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美國專業的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這些年看到很多3-5年繳費模式的美國指數險方案,通常這些方案都是大額交保費,且客人計劃未來從保單內支取現金做退休金使用 —— 我個人覺得這是美國保險市場中最大的一個坑。所有的這些設計清一色用最高回報率演示,一旦回報率稍微低一個點,沒有一個方案是能實施,甚至是安全的。

這不是因為美國的保險不好,而是美國稅法限制了年保費不能過多繳納,這樣一來,短交保費就沒有足夠的總保費去達到支取退休金的目的。詳情請看我這篇文章:美國指數險5年繳納保費—不堪一擊的謊言!
題外話:有些人會認為我太保守,那麼多經紀都在強力推薦的設計方式,為什麼你就說不行?
一切都以實際結果為依據:回報稍低,這些方案就是完全不可行 —— 不可行的方案就不是好方案,that’s all。
-
年齡偏大,不需要從保單內支取現金,配置目的為傳承; -
配置目的也是傳承,希望快速交完保費。
1.
56歲男士,已在其他國家配置房產,但考慮到不是美元計價的資產,現希望配置一美元資產,不需要任何管理,沒有遺產稅,直接傳承給下一代。
初始保額:150萬,年保費18萬繳納4年。
按照6.3%回報率:



· 90歲時的理賠金為300萬;
· 95歲時的理賠金為335萬;
· 100歲時的理賠金為363萬。
如果回報不理想呢?比如很極端的情況:4%



· 90歲時的理賠金為199萬;
· 95歲時的理賠金為208萬;
· 100歲時的理賠金為212萬。
題外話:
看過類似的設計,方案還可以做退休金支取 – 當然可以,只要用一個高回報演示,一切好看的資料皆有可能。可是再看以上用4%演示的報表,保單實際上只剛好有一個終生理賠的理賠金而已,完全無法支取任何退休金,一旦動用一點錢,保單可以中途失效。
請看下錶:按照6.3年回報率:
56歲女士,200萬保額,被告知繳納25萬保費4年,66歲可以開始支取5萬美金退休金
保單從66歲開始每年支取5萬,保單在73歲就失效了!


所以,任何3-5年設計的支取退休金方案必須用一個最高的回報率去演示未來幾十年的收益,稍低的回報就可以導致整個方案完全無法看 !!
——為什麼失效?
因為保險是有終生的保險成本的啊!請看81歲的保險成本:32715加上120等於32835美金一年!90歲時的保險成本為51937美金!如給繳納的保費並不多(因為繳納時間過短),回報也無法年年攀高,那保單就會隨時失效!
56歲女士,200萬保險的成本費用




2.
59歲陳女士,女兒已在美國讀研,國內最主要的資產為十幾套房產。
最主要顧慮是將來女兒移民他國,在繼承國內資產會有一定難度甚至可能無法完全繼承。
需儘快配置一穩定,安全,無稅務的資產傳承給孩子。
初始保額:200萬美金,年保費25萬,繳納3年。



· 90歲時的理賠金為271萬;
· 95歲時的理賠金為300萬;
· 100歲時的理賠金為328萬。
就算回報率為4%:
· 90歲時的理賠金為235萬;
· 95歲時的理賠金為246萬;
· 100歲時的理賠金為258萬。

總結
不少年齡偏大的消費者還是希望用保險做退休金的配置 – 因為他們的風險承受力相對較低,不願再投資風險高的金融產品,同時認為保險既然叫“保險”,一定為“保證”回報的產品。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
首先,保險保的是“當某特指風險不幸發生時,保險公司將支付合同承諾的理賠金額。”比如重疾險,壽險。哪怕只是繳納了第一年的保費,出險時必須全額支付理賠金。
特別是在美國,沒有任何“保險”產品只有單一的儲蓄功能,而沒有風險轉移的保障功能。
而這些保險產品是有風險成本的。且年齡越大,風險的成本當然也就越高。同時,年齡大的客人還要在短時期內支取現金,這樣的方案就算可以實施,價效比是非常低的。基本上能拿回本金就很不錯了。
因此,年齡相對較大的客人,就我個人經驗來看,45歲以上的客人用保險做退休金的效果都不理想。50歲以後就完全沒有必要用保險做退休金的規劃了。大額短期的繳納保費可以做為資產傳承的方案配置。
如需要設計合理,靠譜的美國保險方案,請直接聯絡作者本人:wei2019us
▼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