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關稅衝擊的好萊塢,早已扛不起美國軟實力的未來。
美國仍處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恐慌裡。
與此同時,國家電影局此前宣佈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也持續在美國服務業引發了連鎖反應。

華納兄弟連續三週市值大縮水,已經蒸發66億美元,派拉蒙兩週內市值減少超10%。
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最近一檔美國新聞節目中,曾參與《鋼鐵俠3》等影片製作的好萊塢電影人對這個判斷表示認同:
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世界和好萊塢互動時代的結束。

好萊塢,是美國電影業的縮影,也是美國服務業的縮影。
透過美國電影行業特別是好萊塢對美國政府不滿的聲音,可以看出恐慌正如何在美國不同產業間蔓延。


好萊塢的可能性,正在被特朗普政府親手打破。
在全球銀幕前,好萊塢大片正在加速失去吸引力。
現實或許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哥斯拉大戰金剛》或許還能靠全球市場苟延殘喘,下一個“怪獸宇宙”系列,可能就撐不下去了。
好萊塢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還不止於此。

最先被特朗普關稅擊中的,是電影的“地基”——佈景的製作材料。
搭景需要大量木材、膠合板和鋼材,這些物料很多都從中國等國進口。
關稅的提高,便意味著這些關鍵原料將更昂貴、更難獲得。
向電影佈景組供貨的油漆供應商表示:
關稅影響到了他們的進貨成本,他們預計油漆材料價格會上漲30%。

而漆,只是佈景的一項材料。
電影的布料、配飾和鞋類基本均依賴進口。
對此,好萊塢美國聯合服裝公司總裁戴安娜·福斯特就坦言,“我們挺不過去了”。
因為她還需要將服裝運送到全球各地客戶的劇組中,而跨境運輸和物流成本正在因關稅而上升。
而原材料進出口和跨境運輸,這是電影行業的貨物貿易之一,也是關稅影響體現得最直接的地方。
但今天好萊塢更依賴的,也更擔心的,其實是廣告、發行、版權授權等服務貿易的收益。
由於美國文化產業的核心盈利點確實在於智慧財產權和品牌價值,因此,如果中國消費者開始在電影領域對美國產品“降溫”,這種趨勢很可能會進一步外溢,影響到其他依賴美國IP和品牌溢價的行業。
當下,由於中國將適度縮減美國電影的進口,一些原本投資電影的廣告商,正在重新評估是否縮減影片廣告的投放。
在過去的幾周裡,頗具影響力的廣告分析師Brian Wieser和媒體情報公司Magna都下調了他們對2025年廣告增長的預測。
Wieser將2025年的展望從去年12月的4.5%下調至3.6%;
Magna將其展望從之前的4.9%下調至4.3%。
一面是因關稅增加的成本,一面是因關稅減少的收入,這些都在讓好萊塢電影人陷入深淵。
曾創作《與鯊共舞》的導演、前製片公司高管George Huang就說,好萊塢本就受到多重打擊:
疫情、罷工、洛杉磯山火、票房下滑、觀眾習慣改變等。
“我只擔心,所有這些事加在一起,會不會變成那根壓在汽車引擎蓋上的羽毛,而這輛車正懸在懸崖邊。”
即便特朗普於4月11日對部分產品開出豁免,整體貿易政策仍在反覆變化。
他表示:“現在每個人都面臨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所有事情都放緩了。”
“製片公司本來就很謹慎,現在是真的更謹慎了。”
反映在資料上,FilmLA的報告顯示:
2024年洛杉磯攝影棚使用率從90%以上驟降至63%,專案數量和拍攝天數均跌至近六年新低。
2025年第一季度,洛杉磯地區街道上的外景拍攝總天數為5295天,而去年同期為6823天。
相比去年,洛杉磯今年第一季度的拍攝天數下降了22%。


好萊塢在特朗普的關稅等政策陰影下——
削減預算,甚至停止電影立項,更妄談影響力。
收錄於美國影視平臺IMDb的一則短片更加深刻反映了好萊塢對特朗普的不滿和對未來的強烈不安。

這則短片的標題是,《特朗普政府下的好萊塢正在崩塌》。
如今,好萊塢已經將特朗普視作“伏地魔”一般的存在。
實際上,近期在持續追蹤美國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相關討論,發現有99.2%的美國網友都認為美國政府對美國電影業造成了損害。

事實確實如此,被關稅衝擊的好萊塢,早已扛不起美國軟實力的未來。

不過,在某種程度上,當好萊塢不再是世界故事講述者的中心,世界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故事的講述者。
如果美國政府繼續一意孤行,在服務貿易上勢必會遭到更多的反制和反噬。
曾幾何時,美國大片不僅讓世界觀眾為之傾倒,其塑造的美國硬漢往往以救世主的形象吸引影迷無數,也在潛移默化中輸出了美國精神。
而今,好萊塢電影被特朗普關稅打得氣息奄奄,這,恐怕就是“美國時代”結束的開始。
· END ·
視 頻 推 薦
尋求報道、商務合作、投融資對接媒體互推、開白、投稿、爆料等……
掃碼新增投資人說運營者微信,備註「商務合作」詳細溝通。

超 級 社 群
【投資人說】正在組建超級投資者社群、超級創業者社群、超級讀者群、超級媒體群等,目前總人數已超1000人。
發現贊和在看了嗎,戳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