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研城邦
近日,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之間的矛盾持續升級,雙方圍繞經費、調查等多方面展開激烈交鋒,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據《華爾街日報》 4 月 20 日訊息,在經歷了一週的衝突不斷升級後,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的做法十分惱火,正計劃再凍結該校10億美元的健康研究經費。

衝突的導火索源於4月11日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接受反猶調查與相關監管的談判信函。特朗普政府官員本以為此信函屬於“保密事項”,然而哈佛大學卻選擇公開,並強硬表態寧可放棄22億美元的聯邦經費,也絕不妥協自身獨立性。這種“硬剛”態度瞬間點燃了特朗普政府的怒火,雙方矛盾就此激化。
4月17日,特朗普政府行動升級,以撤銷哈佛招收國際學生資格和免稅地位為威脅,繼續要求哈佛滿足政府此前要求。政府官員對哈佛的態度產生了嚴重懷疑,認為哈佛或許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進行真誠談判,而是打定主意要與政府對抗到底。
不僅如此,美國教育部也加入“施壓大軍”。同在4月17日,教育部向哈佛大學發出信函,要求哈佛提供一份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來自外國或與外國來源簽訂的禮物、贈款和合同的清單,同時還索要過去15年間接待的所有外國訪問學者及學生名單。這一系列要求無疑給哈佛大學帶來了巨大壓力,也讓雙方的矛盾進一步複雜化。
從哈佛大學的角度來看,其堅持自身獨立性有著自身考量。作為一所世界頂尖學府,哈佛擁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和獨特的學術傳統,維護自身獨立性和學術自由是其發展的基石。一旦在反猶調查等問題上妥協,可能會對學校的聲譽和學術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
然而,特朗普政府也有自己的立場。政府可能認為哈佛大學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需要透過調查和監管來確保其符合相關政策和規定。而且,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政府對於一些敏感問題採取了強硬態度,哈佛大學的公開回應和強硬態度顯然觸碰了政府的底線。
這場衝突不僅涉及到哈佛大學和特朗普政府雙方,也對美國高等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目前,雙方仍處於僵持狀態,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性。哈佛大學是否會在巨大壓力下做出讓步?特朗普政府又會採取何種進一步措施?美國教育部提出的種種要求能否得到滿足?這些問題都亟待時間給出答案。這場風波究竟會以何種方式收場,我們將持續關注。
倡導理性閱讀,離夢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