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建秋
這是馬斯克那個“政府效率部”發的推特:

“我們非常感謝成千上萬美國人表示有興趣幫助我們的‘政府效率部’(DOGE)。我們不需要更多兼職的創意創造者,而是需要超高智商的小政府改革者,並願意每週工作80小時以上,專注於枯燥的成本削減工作。如果你是這樣的人,請將簡歷直接傳送給本賬號。埃隆和維韋克將對前 1%的申請者進行稽核。”
馬斯克附帶了一條訊息:

“的確,這將是一項乏味的工作,樹敵很多,報酬為零。多划算”。
這麼多年,我一直堅持一個宗旨,就是:什麼勞動就是什麼價格,所以我堅持一條原則就是:拒絕相信任何“免費”的東西,且我認為所有的免費也好,超低收入也好,背後總是隱藏著更不可預測的東西。
比如說如果我看到某CEO號稱“每年只領一塊錢工資”,那我相信他獲得的絕對不止正常工資。
馬斯克這個“政府效率部”其實並不是政府部門,而是一個政府外部的諮詢機構,且沒有任何權力,它只能提建議,至於能不能消減2萬億的預算,這不是它能決定的,這得國會來。
上一次真的大刀闊斧的搞精簡的人,叫拉姆斯菲爾德,至於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目前美國的地位比拉姆斯菲爾德時期差得多,且看馬斯克有什麼本事。
當然今天說的不是消減的問題,是說政府開支的,為什麼政府開支那麼重要,今天主要講這個。
該說不說,瞄了一下特朗普任命的那些人,忠心是第一位的。在特朗普麾下做事不容易,而且任命很多是矛盾的。
盧比奧其實是個新保守主義者,為什麼任命一個新保當國務卿,這個恐怕不是特朗普自己的意思。
選的教育部部長高中肄業,衛生部長搞疫苗陰謀論,情報局長是著名通俄分子,國防部長是當過排長的福克斯主持人,馬斯克是準備和這群臥龍鳳雛相處,怎麼說呢?建議馬斯克還是買點強效護心片。
所以我覺得特朗普任命的那些蠢X,反而能呆的時間久一點,畢竟忠誠是第一位的。
越是有主意,越是難活。
美國的公務員
美國公務員制度也經歷了一系列改革,最早的聯邦政府沒什麼權力,僱員很少,總統說了算,到1829年安德魯傑克遜上臺,上臺第一年開除了900人,拉了一大票自己人上臺,開啟了獵官制,所謂的獵官制就是透過選舉獲得政權後,為了執政的需要,以新政權的支持者擔任公職而更換公務員。
此後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發生,國會1883年通過了《彭德爾頓法案》,確定了文官職位是由公開競爭性考試、擇優錄取的原則。1939年《哈奇法案》規定在職公務員不得從事政治活動。只有一少部分高階官員才是任命的。
聯邦公務員分為三類:
第一類屬於競爭上崗的,這是絕大多數公務員的位子,一般是透過競爭性招聘上來的,基本上就是考試。
第二類屬於高階行政人員服務,主要是政治任命,類似於歐洲的政務官。
第三類屬於例外類,例如實習生,為外交服務的專業人員,這類僱員通常是有例外服務機構自己制定的招聘政策。
很顯然,如果馬斯克要裁人,就必須動《彭德爾頓法案》,而動這個法案可不容易。
實際上早在上一個特朗普任期裡面,特朗普就意圖下手,不過他選擇的不是廢除《彭德爾頓法案》,而是選擇繞開他。
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裡面,就已經考慮到可能手下的公務員不聽話,特朗普想加強對公務員隊伍的控制,美國國內政策委員會的詹姆斯·謝爾克發現了一條可以被利用的漏洞:
在詹姆斯·謝爾克搜尋美國法典的時候,發現美國法典第五章7511節有一個可以利用的地方,這一節寫著:“本節免除解僱其職位已經被總統確定具有機密性,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或者政策倡導性質的僱員,該職位已經被總統排除在競爭上崗之外”
很顯然這是一個例外情況。
雖然這一節說的例外情況很清楚:“機密性,政策決定,政策制定或者政治倡導”,但是對於意圖達到這個目的的,有這個口子就夠了。
詹姆斯·謝爾克把看到的東西發給了白宮法律顧問辦公室的一名律師,此後,他和一小群律師秘密合作,搞出了了“附表F”的命令。

這個政策強迫所有機構的領導人編制其擔任影響政策職務的工作人員的名單,然後把這些人員全部編入“附表F”,只要進入了這個表,那麼聯邦公務員的保護就消失了,政策同時強調:人事管理辦公室的負責人必須在名單上簽字。
被納入這個“附表F”的大批高階官員早先不知情,後來知道後大為震驚,巨多的人擔心這個“附表F”一旦被公開會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會引發公務員隊伍的激烈反抗。
這個政策早先是在2019年被指定出來,後來由於疫情原因開始推遲,特朗普選擇在2020年10月21日簽署了這個命令,這個是好時候,因為這時候最至關重要的是大選問題,大多數人壓根沒有關注這條“不經意的小新聞”。
由於拜登最後勝選,所以當時美國的各部門負責人對這個總統命令毫不在意,因為他們非常清楚,拜登一旦上臺,肯定會撤銷這個命令,所以即便是特朗普要求他們編制名單,他們也不去執行。
非常湊巧的是,總是有例外情況,當時的管理和預算辦公室的負責人拉斯·沃特就非常頭鐵,不管拜登上臺不上臺,他就是要整個大新聞,他提議把該部門88%的人編為“附表F”的員工。
民主黨非常敏感,在得知此事後立即行動起來,代表五十多萬聯邦和華盛頓特區政府工作人員的美國政府僱員聯合會發表宣告:“透過這項命令,特朗普總統向職業公務員隊伍宣戰,他授權自己讓他的政治親信進入政府,這些人將宣誓堅定不移地效忠他——而不是效忠美國。”
具體實施措施
特朗普當然不可能把所有的聯邦公務員都開除出去,馬斯克的想法註定就是一個想法,開除聯邦公務員是假,控制聯邦公務員是真。
但是即便是控制聯邦公務員,也近乎不可能,州和地方政府公務員自然不用說了,不歸特朗普管,即便是聯邦公務員總數也有287萬,特朗普不可能一個一個的去控制。
但是這不要緊,要緊的是那287萬公務員的頂頭上司,控制這些頂頭上司就夠了。
但聯邦公務員如此的龐大,以至於這287名公務員的頂頭上司差不多都有5萬名,特朗普如何保證這5萬名的官員對他忠心?
答案很簡單:間接控制。
特朗普有一大批組織幫他選擇人,包括保守派夥伴關係研究所,復興美國中心,美國第一法則,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等等,
還有一大批類似於“美國時刻”的年輕人組織,我們舉個例子:

“我們的使命是發掘、教育和認證美國青年,讓他們能夠執行公共政策,支援強大的家庭、主權國家和全民繁榮。美國時刻 "主辦各種活動、製作原創內容並建立網路,以培養能夠在政府、企業和公共政策組織中實施我們的優先事項的人才。”
點開這個組織的董事會:

JD萬斯,即將上任的美國副總統。
美國小MAGA也不少啊,最難崩的是,領導這個組織的人:

是個年僅26歲的印度人,該說不說,還是那句話:印度裔不可小瞧啊。
擁有如此複雜的,龐大的網路,是否能顛覆美國公務員體系?
難說,不過我還是提前祝馬斯克的MAGA道路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