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女性生完孩子照樣會被裁員!??

你知道嗎,在加拿大,每年有大約2.5萬名媽媽,在休產假的時候“失業”了…
這對於很多在加拿大職場打拼的女性來說,懷孕生子不再只是人生中的喜悅時刻,而成了一場職場危機的“分水嶺”。
一名安省媽媽就是如此:剛生完孩子,就被裁員!

“我親手培訓了接班人,然後…她留下了,我被裁了。”
Arina Kharlamova,是安省Whitby的一位媽媽。為了第二胎能享受帶薪產假,她特意在2020年找到一份全職工作。

懷孕、生娃,休產假…一切按部就班,按照原本的計劃。
直到她在產假剛開始兩個月後,收到解僱通知!!
最諷刺的是…她的績效從未出過問題,而她自己培訓的“產假替補”則被公司正式留下。
“我一下子懵了……帶著兩個孩子重新找工作,那種無助和恐懼,真的刻骨銘心。”
另一名蒙特利爾的母親Clarisse Zelmat,也是在兩次的懷孕生子後丟掉工作……

2022年她生下第一個孩子,第二年重返工作崗位,但兩週後就被解僱,並且沒有資格享受就業保險。

後來懷上二胎的她,又一次丟掉了工作。

“對我來說,生孩子就意味著每次都要丟掉工作…一點也不好玩。”

根據加拿大“Moms at Work”組織最新調查顯示:15%的女性在懷孕、產假期間或剛返崗時被解僱或不續約。這相當於每年有約25,000位女性受到影響,是加拿大平均裁員率的3倍!
更誇張的是:
-
26%的女性迴歸職場後收入下降
-
80%的職場媽媽沒有明確的返崗安排
-
超過40%的女性考慮直接辭職
照理來說,按照《加拿大勞工法》,僱主不得因員工懷孕或休產假而解僱、降職或懲罰她們。

但在現實生活中,公司只需一句“業務調整”,就能合法繞開法律保護,將媽媽們“踢出局”。
尤其是合同工、私營公司、小企業,在員工產假期間進行結構性裁員、職位合併等原因……你很難證明這不是在針對你。
根據UBC社會學教授的研究指出:“很多僱主會用‘表現問題’為由裁人,母職歧視往往是隱藏的、難以被證實的。”
很多人以為,媽媽們被裁,是“職場的自然淘汰”,但這背後,卻是女性參與度下降、性別收入差距拉大、社會結構逐漸失衡的訊號…
Motherhood Penalty正在讓女性職場路越走越窄。

對於這個問題,調查報告中還提出了不少解決方案,包括:
-
建立Keeping in Touch Days制度,讓媽媽在休假中也能偶爾參與公司事務
-
最佳化稅收結構、提高產假津貼補貼
-
僱主制定清晰的“返崗計劃”,確保媽媽迴歸崗位有明確安排
但這些改變,是需要社會共識的!
職場媽媽們…她們在拼事業的同時,也在拼家庭。她們用愛和責任支撐了下一代,也同樣值得擁有被尊重、被支援的職場環境。
Ref:
https://montreal.citynews.ca/2024/12/30/pregnant-montreal-lost-job-ineligible-ei/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personal-finance/article-maternity-leave-protections-women-job-losses-repo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Z76SFUKNY
目前100000+加拿大華人媽媽關注加入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