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過得不好,三個細節暴露,很明顯

你做我的朗讀者   我做你的擺渡人
戳藍字一鍵關注擺渡人
每晚21:39
無論你在哪裡,請記得開啟手機。
點選播放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訊
文:納豆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 擺說 //
終於終於,擺渡人有新的個人微信了。久等了,擺粉。
快加我,一起聊撩吧~微訊號是:baiduren156
還可以關注我的微博 @擺渡人daily 。平常會分享一些我生活中的趣事哦。
等你們哦~
看過這樣一句話,讓人心酸:
女到中年,談情已老,談錢太少,談死尚早。
的確,步入中年,每個女人似乎都在拼盡全力、殺出重圍。
但無奈,精力大不如前,壓力與日俱增。
似乎,每天都要打了職場這一仗,再打家庭這一仗,鮮少有人能真正十面春風。
尤其是當她們身上有了這三個細節,不僅說明人生不夠精彩,還可能每天都是劫後餘生。
不信,咱們一起來看看。
-1-
沒了愛好
一個女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黯淡?
我想,大概是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給了家庭,從而忘了自己喜歡什麼。
在影視劇《小日子》中,人到中年的張善亞就是如此。
她千里迢迢從老家來到上海,就是為了照顧孫女兒,解決兒子、兒媳的後顧之憂。
每天一起床,她就開始洗衣、做飯、收拾家裡,一刻也停不下來。
她本以為,這就是自己的價值所在。
但是兒子兒媳卻不這麼想,年輕人會覺得她管得多、不自在。
所以,婆媳矛盾總在時不時上演。
而當兒子兒媳提出,讓她去過自己的生活,給他們留點兒空間時,更是把矛盾推上了高潮。
她抱怨、崩潰、無奈,甚至覺得自己的天都塌了。
她不知道,除了照顧他們,自己還能做啥。
直到兒子幫她報了個攝影班,一切似乎都迎來了轉機。
雖然對怎麼使用相機都一竅不通,但是張善亞總能敏銳地捕捉到人物的特性。
不僅老師對她的作品十分讚賞,同學們也十分喜歡她的視角。
此時此刻,她發現,人生,似乎還有另外一種活法。
張善亞,是很多中年女人的縮影。
從進入婚姻的那一刻起,她們就把自己貢獻給了這個家。
照顧老公、照顧孩子、照顧孫子……
漸漸地,她們開始沒時間社交、沒時間打扮,甚至沒時間去想想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生活?
而當有那麼一天,她們發現身邊人似乎不怎麼需要自己時,就會變得落寞。
而愛好,卻是人生的一個支點。
它可以幫人建立起自己的趣緣圈層,也可以幫人找到內心平靜的方法。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就放棄內心中的熱愛。
去探索,去感受,去經歷,你的生命才能變得寬廣、豐富、多彩。
-2-
少了進取
錢多、事兒少、離家近,是很多人對於工作的一貫所求。
尤其女到中年,有了家,有了孩子,就會覺得在工作上“進取”沒那麼重要,得過且過就行了。
作為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寶媽,網友@夾岸桃花 就是如此。
因為兒子兩歲前,基本是在藥罐子裡泡大的,所以她每個月都需要跑醫院。
好在,自己待的單位穩定,也方便請假,領導不會刻意為難她。
年假、調休、事假什麼的加起來,一年請下來的假不會少於二十天。
而且,同事們相處得也融洽,會自發當個AB角,來相互補位。
一開始,她很慶幸自己找了個好單位,加班少,離家十分鐘,即使工資不高,但好歹能應付生活。
所以,這麼一干,就是十幾年。
中間,也有過晉升的機會,但一想到要給自己增加負擔,她就一一回絕了。
一開始帶她的領導,會覺得惋惜,後來也不再提起,只是心裡覺得是恨鐵不成鋼而已。
事情的轉折,是35歲那年,她失業了。
老闆無心經營,就把公司賣掉了,而她們這種“閒職”也自然成了最早被打發的那批人。
當她重新被推回到了社會上,35歲不僅成了一個坎兒,就連在一個崗位上待了13年也成了缺乏上進心的表現。
她自己一想,也確實是,自從有了娃後,她就失去了自己的職業野心。
所有事情,似乎都開始從娃的角度出發。
或許,這一切都沒錯。
但換種角度,其實也是對自己和孩子的不負責。
人到中年,如果不能在職場上披荊斬棘,失去的不僅是自己的晉升渠道,也是孩子的學習榜樣。
好在,失業後的@夾岸桃花 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不僅一口氣拿下了國家心理諮詢師二級證書,而且一邊做自媒體一邊瘋狂面試。
如今,她成功實現了孩子經濟兩手抓,一切似乎也正在重新步上正軌。
一個女人,在人生路上很難,不能因為任何原因而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懈怠感。
要知道,很多時候時代拋下你,連聲招呼也不會打。
學著早早給自己定下規劃,不斷提升能力效率,才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負責。
-3-
失了自我
前兩天,和一個好久沒見面的朋友聊天,說起曾經的理想,說起過往的追求。
她有潸然,說這些,似乎已經成了上輩子的事兒。
現在,她似乎只有睡著的時間,在做自己。
只要一起床,就成了“糖糖媽媽”,需要給孩子準備早餐,送孩子去幼兒園,接孩子去興趣班……
手機相簿裡,也從自己喜歡的美食,帶著些自戀色彩的自拍,曾經走過的地方;
變成了孩子的今天學了什麼,孩子今天吃了什麼,孩子今天經歷了什麼。
不是不好,她也會因為孩子的成長,而覺得幸福。
但是,似乎她正在漸漸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曾經有什麼追求。
轉而被替代的,是她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考到什麼學校,實現什麼等級,彌補什麼遺憾。
作為全職媽媽,她似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甚至夢想,都給了孩子。
只是,就算這樣,她依然覺得不夠。
而當孩子睡覺的時候,她也會反思,這樣的自己,實在是太無趣了?
就這樣一輩子,真的會不後悔嗎?
這個場景,和《玫瑰的故事》中,黃亦玫的那句“很久沒有人叫過我的名字了,我不希望黃亦玫這個名字,被小初媽媽取代”形成了強烈的共振。
人們都說,一個女人失去自我,會有三個階段:戀愛、結婚、生孩子。
進入了一段親密關係,特別是進入了家庭,經歷了母職圍剿後,很多女人的生活重心開始徹底失衡。
或是社會的壓力,或是家庭的需求,她們不再渴求為自己尋覓些什麼。
而是希望自己可以扮演好,XXX的妻子,XXX的媽媽,XXX的女兒這些角色。
但時間一長,她們卻會因此,而漸漸失去了身為人的主體性,也會因此,而變得不那麼快樂。
但所幸的是,每個女人,其實都有翻身的機會。
不管你是誰的媽媽,誰的妻子,你都可以暫時性地從各種角色中跳脫,去給自己放個假。
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做決定。
即使,僅僅是選擇穿什麼衣服、化什麼妝容、做什麼工作……
女到中年,不管外界怎麼看,我們都要關照自己的身體,珍視自己的感受,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而在一點點追尋自我或找回自我的過程中,你也可以逐漸激發出強烈的自我效能感與內在控制感,重新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4-
楊絳說:
人到中年,最好的日子不是驚豔,不是繁華,而是遠離喧囂,一半清醒做好自己,一半努力包容別人。
對中年女人而言,生活既是修行,也是恩賜。
過得好不好,幸福與否,不僅要看外界環境,更要看是否能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
所以,你始終要記得:
家務再忙,也要關照自己的興趣;
瑣事再多,也要鎖定自己的方向;
感情再好,也要在意自己的感受。
畢竟,作為女性,這一輩子,你翻山越嶺,終究要為自己而來。
-End-
作者簡介:納豆,我在彈指間環遊地球。個人公眾號:四五頁(dreaminggirls3)。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


親愛的
在兵荒馬的朋友圈
謝謝你不是為我而卻能為我而
如果不能渡你上岸,我願陪你數盡人生波瀾。
你的每次分享,就像給擺擺 一個愛的抱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