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升級:哈佛拉150所大學對抗特朗普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哈佛大學舉起反抗特朗普政府的旗幟,這是美國“內戰”的深度升級。如果說馬斯克按照特朗普的旨意取消聯邦部門並解僱大批員工引起很大震動,但畢竟有“為納稅人省錢”道義優勢的話,特朗普打壓哈佛大學並遭致堅決抵制則觸動了美國標榜最多的“思想和言論自由”立國宗旨。這會被很多人視為一場“決鬥”。
衝突的來龍去脈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後不久釋出了一系列政策,威脅各個學校按照政府的指示改變治校政策,如不調整,將面臨削減資金的後果。3月,特朗普政府指控哥倫比亞大學容忍校內“反猶主義”,並以停止提供4億美元聯邦資金相威脅,迫使哥大做了讓步。
▲透過哈佛大學獲得的聯邦資金與主要醫療保健系統相關。(圖源:外媒)
但是哈佛大學4月14日公開拒絕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整改”要求,這也讓哈佛成為第一所直接拒絕特朗普政府要求的大學。哈佛大學在致美國教育部等聯邦機構的一封信中說:“無論是哈佛,還是其他任何私立大學,都不會允許自己被聯邦政府接管。”特朗普政府當天就宣佈凍結向哈佛大學提供的約23億美元多年期撥款和6000萬美元多年期合同。
哈佛大學不僅沒有屈服,反而於21日宣佈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他們“侵犯了學校的憲法權利”。另外,包括哈佛、普林斯頓和布朗大學在內的150多所美國高校校長21日還簽署了一份聯合宣告,譴責特朗普政府“前所未有的越權”。
▲有分析稱,哈佛大學的研究和專業知識對波士頓地區的生物技術領域至關重要。(圖源:外媒)
哈佛大學是美國高等教育的地標,也是美式“思想和學術自由”的旗幟。它成立於1636年,培養出了16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8位美國總統,是美國最具名望的大學。今年1月2日,在拜登政府的最後時期,哈佛大學前任校長因深陷“校園反猶”立場爭議而被迫辭職。
▲2024年,一名哈佛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舉起巴勒斯坦國旗。(圖源:外媒)
而這一次,美國大學與政府的嚴重衝突前所未有,根本原因是以色列戰爭掀動了美國國內大學裡的反以情緒。由於猶太集團盤根錯節,掌控了美國的關鍵權力和意識形態風向,大學校園裡出現的反以色列血腥戰爭顯得十分突出、搶眼。美國著名大學裡有許多來自亞洲、歐洲和中東等地的國際學生,特朗普政府在近一個月內撤銷了全美170多所高校約1100名國際學生的簽證,使他們面臨被驅逐風險。另外,特朗普還反對大學在不同種族之間進行招生比例的安排,反對跨性別者權利和多樣性,年輕人聚集的大學在這方面都是“重災區”。
特朗普拿哈佛大學等開刀,屬於“擒賊先擒王”,他要徹底改變美國社會的價值取向,沉重打擊與民主黨淵源更深的自由主義。
但打垮哈佛大學,可不像清除難民那樣擁有“群眾基礎”。鑑於哈佛大學歷經389年來積澱起的高度名望,當它振臂一呼抵抗特朗普時,普林斯頓等常青藤大學迅速跟進,百逾所大學校長聯名反抗政府,這會形成思想聲勢,牽動輿論中更多質疑,嚴重戳傷特朗普政府在美國社會上搞這一套的合法性。美國一名州長還把中國搬出來,指控特朗普這樣做“是在邀請中國搶走我們的科學家,這很可怕。”
▲當地時間12日下午,數百名學生、教授抗議特朗普政府威脅削減哈佛大學經費。(圖源:外媒)
重要的是,特朗普四處出擊,攤子鋪得非常大,他在透支美國選民給予他的信任。貿易戰帶來許多震動、裁員導致大量家庭的困頓、驅趕非法難民又將很多留學生和可憐的弱勢群體“一勺燴”,大量人群和階層怨聲載道。這個時候哈佛大學站出來聲討特朗普,與他開展法律戰,有可能成為一個關鍵的砝碼,推動厭倦特朗普政策的情緒發酵,形成多米諾骨牌式的連環風險。至少這是特朗普肯定會加以警惕的方向。
這件事似乎搞成了死結。白宮發言人週一表示,獲得用納稅人的錢提供的資助是“一種特殊待遇”,而哈佛大學“未能滿足享受這種特殊待遇所需的基本條件”。雙方的對抗已經政治化。哈佛大學不僅串聯很多大學校長一起“造反”,警告取消撥款將“對美國高等教育的未來造成嚴重後果”,還指控這一決定會破壞哈佛大學所在城市波士頓的經濟,因為哈佛大學與當地很多機構存在合作。哈佛大學在拉統一戰線。特朗普則把反猶太主義這頂美國最禁忌的帽子死死扣到哈佛大學頭上。事情有可能一直打到最高法院,而每一個進展都將在美國繼續產生震動。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