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馬傳茂
傳言落地!
7月4日晚間,因廣東順德農商行及其保薦人提交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檔案,深交所決定終止對該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機板上市稽核。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此次撤回IPO申請系該行戰略規劃調整,未來將根據市場環境擇機重啟。同時,該行暫無H股上市的計劃。
至此,自2023年3月排隊IPO“換道”註冊制稽核以來,已有6家中小銀行撤回上市申請,排隊的銀行僅剩5家。
1.
/ 排隊六年,主動撤單/
早在2017年7月,順德農商行即召開股東大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A股上市的一系列議案。
2019年,該行上市程序不斷提速:5月23日,其A股上市申請獲廣東銀保監局批覆同意;6月下旬,該行上市申請材料被證監會接收並獲受理,正式加入A股上市排隊序列。
彼時招股書顯示,順德農商行接受中金公司保薦,計劃登陸深交所,發行不超過16.94億股股份(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
2023年3月,該行A股IPO“換道”註冊制稽核,其上市申請獲得深交所受理。此後,因招股書財務資料過期,其稽核狀態數次在“中止”和“已受理”之間切換。
今年6月30日,同樣計劃在深交所上市的東莞銀行、廣東南海農商行均完成財務資料更新,上市稽核狀態由“中止”變更為“已受理”,而順德農商行未保持同步,稽核狀態仍為“中止”,引發市場猜測。
按照要求,IPO申報需報送的財務報表在截止日後6個月有效。這意味著,如果6月30日前不完成重新申報,以2022年至2024年報表為報告期的招股書資料便會失效。
最終,傳聞得到驗證。7月4日晚間,深交所官網資訊顯示,因順德農商行及其保薦人提交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檔案,深交所決定終止對該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機板上市稽核。
據瞭解,此次撤回IPO申請系該行戰略規劃調整,未來將根據市場環境擇機重啟。同時,該行暫無H股上市的計劃。
2.
/ 已脫離省聯社系統/
2009年底完成改制的順德農商銀行,是廣東3家首批改制的農商行之一。其所在的佛山順德,也是一個民營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已連續13年奪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冠軍。
這在該行股權結構中同樣得到體現。目前,順德農商銀行總股本接近51億股,國有股東持股約10%,超過8.7萬戶股東集中於當地民企、居民。
其中,世界500強之一的美的集團及其關聯方合計持股9.77%,為該行第一大股東;知名企業萬和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亦合計持股5.79%,為第三大股東。
博意建築則持股5.51%,為順德農商行第四大股東。該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碧桂園核心聯盟企業。
以綜合實力計算,順德農商行位列全國農商行前列。截至去年末,該行總資產(集團口徑,下同)超過4800億元,是全國最大的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國內第11大農商行。
根植於順德,透過分支機構的全面滲透,併發揮活躍的區域經濟及本地村居富裕的優勢,該行人民幣存、貸款市場份額長期穩居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1—2022年,包括珠海農商行、順德農商行、南海農商行在內,多家農商行脫離省聯社系統,管理權整體移交至當地政府。
由此,廣東農合機構形成“1+7”市場體系,即:多家脫離省聯社系統的農商行分別管理一部分、省聯社繼續管理一部分的多銀行集團並存局面。
3.
/ 主動撤單屢見不鮮/
近年來,排隊銀行主動撤單現象顯著增多。
早在2022年2月,廈門農商銀行就基於股權最佳化目的主動撤回IPO申請。彼時該行回應稱,意在利用調整期著力梳理並最佳化股權,為下一步穩健發展和再次申請上市築牢基礎。
2023年3月,A股排隊銀行集體“換道”註冊制稽核,但重慶三峽銀行成為11家在審銀行中的“落單者”,引發市場關注。隨後資訊顯示,該行因引進戰投等工作已調整上市計劃。
2024年,更是有3家中小銀行撤回上市申請檔案,包括亳州藥都農商銀行、江蘇海安農商銀行、安徽馬鞍山農商銀行,且3家銀行資產規模均不到千億。
進入2025年,廣州銀行、順德農商銀行兩家規模相對較大的地方銀行也先後撤回上市申請檔案,主動撤單的原因均為“戰略規劃調整”,且無赴港上市安排。
整體來看,多家排隊銀行撤回上市申請是監管環境、市場邏輯、自身經營等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隨著銀行業經營環境的變化,更多銀行選擇聚焦自身經營。
截至目前,仍處於“候場區”的A股排隊銀行已減少至5家,包括湖州銀行、湖北銀行、江蘇崑山農商銀行、東莞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其中,除湖州銀行處於“已問詢”狀態外,其餘排隊稽核狀態均為“已受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總部位於四川的宜賓市商業銀行在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成為近三年來全國銀行業唯一上市銀行、四川省第三家上市銀行。
爆料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2016
