不少。買過很多主流的監聽品牌的入門的箱子,從最開始的普瑞聲納E5開始,中途換過KVK、ADAM、雅馬哈和勁浪的入門箱,大約在**封城前,想著換個真力吧,以後不折騰的。整了一對真力的8020D,實際上,是非常錯誤的選擇。因為純盲狙,當時可能因為差錢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被那些神話真力的人帶偏了,看有些人弄個G1都吹得不行不行的(指推廣銷售帶貨的,不真對個人使用者及發燒友),以為8020D足夠我用了。結果,到手之後,一開聲,沒有任何低音!

巧的是,到貨後的第三天,封城開始了。本來也不支援7天無理由,這下更不可能了。為此度過了一段痛苦的封城時間。痛苦在花了錢本想不再折騰了,結果完全翻車。那時候怎麼聽怎麼感覺不對,嘗試了各種擺位都不合適,就感覺少東西,刺、薄。

因為花了錢,加上內心中真力的地位,就算它不好聽,它也必須在C位,當時已經在開始研究低音炮了,準備等解封了,直接下單低音炮來補上低頻。

在無聊的瞎折騰的封城期間,我拿出來了我那個塵封已久的,KEF X300A,好戲開始了!

這個X300A,之前和爸媽住的時候買的,放在電腦桌上用,當時感覺其實一般般,可能也是因為老房子的聲學環境過於差的原因,聲音散、糊、沒有解析(其實就是),後來自己搬出來住後,箱子搬過來在客廳擺過一段時間,也沒有怎麼聽過,加上鍊接不方便,只能usb或者wifi,沒法接電視,後來換了迴音壁就把他收起來了。我平時聽歌打遊戲的屋子,做了簡單的聲學處理,這次把他拿出來放在了真力旁邊當個副箱用,聽了一會兒。這,低頻感覺可以啊。慢慢散散的,雖然還是很糊,沒什麼解析,但是在我這屋子裡,這個老箱子的低音格外的好聽。於是在封城這段時間裡,很多時間都是用這個老X300A來欣賞音樂的。

解封后,購入的真力的低音炮,搭配上之後,聲音還是比較滿意的,後一直使用。X300A也再次收了起來,有一次一個巧合,將X300A送給了一個非常好的好朋友。但有的時候,某些東西得到的時候不懂珍惜,失去後才後悔莫及。日後的某些時間裡,就總是回想起X300A那又慢又散有糊的聲音。後來也有再收與一個X300A的想法,但是那個時候海鮮市場上,大概2千多的樣子,成色都一般,而且感覺都年頭很老了,有號稱新的感覺也不靠譜,畢竟那麼多年了,再加上那個APP已經完全失效了,設定也不方便,後來放棄。於是開始研究起來了同軸音箱的前前後後,但是研究來研究去,也無非是KEF、天朗、真力83了。KEF新品買不起,真力83更別想了。雖然天朗當時已經半死不活了,但是GOLD系列的監聽音箱貌似口碑還可以。加上也不是很貴,於是乎直接買了GOLD8。GOLD8感覺很不錯,當時給他配了一個非常NICE的DAC,聽起來特別的好,感覺比真力8020配炮還要好,很舒服,低頻也有那種想要的鬆散的感覺,人聲也很舒服。在那個時候,已經謀生了某種想法。

二、重新發燒

有一次去音響展,玩了2天,聽遍了所有參展的品牌,什麼風格的都聽了,但是當時在KEF那聽了不知道是R3還是參考1,發現,臥槽,這才是我喜歡的聲音。我覺得那幾百萬的箱子都不如這個好聽。就是我想要的那種低頻的感覺,還有那種突面而來的清晰乾淨人聲,同時也有著非常清晰的解析力。從此之後,KEF成為了我的真命。

展會回來後,開始從頭瞭解KEF這個品牌,各種直播,評測影片看起來,越來越愛。後來下定決心,真力天朗拜拜,整一個KEF退燒吧。但是因為之前一直玩監聽,怎麼說的,個人的一種誤解吧,當時就感覺無源音箱要陪各種大功放,又要各種搭配似的,所有就想選有源音箱。也是因為R3陪功放明顯的超支了,而且那個時候也不知道買什麼功放,因為之前一直再買有源音箱,都不知道買啥。然後就把目光看上了KEF的LS50 WirelessII,新一輪的翻車又開始了。

三、糊的追求

最近幾年,某些平臺有一些很神奇的價格,於是乎,天時地利人和,找到了一個合適靠譜的賣家和一個合適靠譜的賣家,將我的8020+低音炮和天朗的GOLD和音效卡、解碼器、還有監聽控制器全部出給了一個人。那個人非常靠譜,秒確認後,錢款到賬,在沒有添錢的情況下,入手了嚮往已久的KEF的LS50 WirelessII。從此告別監聽音箱。

當時選LS50,因為主要是長得太好看了,全完戳中我的審美,然後KEF的喜愛程度也拉滿,再加上之前的X300A的情懷,然後還想選一個有源的,趕上價格合適,確實是不二之選。到貨之後,全新未拆,非常好,擺好一聽,啊?低音呢,怎麼又他媽的沒有低音。

那段時候陷入了迷茫,難道是我耳朵聾了嗎,為什麼看些評測,ls50和寶華DUO對比之類的,明顯能聽到ls50的低音好好,而且這個ls50放在這的低音明顯還不如之前的x300A呢。後來我確定了三件事:1:LS50預設情況下就是沒什麼低音,APP調節拉滿後,還可以接受;2:我原來一直喜歡的並不是解析而是低音,那些年都玩偏了;3:雲視聽和評測都是扯淡,包括音箱展和實體店的試聽也沒有任何參考意義,家裡的空間和聲學環境才是決定一個聲音好壞的第一因素;4:真的喜歡同軸,以後只玩同軸;5:顏值第一,我發現我能留下來的音箱,都不是因為他音質好,而是因為他長得好看。

下一步的打算,是給ls50配一個炮,然後不再折騰了。陪炮的過程,也很複雜,原裝炮kc62,太貴,總感覺接受不了。所以一直沒考慮,中途買了2個小尺寸的炮,買了一個尊寶的雙6.5的那個入門的小炮,感覺搭配起來不是很好聽,又買了一個英國某品牌的8寸的炮,感覺一般般。後來無意中也抱著不貴買著玩的心態買了一個傑士的10寸炮。沒想搭配起來意外的合適,就是我想要的那種低頻散散的出來包圍到你的感覺。至此這套系統算是完善,陪伴我至今,承攬了我80%的娛樂生活。喜愛程度拉滿。顏值也滿意,決定以後除非有錢了上到5萬以上級別的了不然不再折騰了(真的嗎)。

再此期間,因為痴迷KEF的長相和那種蒙上一層霧的糊糊的聲音,又買了一個最入門的Q350,搭配了Bluesound的N230數播解碼功放一體機,這臺功放給我我完全不同的體驗,原來現在的這種小的全能型的D類功放那麼好玩,尤其是BluOS這個系統,非常好用,讀nas的檔案,非常快,封面什麼的都很好用。但是其實平時還是以airplay投屏為主。在研究bluesound的時候,還發現了一個國外很火的wiim,因為沒有正經的渠道,當時沒敢嘗試。Q350這個相機,雖然是KEF最入門的系列,但是個人還是挺喜歡的,感覺他給我了我一直在回憶的之前X300A的那種感覺,說白了就是糊,但是糊中有戲,對我的胃口。

當時整了幾個實木三腳架做的音箱架,感覺很好看,但是好景不長,我還是低估了我家貓的破壞能力,終於,Q350被摔爛了。叫了個修傢俱的,沒有修好,因為Q350是個貼皮,沒辦法完全修復,更遺憾的是那個大哥搬運的時候,按到了單元,雖然沒啥大事,但是心裡難受,於是忍痛1折出掉了。後來客廳這個位置,就想著擺點什麼,中途特價買過寶華的飛艇,飛艇那個連線穩定性簡直要了命,打入了冷宮。還買了個達尼博瑞3,怎麼說呢,個人感覺太難聽了,沒低音,高音刺的耳朵疼,聲音又薄,出掉了。後來逛海鮮,又收了一個完美成色的白色Q350,想著好吧,到此結束了。

四、同軸圓夢

後段時間,收拾了一下房間,感覺之前吸音過多,導致低音沒有,慢慢調整後,到後面不怎麼使用炮了,然後去年去音響展,看到了FYNE,之前有聽說但是沒有去了解,聽了聽,看了看,中了草,然後開始正文:


FYNE F500+Bluesound N230
聽感:超級大的聲場,有那種沒法言傳的只有同軸喇叭帶給我的感覺;人聲靠前,人聲輕快明亮,騙暖,耐聽;低頻很好,有力度,有彈性,有包圍感;高頻靚麗但不刺激,小提琴等樂器聽起來細膩,且柔順。個人總結為老的天朗但提升了高頻表現,適合現在的年輕的聽音取向,比較全能,適合各種音樂,好推。
外觀:非常好,雖然是品牌系列的最低端(現在不是了),但是做工很出色。亮面的白色和黑色也非常好看,但是亮面的價格偏高。
被摔壞的Q350黑色

後期的Q350白色

Q350放到了娛樂室,搭配wiim amp
Wiim amp,這臺機器感覺價效比無敵,如果不考慮生態的問題,他基本上用一半的價格做到了bluesound 90%的體驗,無論聲音還是app都非常完善,而且比n230功率還大,顏值還高。

依然在C位的LS50,之前使用的USB介面轉同軸連結MAC使用,後來買了一個飛傲新出的K11,飛傲這個可以usb接電腦,然後同軸輸出,等於代替了之前的usb介面,還可以推耳機,使用非常方便。

創新新出的G8音效卡,支援兩個USB輸入混音,可以實現兩臺電腦或者一臺電腦一臺遊戲機公用一個耳機或音箱,平時用它實現PC打遊戲和MAC辦公娛樂只用一臺ls50切中途不用按鍵切換音源的操作。

老的擺位



總結,長得好看和低音好的才是我真正最喜歡的。未來準備不在折騰這種入門的小箱子了,下一步準備攢錢換車,因為其實家裡擺了好幾對音箱,但平時聽得最多的,其實是通勤時的汽車音箱。如以後在升級,會考慮玩一下迪拉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