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佈龐大AI基建,多地釋出2025年供地計劃|財經日日評

點選圖片▲歡迎報名

央行單日開展上萬億元逆回購操作
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11575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65%,與前次持平。因當日有9595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1980億元。資料顯示,本次央行開展的11575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是近5年來單日逆回購操作規模最大的一次。本週四和週五,分別還有3405億元和1050億元7天逆回購到期。
1月17日下午,滬深交易所隔夜逆回購利率突然飆升,GC001(上交所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日內最高報7.77%,創下2024年3月末以來新高;R-001(深交所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日內最高報7.2%。(綜合新京報)
|點評從上週開始,市場資金面就陷入了持續的緊張當中,市場短期拆借利率一度飆升。國內納稅人需要在每月或每季度期滿後15日內完成稅種的繳納和申報,今年1月15日涵蓋了去年四季度的稅款,隨後的兩日資金會流出銀行體系。同時,今年春節也在1月末,企業發年終獎、工資結算,居民節假日消費等,都會導致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暫時減少。因此,上週市場中的資金面整體極其緊張。
週三央行開展的14天萬億逆回購,日期覆蓋到春節以後,市場流動性稍有修復。不過,央行投放流動性的速度略慢,在上週資金最緊張時,每天的淨投放力度也不算大。現階段,央行在動作上並沒有展現出明顯的寬鬆傾向,降息、降準的落地,或許比市場期待的還要晚一些。
多個熱點地區釋出2025年供地計劃
1月22日訊息,北京、廣州、上海等地近日釋出2025年部分或全年供地計劃,引發市場關注。一線城市中,深圳已經完成部分地塊的出讓。1月20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官網釋出2025年度第一輪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共涉及4宗地塊,土地面積約36.18公頃,建築規模約55.82萬平方米,這些地塊將於2月中旬供應。
在此之前,上海市對外發布《上海市2025年擬出讓住宅用地清單資訊公示和出讓預告(一)》,明確提出加大優質住宅用地供應。廣州對外發布2025年供地計劃,廣州計劃全年供應32宗土地,涉及7個行政區,包括天河區的11宗地供應,白雲區的10宗地塊,以及荔灣區、海珠區和番禺區的重點地塊。從上市房企公告看,不少房企近期積極參與土拍,並競得地塊。(中國證券報)
|點評在“穩樓市”政策的引導下,核心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止跌回暖跡象。年初,熱點城市的土拍市場有所回暖。從目前各地釋出的供地計劃來看,除去調整短期市場供求外,更關注城市長期的可持續建設。其中,北京首次提出了商品住宅彈性供地的方式,動態調整供地規模和節奏,能夠更靈活應對市場需求。
目前,房地產市場正在向質量提升轉變,城市供地也更注重品質,多為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較為完備的區域。各地供地計劃釋出後,可能會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或將在節後迎來“小陽春”。但整體而言,土地市場仍面臨調整壓力,短期內大多數城市的市場情緒可能還是以觀望為主。
特朗普宣佈5000億美元AI基建計劃
1月22日訊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佈了一項旨在推動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計劃,涉及金額高達5000億美元。特朗普表示,多家科技巨頭,包括OpenAI、軟銀和甲骨文,已達成協議,將聯手打造一個名為“星際之門”的專案,計劃在美國建設資料中心以支援AI發展。他說,這是“史上最大”的AI基礎設施投資專案。
據悉,該專案的初始投資為1000億美元,並計劃在未來4年內擴充套件至5000億美元。首個建設的資料中心將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隨後將擴充套件到其他州。作為初始的科技合夥人,Arm、微軟、英偉達、甲骨文和OpenAI將共同參與,為這一宏偉計劃提供技術支援和資源。(綜合新華社)
|點評當前科技競爭格局下,AI軍備賽逐漸升級為以國家為單位的較量。主權AI聚焦於技術和資料的自主性,AI基礎設施建設也成為各國佈局的重點。這項被特朗普稱為“史上最大”的建設專案,集中了多家頭部科技企業力量。顯然,美國有意在全球AI體系中尋求領先優勢,提升影響力。考慮到此前美國在科技領域釋放出的霸權態度,此舉也會迫使其他國家加快AI佈局。
AI技術發展深入,資料網路、技術中心等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算力、電力需求也呈指數級增長。微軟近期宣佈不再是OpenAI的獨家雲服務提供商,也是由於僅靠微軟一家之力,已較難滿足OpenAI激增的算力需求。為了更快突破AI技術瓶頸,集國家之力“強強聯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
國內大模型節前迎來密集釋出周
1月22日訊息,春節前國內大模型迎來一波密集更新。1月20日上午,MiniMax海螺上線了語音功能,同日下午,位元組豆包上線即時語音大模型。1月20日晚,DeepSeek釋出了DeepSeek-R1模型,一個多小時後,月之暗面Kimi就推出k1.5多模態思考模型,兩家都稱新模型效能對標OpenAI o1正式版。
以上更新既包括追趕OpenAI o1系列推理模型,又包括追趕OpenAI的即時語音功能。1月21日,騰訊則開源了混元3D生成大模型2.0,指向另一個方向3D生成大模型,面向遊戲、具身智慧等領域的大模型應用。同一天,一直強調應用的百度開啟“自由畫布”應用的公測,百度副總裁王穎透露,百度文庫AI功能MAU(月活躍使用者)已突破9000萬。(第一財經)
|點評生成式AI浪潮下,國內科技巨頭和創業公司競相入局。在處理高難度任務上,國內模型和以OpenAI為代表的國際頂尖模型還存在差距。但從技術迭代速度來看,國內大模型廠商釋出對標產品的時間差明顯縮短,對標OpenAI o1正式版的兩家模型,釋出時間僅在o1正式版後1個多月。
值得一提的是,追趕技術的同時,國內大模型廠商在成本控制和應用上展現出了獨特優勢。毫無疑問,算力是推動大模型迭代、不斷接近通用人工智慧(AGI)的基礎。但伴隨算力接近極限,後續投入建設可能遠非企業之力所能及。對於更多大模型廠商而言,當下更需要探索應用層面的新方向,思考如何將商業價值逐步變現,推動AI技術在各個領域“落地開花”。
寧德時代預計2024年淨利潤增超20%
1月21日晚間,全球新能源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釋出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去年全年營收為3560億元—3660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71%—11.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90.00億元—530.00億元,同比增長11.06%—20.12%。
就上述業績變化,寧德時代在公告中表示,儘管公司電池產品銷量有所增長,但由於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產品價格相應調整,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另外,寧德時代稱,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同比上升,主要得益於公司技術研發能力與產品競爭力的持續增強。(澎湃新聞)
|點評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下,寧德時代去年的營收有所下滑,但淨利潤保持穩定增長。近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帶動動力電池業務增長迅速,行業競爭加劇。作為頭部企業,寧德時代的市場領先地位曾被比亞迪撼動。不過,去年寧德時代推出多款新品,重新坐穩了行業龍頭地位。
寧德時代憑藉市場領先地位及創新水平,保持了較為強勁的盈利能力,但也引發部分產業鏈相關企業的不滿。目前,不少車企已經在發力自研電池或者多元化供應商,從而減少對寧德時代的依賴。為了爭奪話語權,寧德時代也在佈局儲能及換電業務,尋求新的增長曲線。歸根結底,技術依然是這場角力賽的關鍵。
新東方半年報淨營收同比增長25%
1月21日,新東方披露2025財年上半年年報(自然年2024年6月—11月)。財報顯示,公司淨營收約24.74億美元,同比增長25.6%。期內純利2.77億美元,同比增長41.9%,經營利潤達3.12億美元,同比增長37.9%。在非公認會計准則(Non-GAAP)下,上半年純利按年增長25.4%至3億美元,經營利潤增長10.8%至3.28億美元。
同日,東方甄選釋出2025財年上半年年報。財報顯示,東方甄選半年營收為21.8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11億元下降9.3%。若剔除與輝同行直播間產生的總營收金額,持續經營業務總營收為2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期內,公司擁有人應占期內虧損9679.9萬元,同比由盈轉虧。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及直播電商分部的GMV由57億元降至48億元,降幅為16.2%。截至週三收盤,新東方-S和東方甄選分別下跌24.2%和2.35%。(財聯社)
|點評前幾年教培行業遭到監管打擊時,東方甄選一度成為新東方集團的頂樑柱。時至今日,東方甄選反而成為新東方業績表現的拖累項。目前,教育業務已經重新成為新東方的主業。在傳統的留學業務、考試培訓業務上,新東方的業務增速有所放緩。這類業務普遍價格偏高,去年中產的收入整體承壓,為此類業務付費的意願降低。並且,地緣風險有所提升,留學渠道收窄,也對新東方的業務產生了負面影響。
新東方正在大力投入資源,開闢素質教育、學習機等新賽道,前期投入較高。並且,出售與輝同行的虧損也被計入了本次財報中,侵蝕掉了部分利潤,綜合導致新東方的業績表現整體欠佳。新業務們未來能否成為新東方的新亮點,是市場未來一段時間的關注重點。
明星基金經理最新持倉曝光
1月22日訊息,公募基金四季報進入披露期,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觀點和持倉情況也得以浮出水面。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在四季度保持倉位穩定,他認為,雖然組合淨值今年微漲,但這個漲幅依然落後於其內在價值的提升幅度。
富國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前十大重倉股發生了一些變化,億聯網路、藍曉科技退出前十大,傑瑞股份、國瓷材料新晉前十大。相比較而言,興證全球基金謝治宇的調倉幅度更大。其中,興全合宜的前十大重倉股更換了5只,第一大重倉股變成了小米集團-W。此外,興全合潤的前十大重倉股更換了4只,興全社會價值三年持有混合的前十大重倉股更換了6只。(綜合每經網)
|點評去年四季度,A股市場持續震盪,各板塊間表現差異極大。對於這些執掌著較大基金體量的明星基金經理們來說,想要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著實不小。有些基金經理選擇當時間的朋友,堅守價值投資理念。有些則積極調倉換股,甚至是去追一些熱點股票,希望能博取更多收益。只要有自己合理的看法,這些操作方式都無可厚非。對於投資者來說,基金經理的操作是否與自己的思維方式一致,可能要比當下的收益表現更為重要。
基金經理們在擇股上有諸多限制,特別是對於明星基金經理。如果選擇現在市場都看好的板塊,只要虧得不多都不會受到太多譴責。投資於自己挖掘出的方向,很有可能引發市場非議,特別是在聚光燈下的明星基金經理們。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基金經理個人的投資哲學,就藏在每一次調倉中。
週三兩市震盪調整滬指跌0.89%
1月22日,市場全天震盪調整,滬指領跌,北證50指數跌超4%。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14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694億。盤面上,熱點集中在AI硬體方向,除此外其餘個股普跌,全市場超42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算力概念股逆勢活躍,銅纜、CPO等方向領漲,機器人概念股走勢分化。下跌方面,大消費股集體調整,小紅書概念、房地產、旅遊、零售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213.62點,跌0.89%,成交額為4523億元;深成指報10225.87點,跌0.77%,成交額為6835億元;創指報2101.03點,跌0.54%,成交額為3215億元。(財聯社)
|點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逐漸明朗化,可能下個月就會對中國進口商品展開第一輪加稅措施。受此影響,A股全天低開低走,重新陷入調整狀態中,僅有AI概念逆勢活躍。從盤面上看,前期快速反彈的板塊進入跌幅榜中,房地產、消費等多個方向領跌。收盤後,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或將對市場產生些許提振效果。
有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年來,春節過後A股大機率會上漲。不過,今年元旦假期後,A股便打破了過去9年新年首日上漲的紀錄。每年基本面與市場都有不同的變化,刻舟求劍在市場中從來都不是一個好策略。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