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海報,備註城市,掃碼新增小助手報名
直播預告
正文
哈佛大學反對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其中包括政府監督招生、招聘以及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意識形態
《紐約時報》週五報道稱,那封引發哈佛對抗特朗普的政府信件並非出自白宮授權!
按照該報援引兩位不願透露身份的訊息人士的說法,這封由聯邦政府致哈佛大學的官方信件系“未經授權”其不應發出。該信件提出的一系列訴求被哈佛校方視為過激和非法。
這封信件於4月11日的共同簽署者包括聯邦總務管理局局長喬什·格倫鮑姆、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代理法律總顧問肖恩·凱夫尼、以及美國教育部代理法律總顧問托馬斯·惠勒。
在致哈佛校報的宣告中,一位哈佛發言人指責政府的要求實屬“頤指氣使”。“即使這封信件是一個失誤,政府本週採取的行動也會產生不可逆轉的後果“,這位發言人還表示這封信由高階官員簽署並具備政府檔案的所有特徵。
《紐約時報》報道稱,政府於4月3日向哈佛大學提出整改要求,但沒有明確具體細節。為了避免此後可能發生的公開對峙,哈佛的律師一直要求特朗普政府明示其具體訴求。
上述第一封信件要求哈佛禁止抗議活動參與者佩戴口罩,取消多元、公平和包容性(DEI)專案,並謹遵國土安全部的相關規定,但幾乎完全沒有詳述白宮究竟要求校方做出何種整改。
而4月11日簽發的信件本應澄清第一封信件的具體要求,然而實際上卻提供一系列更為過激的要求,包括取消承認支援巴勒斯坦團體,接受為期三年的聯邦審計,並向聯邦機構舉報違反學校行為準則的國際學生。
當艾倫·加伯校長於週一宣佈哈佛拒絕白宮上述要求後,聯邦總務管理局局長格倫鮑姆致電哈佛的律師稱他和美國教育部代理法律總顧問惠勒並未授權簽發此信。格倫鮑姆表示這封信件雖然備妥但不打算於週五發出,因為特朗普政府和哈佛大學之間的對話還在進行中。
在致《紐約時報》的宣告中,一位白宮高階官員為上週五政府信件及其過激要求辯護稱,哈佛沒有及時接聽格倫鮑姆的來電,在完成通話後也未與聯邦反猶主義工作組的成員進行溝通。這位官員表示,“哈佛反而大肆宣傳其受害者形象。”
《紐約時報》報道稱,週一晚上,哈佛高階管理層和哈佛最高管理機構哈佛公司(Harvard Corporation)收到這封信未經授權簽發的彙報——其中多數人也確信特朗普政府最新的過激訴求屬於誤發。
但是,此時特朗普和哈佛之間的對峙已然難以收拾——加伯明確表明立場,而白宮也宣佈凍結該校超過22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和合同!
上週晚些時候,哈佛大學管理層試圖搞清楚特朗普政府究竟希望校方做些什麼來應對反猶主義。白宮提出了一些明確要求,例如禁止校園抗議運動參與者佩戴口罩等,但其他要求顯得含糊不清。
週五深夜,聯邦政府向哈佛發出一份五頁紙的訴求清單,內容涉及該校運營、招生、招聘、教師管理以及學生生活,這簡直是要改變哈佛的整體運作。不到72小時,哈佛於週一果斷拒絕了這些訴求。
這是自特朗普總統開始向高校施壓要求配合其政治目標以來,大學最公開的一次反抗。
哈佛的領導層在週末進行了激烈討論,最終認為白宮的這些要求嚴重威脅了這所已有388年曆史的大學的獨立性和使命。
哈佛有足夠的財力和政治影響力來對抗華盛頓。管理層還發現,即使哥倫比亞大學已經妥協,還是遭到特朗普政府方面步步緊逼而陷入了困境。哈佛選擇抗爭。因為退讓的代價似乎更大。
“無論哪個黨派執政,白宮都不該插手私立高校教什麼、招誰、僱誰,或者研究什麼,”哈佛校長艾倫·加伯在週一的公開信中寫道。
針對校長宣告,白宮迅速反擊,凍結了超過22億美元的聯邦資金。還有近70億美元的撥款面臨威脅,包括哈佛附屬醫院的撥款。
週二,一直把精英高校作為攻擊目標的特朗普威脅要取消哈佛的免稅資格。
即便對於坐擁530億美元基金會、全球最有錢的哈佛大學,持續的資金凍結也將重創其實驗室、各個院系和教學活動。然而,哈佛領導層選擇維護學校聲譽、獨立性和傳承,賭學校能夠熬過特朗普的攻勢。哈佛前校長勞倫斯·薩默斯說,“這種行為超過麥卡錫主義十倍乃至百倍,完全違背大學在自由社會中的使命。”
特朗普政府週五的信件開頭還算客氣,但流露著不滿。三位聯邦官員寫道,哈佛“沒能達到聯邦投資應有的學術和民權標準。”
這些來自教育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和總務管理局的高階官員告訴加伯校長,政府“歡迎”他合作,恢復大學的承諾。如果哈佛接受條件,他們表示可以著手製定“更全面、更具約束力的和解協議”。這封信是哈佛尋求澄清白宮八天前提出的溫和提案後收到的。週五晚上到達劍橋的信件,內容遠超對第一封信的解釋。
開頭客氣幾句後,這封信迅速丟擲一系列廣泛且極具干涉性的要求,讓哈佛領導層深感震驚。此前,他們還對與白宮達成某種協議持開放態度。
白宮要求削弱哈佛教職員工的權力,推動“擇優錄取”的招生和招聘政策。特朗普政府還想審計大學資料,調整“國際學生的招生、篩選和錄取”流程。
白宮還要求哈佛審查“觀點多樣性”,立即停止任何與多元、公平和包容(DEI)相關專案,引入外部人員協查“最助長反猶騷擾或帶有意識形態傾向的部門和專案”。此外,白宮要求哈佛至少到2028年底——大約特朗普離任時——定期彙報執行情況。
最後通牒似乎跟特朗普政府宣稱的消除校園反猶主義目標僅有擦邊關係。肯尼思·馬庫斯,特朗普第一任期教育部民權負責人認為白宮的提議“遠不止反猶主義,反映了保守派對高等教育問題的更大擔憂。”現為路易斯·D·布蘭代斯人權法律中心主席兼執行長的馬庫斯表示這些要求在於反擊“哈佛代表的左翼傾向”。
加伯博士沒把哈佛的回應定義為左右派之爭。他在回絕白宮的信中,用12個字表明立場:“哈佛不會放棄獨立性或憲法賦予的權利。”
史蒂文·平克,哈佛心理學教授兼學術自由委員會聯合主席說:“幾乎無法想象任何一位大學校長會同意那些要求,因為這直接干涉教職工和學生的信仰。”但哈佛回應速度還是出乎他的預料。
比多數學術界人士更具政治鬥爭經驗的前財長和哈佛校長薩默斯認為,“政府訴求信件的極端程度讓校方的拒絕決定比想象中容易做出。”
如果白宮官員目的是挑事,他們的策略看來奏效了。但特朗普政府沒公開這封重磅信件,給了哈佛時間精心準備反擊,包括推出一個精心準備的網站來展示學校對社會的貢獻。在這個罕見的案例中,哈佛居然壓過了特朗普政府那套出奇制勝的策略。
哈佛的強硬態度震動了整個高等教育界,部分原因是之前沒人覺得該校會在特朗普的攻擊下如此大膽。據兩位知情人透露,週日幾十位大學領導開電話會時,完全沒提到白宮對哈佛的新要求或哈佛的回應。
最近幾個月,哈佛明顯保持低調、順從的姿態,校園裡不少人甚至擔心學校會效仿哥倫比亞大學妥協的路子。
三月,哥倫比亞大學為了拿回4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和合同,同意了特朗普政府的一堆要求。但錢還是沒到手。相反,白宮現在考慮跟學校籤個同意令,讓聯邦法官監督協議,這可能讓白宮未來幾年都對哥大具有影響力。
特朗普就職前,哈佛請了一家跟白宮和司法部關係很鐵的頂尖遊說公司。學校還定了更嚴格的反猶主義標準,惹惱了不少支援言論自由的人士。後來,隨著聯邦政府對哥倫比亞大學和其他頂尖學校施壓,哈佛還撤了中東研究中心的兩位負責人,暫停了跟一所巴勒斯坦大學的合作,還跟一所以色列學校新建了校際聯絡。
此前,部分頂級高校作為原告在法庭上挑戰特朗普政府提議更改研究資助公式的計劃,但哈佛大學並未參與其中。
儘管行事低調,哈佛一直悄悄地為可能與白宮的衝突做準備,有些措施早在白宮3月31日宣佈審查哈佛約90億美元資助之前就已開始。今年3月,哈佛暫停了招聘,並計劃在債券市場籌集12億美元。哈佛還考慮調整其530億美元基金會支出的方式,就像疫情期間做過的那樣。
哈佛面臨的財務風險巨大,這對全美其他地區也有影響。特朗普政府似乎決心切斷自二戰以來美國白宮與大學之間蓬勃發展的合作關係。
特朗普政府尚未向哈佛解釋打算凍結的22億美元是如何核算出來的。校方官員推測,這筆錢可能包括聯邦政府每年為哈佛研究人員提供的約6.5億美元,以及多年期合同的全部金額。
到週二上午,哈佛已感受到波及。該校公共衛生學院確認,傳染病專家莎拉·福瓊收到停止工作的通知。福瓊博士的結核病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院6000萬美元的合同資助,涉及哈佛及其他多所美國大學。
聯邦官員尚未回應有關他們與哈佛及研究人員溝通的垂詢。
哈佛的捐贈基金或許能夠緩解部分財務壓力。但管理層通常不願動用這些資金,擔心耗盡未來所需的儲備。在哈佛,約80%捐贈基金被限於特定用途。即便如此,哈佛在最新財報中提到,仍有上百億美元可用於應對“突發事件”。
哥倫比亞大學近期的經歷表明,哈佛無論選擇哪條路,都可能面臨持續的麻煩。特朗普政府對常春藤盟校的態度讓哈佛官員深感不安,他們擔心白宮可能會違背簽署的任何協議。
曾任哥倫比亞大學21年校長的李·博林格週二表示,“透過談判和妥協來解決問題,似乎找不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平克博士也有類似看法。他說,如果哈佛確信白宮是真心談判,哈佛可能會像哥倫比亞一樣嘗試協商。
特朗普政府及部分國會議員批評哈佛的對抗態度。例如,負責處理與哈佛爭端的白宮特別工作組在週一晚間的宣告中稱,哈佛的回應反映了“美國頂尖大學中普遍存在的特權心態——認為聯邦資助不需要承擔遵守民權法的義務。”
但在許多地方,尤其是在校園裡,哈佛展現的勇氣讓人鬆了一口氣。人們擔心數十億美元研究資助的損失可能威脅到工作崗位、實驗室和長期專案。但他們認為,像哈佛這樣有影響力的大學有責任捍衛自己的原則。
哈佛政治學家史蒂文·萊維茨基在教授關於威權主義與民主的課程前,讀了加伯博士的信。“看起來哈佛決定要抗爭了,”他在課堂開始時說。
如今,儘管政府過激訴求被證明是一起烏龍,但白宮和哈佛形成對峙似乎難以化解。本號會持續關注這起事件並報道後續發展。
2025頂尖美本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
西安、成都、重慶行程即將確定
🔥席位緊張,歡迎掃碼預定!🔥
相關閱讀:
作者:海哥,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